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财务会计对于会计主体的管理层意图(manage-ment intention或management intent)并不予以反映。然而如果考虑到会计应真实反映具有相关性信息这一要求,就需要引入适当的会计判断。要评价会计判断的合理性,必须考虑会计主体管理层意图以及管理层的判断。由此,会计主体管理层意图开始从各个  相似文献   

2.
一般而言,会计是对过去某项交易事项的结果进行确认和计量。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一项意图往往不进行会计处理,例如当企业管理层有意图购买一项资产时,并不能仅仅根据购买的意图而立即将其确认为一项资产。然而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一些特殊情况下,管理层的某些意图却能够对某些会计处理产生影响,本文  相似文献   

3.
宋世坤 《企业导报》2011,(16):44-45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金融资产可以根据企业管理层的持有意图不同划分为四种类型,每类则规定了不同的会计处理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本文对上市公司金融资产会计分类经济动因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4.
李刚 《财会月刊》2014,(10):106-108
本文通过分析几家上市公司对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不同会计处理方式,详细说明其处理依据和特点,比较了各种处理方式的优缺点,提出应当根据企业管理层的持有意图以及实现这种意图的能力对不同种类的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分析处理。将银行理财产品按照保本保收益、保本浮动收益、非保本浮动收益等不同类型相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等,并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初始和后续计量。  相似文献   

5.
杨琼 《财会月刊》2007,(8):11-12
企业是若干契约的联结,会计政策选择是基于契约签订与履行的企业各利益方的博弈工具,现行原则导向的准则制定模式也为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制度空间。本文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从完善公司内外部治理的角度谈制约管理层会计选择行为的机制设计,并分析了儒家文化价值观对管理层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规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特征和影响(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特征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特征主要有:(1)舞弊的主体是上市公司管理层。尽管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可能出现在各个层面,但舞弊的主体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舞弊通常经过精心设计,并且事后极力隐瞒注册会计师,难以有效识别。(2)舞弊的客体是会计数据。舞弊的方式主要有伪造变造上市公司的会计凭证、应用不恰当的会计方法和恶意变更会计政策等,但最终还是要在对外财务报告的会计数据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7.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特征和影响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特征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特征主要有:(1)舞弊的主体是上市公司管理层。尽管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可能出现在各个层面,但舞弊的主体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舞弊通常经过精心设计,并且事后极力隐瞒注册会计师,难以有效识别。(2)舞弊的客体是会计数据。舞弊的方式主要有伪造变造上市公司的会计凭证、应用不恰当的会计方法和恶意变更会计政策等,但最终还是要在对外财务报告的会计数据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下,一种资产可根据公司管理层持有意图而划分为两类不同的资产,并在会计处理上予以区别对待。以下将这种情况简称为一项资产、两种处理。一、苏常柴一项资产两种处理的案例  相似文献   

9.
目前,传统的分散式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流程为:企业下属各个子公司组织财务人员,设立独立的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并在会计期末结账后向上级单位递送财务报表,企业最高管理层在会计期末经过合并报表得出整个集团的经营状况。这种分散式的管理流程依据传统的四个会计假设——会计主体、会计分期、货币计量、持续经营,以反映单个会计主体的经营信息为中心,通过合并报表实现对整个集团经营情况的了解。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分散式的财务管理对集团型企业的管理需求来讲已经存在一些不适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李晓霞 《电子财会》2006,(10):31-34
会计舞弊分为员工舞弊和管理层舞弊(管理层故意通过重大误导性的财务报告来伤害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公司利益相关者的舞弊行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报主要是由管理层会计舞弊引发的,管理层舞弊是会计报表中可能存在重大错报的高风险审计领域,故本文所指的会计舞弊即指管理层会计舞弊。  相似文献   

11.
高管过度自信会导致管理层倾向于高估公司未来投资收益,而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助于缓解高管过度自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本文基于高管持股变动和投资决策两个维度衡量高管过度自信,通过选取2007~2013年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回归分析后发现高管过度自信与条件会计稳健、非条件会计稳健都显著负相关,而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对这种负相关关系没有起到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金融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根据管理层的意图可能划分为4类。特别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之间的会计处理有许多相似之处,笔者进行了梳理,有助于财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3.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对内能够向管理层提供经营管理的诸多信息,对外可以向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用于投资等决策的信息。会计系统控制主要是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各项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归集、分类、编报等进行的控制。而在信息化环境下,很多工作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因此,信息化会计系统控制的特点及对会计人员的要求都较传统内部控制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几家上市公司对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不同会计处理方式,详细说明其处理依据和特点,比较了各种处理方式的优缺点,提出应当根据企业管理层的持有意图以及实现这种意图的能力对不同种类的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分析处理。将银行理财产品按照保本保收益、保本浮动收益、非保本浮动收益等不同类型相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等,并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初始和后续计量。  相似文献   

15.
企业是若干契约的联结,会计政策选择是基于契约签订与履行的企业各利益方的博弈工具,现行原则导向的准则制定模式也为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制度空间。本文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从完善公司内外部治理的角度谈制约管理层会计选择行为的机制设计,并分析了儒家文化价值观对管理层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规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管理会计的概念是20世纪初随着泰勒的"科学管理学说"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会计学与管理学直接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以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运用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对会计信息等资料进行确认、计量、整理、对比和分析.为企业管理层对其企业当前和未来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评价考核.为管理层对其资  相似文献   

17.
赵丹丹 《会计之友》2021,(6):144-148
基于私营独资、合伙及公司制企业三种会计主体缺乏独立性所产生的后果,系统诠释了会计主体假设的理论内涵及其影响;基于会计主体空间形态的演化,分析了会计主体形态演变对会计理论发展的推动作用。深刻理解会计主体假设的理论内涵及其影响,有助于深化对会计主体假设的理论认知,推动会计基础理论的学习、传播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公允价值计量及应用浅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反映的是现值,但不是所有计量现值的属性都能作为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市场而不是其它主体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存在市场交易价格的情况下,交换价格即为公允价值。在某些情况下,会计。主体的管理层或内部人员了解某些资产或负债更为详细的信息,而这些信息表明市场交易价格偏离了这些资产或负债(大于或小于)真正价值,如果以不同主体的主观价值判断代替市场的价值,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就难以保证;况且不同会计主体拥有的信息千差万别,难以统一标准,得出的信息缺乏可比性。不存在实际交易事项的情况下,必须采取其它的计量办法。首先考虑的是在市场上寻找是否存在相类似的交易,如果存在,则以类似交易的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相似文献   

19.
张岩 《天津财会》2004,(6):25-27
责任会计是指以企业内部划分的责任中心为会计主体,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对责任中心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应负的责任进行界定,并通过反映、控剖等手段对责任主体进行考核与激励的一种会计管理形式。建立责任会计制度是实行分权管理的要求,是建立现代企业剖度的关键,是未来我国会计发展的方向,因此当前企业建立责任会计剖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总体来看企业中责任会计应用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0.
一、导论 所谓会计政策选择,是指企业管理层为达到特定的目的,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对特定的会计原则、方法或程序进行选择的过程。会计政策选择的前提条件是会计原则、方法或程序具有可选择性,这种可选择性来自于会计准则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