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二十年改革历程,差不多在整个八十年代,由于上海地方财政与中央的结算关系仍然实行“统收统支”办法,地方政府缺乏财力,难以营造出“小气候”,因此,上海国有企业改革仅仅停留在一般试点和“跟随”进度的层面上,难有大的起色。尤其是“强政府.弱企业”的行为习惯存在,企业主动进取的积极性相对不足,处于“体制内”难以“突围”。但是,在这一阶段,大量的非国有企业在“体制外”成长起来,形成与国有企业相竞争的局面。上海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品对国内市场占有率几近20%的优势逐渐消失,至1992年,降至大约7—8%的水平,处于守势和退势的不利地位。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1992年)以后,上海被推向中国经济改革的前沿,以浦东开发为契机,结合对上海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上海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加大,迅速进入快车道,取得较为明显的“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2.
陈怡 《珠江经济》2001,(2):47-48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所在。至今已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其间,出台过不少的改革措施,从让利放权,承包制直到现在的公司制改革,但总的来说,效果不很理想,收效不大。直到目前为止仍不能说已经找到了一个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问题的办法,国有企业改革步履依然艰难,相当部分国企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需要。所以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探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国有企业为什么不能独立,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没有真正弄清楚问题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3.
金碚 《山东经济》1997,(4):11-19
国企改革九问金碚80年代初,国有企业改革就被确定为经济改革的重点和中心,十几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界和经济理论界,都向国有企业改革倾注了巨大的精力。但是,不得不承认,迄今为止,在各个方面的改革中,国有企业改革是“投入—产出”效率最低的,从总体上看...  相似文献   

4.
丁宁 《改革与开放》2016,(19):40-41
改革开放实行政企分开,从放权让利到股份制,再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同程度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发展,国有企业因此平等独立地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个辉煌.  相似文献   

5.
面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几个难点,笔者在考虑一个问题:货币供应上该开闸就要开闸,否则企业很难挺过这一关,中国经济也很难挺过这一关。中国经济虽然说微观机制不行,但在国企改革的关键时候如果没有资金的支持,改革很难成功,中国经济也难以走出困境。所以,笔者认为:2000年要么靠一定幅度的通胀,保持经济上涨,要么持续通缩,让经济继续滑落。关键看决策管理层如何动作,如果宏观调控的手段正确,今年经济会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6.
国企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对于近年来的国企改革,本刊一直给予了高度关注,当我们再次将目光投向这一领域时,却正与理论界沸沸扬扬的国企产权改革大讨论不期而遇。  相似文献   

7.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全球瞩目,中国经济模式成为学术界热议的话题.该文首先阐述了中国经济模式的涵义和特征,接着从比较优势论、市场论、二元经济论、中性政府论、分权论、政治论、人口论、文化论等八个方面总结了经济学界关于中国经济模式的解释.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虽然是巨大的,但并不是深刻的.下一步关键是要“改革政府”,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指出,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归根结底要靠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十五”期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迅速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其实质就是解决公有制如何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问题。结合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成与败。  相似文献   

10.
国企改革中的国有资本退出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的重要指导方针,然而,切实贯彻执行这一方针,有必要对“讲”与“退”的先后次序、“进”与“退”或“为”与“不为”的主体、“进”与“退”的范围或领域、“退出”的具体方式以及“退出”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12.
13.
国企改革始终在争论中不断推进。如何看待国有企业改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则是最好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十余年,各项改革节节推进,攻破一个又一个营垒。而持续时间最长的,见效最慢的,久攻不下的营垒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国企改革。国企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最难解的一道题。因此,国企改革被列为改革的“重中之重”,整个改革的“中心环节”。为解这道难题,曾推出利改税、承包制、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的试点。为治好国企病,曾开出减轻企业负担、转换企业机制、砸三铁、抓大放小等一味味良药。不知为什么,国企不但没改好,反而效益一滑再滑,亏损一增再增。权威部门统计:今年国企亏损面高达43%,并…  相似文献   

15.
1978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掀开了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而2008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30年过去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其中,国有企业的改革不可不说是整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缩影,从它的起步、展开到发展.错综复杂又异常艰难。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践和改革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相似文献   

16.
冯科 《环球财经》2008,(12):94-95
时光荏苒,改革开放业已30年之久,中国的经济改革进入了深刻的转型期,整个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外不少学者将其称之为“中国奇迹”。  相似文献   

17.
与20年前相比,今天的国有企业无论是内部运营机制还是外部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逐步出现的。当前我们所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要求,在市场经济竟争的大潮中勇于搏击,取得胜利。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变型中,国有企业遇到了一些新问题,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暴露出来:企业经营机制不活,生产经营面临困境,经济效益下降,负债率过高,富余人员较多,社会负担沉重,部分职工生活比较困难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徐豪 《中国报道》2014,(3):38-39
国有企业改革意见经过几次修改,现在已经交给国务院审批,预计不久出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头戏”。今年央企重组应该是最近几年最活跃的一年,或将出现一个重组高峰。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立足于深圳国企改革和发展,分析改革进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探索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20.
胡红云 《浙江经济》2014,(22):54-55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全新历史阶段,改革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实现中国梦的最核心动力。伴随着全面推开的改革进程,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无疑是重中之重。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表述,"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