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江 《宁波经济》2010,(6):58-58
过度风险(ExcessiveRisk)是现代企业的制度性特征之一。对于企业经营中的主要风险,内部人多半强调外部风险,如:市场风险和政策多变;外部人多半强调内部风险,如:决策失误和风险控制。但是,企业的系统性风险是制度本身产生的,不应混同为市场的经营和企业的决策风险。而现代企业的组织架构才是产生过度风险的温床。  相似文献   

2.
王旭 《中国经贸》2009,(16):78-79
筹资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因为现代企业非常注重规模效益,完全依靠自有资金进行生产经营是很难产生规模效益的,进行外部筹资是非常有效的途径,随着筹资规模的扩大,风险会随之而来,但企业的筹资风险只要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相似文献   

3.
所谓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经常可能发生或遇到对企业经营不利的事件。按内外因素分,可分为内部经营管理风险与外部经营风险;按类别区分,则包括:投资风险、担保风险、流动资金控制风险、成本与盈利风险等等。以上几类风险,企业经营者如果疏忽失控,则有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出现危机,甚至有可能导致企业破产。但只要企业经营者能够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正确认识风险的特征,加强风险管理,不利的结果一般是可以回避的。 一、经营风险具有的特征   (1)客观性。不确定性是客观事物和人类活动发展变化过程中所固有的,因此风险…  相似文献   

4.
创新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琳 《辽宁经济》2007,(4):95-95
创新是现代企业竞争力的基本驱动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经营活动日趋复杂.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残酷的竞争使得企业面临日益增大的风险。企业能否实现持续成长,关键在于能否通过创新不断调整自身行为来防范风险。创新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从源头上防范风险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企业应收账管理中外部信用评级的信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收账款是企业顺利运营的前提,但也增添了不少企业风险。基于此,本文从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及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入手,分析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外部信用评级隐含的资金风险信息,结果表明:外部信用评级将融资过程与信用分析过程相分离,为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缺口开辟通渠,降低投资人信息不对称的信息搜寻成本和融资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金融管理效果和市场效率。解决了企业应收账管理中信用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实现信用风险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王肃刚 《发展》2007,(5):60-61
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人为或客观条件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给企业经营与管理带来困难和损失.如企业由于过度使用了负债而给普通股股东所增加的风险即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通过对财务风险成因的分析,从而使企业提前防范财务风险的出现.从财务风险的成因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多元化的经营战略目标,以提高经济规模和综合竞争能力。多元化的经营战略在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财务风险。这些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它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者、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经常进行财务分析,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怎样才能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我认为应考虑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8.
王烈 《华东经济管理》1991,(3):57-59,53
现实的经济生活使企业的风险决策和创新行为变得越来越重要,为此,有必要对风险和企业创新行为认真进行研究。企业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由于不可控环境因素的影响或客观条件的变化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形成有损企业利益的可能性。这些因素或条件我们称之为风险因素。企业经营活动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往往不可能完全排除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或作用,因此,某项经营决策的后果或多或少具有某种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会经历融资难、经营难等问题,并且在投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如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等,从而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中小企业需要加强投资风险的防范与规避策略的分析,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果。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投资存在的风险,从以下5个方面提出了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的防范与规避措施:注重培养企业风险意识,设立专门的投资部门;制定合理、科学的决策流程;合理配置投资期限和投资品种;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建立市场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有效防范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面前的关键问题。概括起来,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大致上归因于企业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包括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等。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可以从提高财务战略、进行现存风险梳理以及加强投资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晶 《上海国资》2010,(6):72-73
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变化,催生了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制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琼民源、安然、银广夏等财务舞弊事件不断曝光,上市公司外部审计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国际审计准则和我国审计准则都相继做出修订,不同程度地强调着风险导向审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的日益广泛,跨国公司、集团的日渐增多,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国内市场经济大潮汹涌,企业上演着市场的主角,纵观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企业应对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冲击。 如何做到有效地规避和防范风险?首先要认识风险的基本特征: 1.风险的客观实在性。风险是离开人们的思想而客观存在的一种实际,无论承认与否,都会在某一个时间突然冒出来。风险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企业经营也不能例外。 2.风险的相对性。风险的大小、性质和程度不同,其危害也不同,并且是随着时间、地点、条件…  相似文献   

13.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新成  孙虹乔 《特区经济》2005,(10):207-208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全部资本中债务比率变化带来的风险。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的财务风险也日益加剧,其产生主要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战略决策失误而导致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另一方面源于企业管理层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实施的恶意操纵和欺诈。因此,企业管理者,特别是企业财务管理者,如何利用各种信息,对企业财务风险原因提前预知和掌控,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调整战略规划,修正经营策略,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4.
周广仁 《浙江经济》2013,(20):15-16
企业税务风险主要内容包括增值税进销项管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关联交易、优惠政策、增值税专用发票、出口退税等六大类税务风险,需要强化防范和控制 税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通过对重大生产经营决策和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涉税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以最小的成本使税务风险所产生的各种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的管理方法。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对于税企双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保障国家财政收入。依法纳税是企业的法定义务,  相似文献   

15.
穆林 《辽宁经济》2009,(8):48-49
施工企业合同的法律风险,是指施工企业在订立、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实际产生的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差异而导致企业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并因此给企业造成损害的可能性。它往往是由于施工企业外部的合同法律环境发生变化,或由于施工企业主体及其员工未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造成的,如合同的主体不适合、合同条款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或禁止性规定所导致的预期利益不能实现,还有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所产生的争议对合同最终全面履行所带来的严重影响等。在当前建筑市场法制环境日趋规范的新形势下,施工企业作为合同主体,如何加强合同管理,防范和规避市场中的合同风险,已成为每个施工企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柳成 《中国经贸》2013,(10):260-261
对于企业而言,物资采购是其生产经营过程的最初阶段,因此,物资采购对于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物资采购过程中,出现任何的问题都可能使得物资采购过程无法实现其真正的目标。可以说企业的物资采购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风险因素,既有外部风险又有内部风险,本文主要对企业的内部物资采购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7.
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拓宽市场份额,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往往收购、兼并其他企业。然而并购由于不确定性,存在着巨大的决策风险、操作风险、"不协同"风险。针对并购风险产生的机理和具体环节,必须采取并购前可行性研究,对目标企业进行有效整合,达到控制企业并购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企业国际化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从事跨国经营,但各国的文化差异使国际营销中的文化风险不可避免,文化风险成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成功拓展的潜在障碍,因此有效规避文化风险成为中国企业国际营销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国际营销文化风险的概述,分析了中国企业国际营销中潜在的文化风险并对其产生的根源及成因作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规避国际营销文化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负债经营是企业经营的一项重要措施,几乎没有一个企业只靠自有资金而不运用负债经营。负债经营给企业带来了厚利,但同时也隐含了巨大风险。目前我国资金市场本身不很健全,有些企业又求资心切,不能科学地权衡负债经营的利弊,盲目负债,最终使企业陷入高投入、高风险,低效益的怪圈,给企业带来极大危害。一、过度负债的不良影响1.经营不善,引发企业收支性财务风险,严重的易导致企业破产倒闭通过负债经营,企业可筹到大笔资金,但资金使用效果如何十分关键。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营者不关注市场动态,产品销路不畅,资金回收就…  相似文献   

20.
李革 《湖南经济》2003,(4):51-52
企业确定负债度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既包括资金市场等外部因素,又包括企业规模等内部因素;既要考虑风险、成本,又要考虑收益的具体情况。财务风险对企业负债度的影响:企业的资产负债比应保持在总资金平均成本攀升的转折点。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利用财务杠杆,而使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最终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或者使得股东收益发生较大变动的风险。财务风险只会发生在负债经营企业。包括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