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梦婷 《投资与合作》2014,(11):349-349
我国《国家赔偿法》对于财产损害赔偿方面,一贯坚持赔偿直接损失为主的原则,采用抚慰性赔偿标准.虽在2010年的《国家赔偿法》修改中,赔偿范围有所扩大,但是以赔偿直接损失为主的格局并没有根本改观,这在财产损害赔偿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1国家赔偿排除间接损失其实质仍是“国家豁免主义”理论在作祟,事实上等同于国家直接剥夺了公民的部分救济权.  相似文献   

2.
立法目的反映一部法律的性质,对法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人们对于一部法律的立法目的的理解却往往有较大的分歧。通说认为《国家赔偿法》的立法目的有两个即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和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这不利于《国家赔偿法》的实施与完善。“一元目的论”正确揭示了国家赔偿的本质,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国家赔偿保障人权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的公民基本权利救济规范体系仍然存在很大缺陷,完善我国公民基本权利救济规范体系是实现权利的本质内涵的需要;是满足国家正当性存在并实现其存在价值的需要;是履行国际人权公约义务的需要。完善我国公民基本权利救济规范体系需要:在宪法中增加规定权利救济请求权,将其确立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健全有关公民基本权利救济的普通法律体系,全面落实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在宪法中增加对私人间普通法律未提供救济的公民基本权利纠纷的救济规定;完善宪法监督制度,发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实施的应有作用;在宪法中确立基本权利的法律限制的界限和原则,以此来减少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所存在的对公民基本权利侵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杨柳青 《金卡工程》2010,14(9):109-109
为保障宪法所确立的公民基本权利,各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司法救济制度,主要有普通法院诉讼模式和宪法法院诉讼模式。由于政治体制和司法传统的不同,这两种救济模式在救济途径、实施救济的法院、救济的适用程序等也不一样,并各有所长。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立法保障为保护纳税人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行政执法保障为纳税人权利得以真正实现提供保证的话,那么司法救济在纳税人权利受到侵害时无疑就成为其维护自身权益的最后一道屏障。因此,只有对我国目前的税收司法制度加以改革和完善,才能最终建立起完善的纳税人权利司法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保障纳税人权利是税收法治的灵魂。目前我国在税收立法以及税务行政执法方面对纳税人权利的保障还存在缺陷。解决问题的出路就在于要建立对权利的监督制约机制、完善税收立法和税收权利的行政司法救济系统。  相似文献   

7.
<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已经2010年12月29日围务院第13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赔偿费用管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8.
纳税人权利保障制度的立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税收法律关系中,由于征纳双方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使我国税收立法长期以来存在着重视纳税人的义务而内税人的权利的情况,这既不利于对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也不利于国家财政收的实现,而且这种税收方法上的偏颇也不符合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因此,通过对宪法的修正、制定税收基本法和完善税收程序法是建立纳税人权利保障制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董颖 《金卡工程》2010,14(6):13-14
权利侵犯具有不可预见性,针对权利侵犯的事前防控机制远未能实现人们对权利保护的需求。而事后的权利救济仅仅是保障权利、实现正义的”马后炮”。因此,承认合理的暴力救济,促使暴力正义的实现,对于权利遭受损害的公民,尤其是公权力威胁下的公民,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付厅 《金卡工程》2009,13(9):16-17
行政赔偿范围是行政赔偿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与法治建设的重要标志,它的宽窄直接关系到公民合法权益能否得到切实、充分的保护和实现.我国<国家赔偿法>实施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行政赔偿范围过窄.本文拟就行政赔偿的科学界定、立法现状及其现实困境几个具体的方面展开论证,并说明扩展行政赔偿范围的重要性,并针对立法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策分析,以真正实现宪法"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充满各种风险,权利随时都有可能被侵害,而风险的化解,权利的救济都有赖于侵权法的实施。侵权法客体的保护范围,是侵权法制定过程中首要解决的任务之一,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界定作为侵权法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当事人的赔偿请求是否有效,也关系到赔偿数额的确定。因此有必要从理论和立法实践两个方面入手,探讨我国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2.
姜露滋 《金卡工程》2010,14(8):59-60
目前,随着我国工业和城市的高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放弃传统的农活涌入城市打工,一方面我国城镇化进程得到很好的发展,另一方却暴露了国家对农民工权利保护的缺乏。和谐社会的建构是建立在国家关注民生的社会保障基础之上,而作为新生阶层同时也是弱势而庞大群体的农民工,理应得到国家的重视。本文将从宪法的视角探讨农民工的权利保障,分析当下市民化的农民工的现状,试着从根本上完善宪法对农民工权利的认识理念、文本规定和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杨华峰 《金卡工程》2009,13(5):14-15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和全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依法治教取得了较大进展,而学生的法律权利保障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是实效性不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对高校学生权利的侵害表现形态,以及高校学生权利行政救济实现现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学生权利行政救济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供应商权利的保障和救济制度是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这起美国空军加油机采购案的分析,可以发现美国政府采购中的供应商救济制度相当完善。而我国的相关制度则存在着没有独立的投诉受理机构、质疑程序前置和暂停采购措施不完善等缺陷。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建立独立的投诉受理机构、取消质疑的置和完善暂停采购措施等加强我国政府采购供应商救济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焦婕 《金卡工程》2009,13(10):4-5
由于实施效果不佳,产生诸多问题,甚至被称为"国家不赔法"-在出台十四年后,<国家赔偿法>终于首次进入法律修改程序.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的修改及其进步之处,并就归责原则与适用范围、赔偿范围、赔偿义务机关、赔偿程序与赔偿标准几个方面指出修正案草案中的不足,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傅绍忠 《时代金融》2013,(17):74-75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立法民主化的思想已经渗透到我国立法领域中,我国各地方的立法民主化实践也在逐步展开。但是,我国现行的公众参与立法制度还有很多缺陷。比如公民参与立法的权利得不到保障,程序上得不到救济。因此,以《预算法》修改草案第二次征求意见为例,浅析我国公众参与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完善建议,希望立法更多贯彻民主原则,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政府采购权利救济方面的立法尚很不完善。鉴于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政府采购救济制度最完善的国家之一,其在这方面的法律制度对于刚刚起步的我国来说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因此,笔者以美国为例,介绍其政府采购中救济第三人权利的  相似文献   

18.
涂宇成 《金卡工程》2009,13(5):122-122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要求我们明白蕴于其中的社会保障权,肯定公民对此项权利的绝对享有,努力推进公民、国家、社会三位一体的协调统一。在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导向的基础上,辨析个体之间的实质差异,以国家权力为推动器,促成保障体制的合情、合理、合法构建。  相似文献   

19.
明确规定纳税人权利。在现代社会、知情权、陈述权、申辩权、控告权、申请复议权、请求赔偿权等是民主制国家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因此新征管法第八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税务机关应当依法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纳税人依法享有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的权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决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国家赔偿等权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控告和检举税务机关、税务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首次明确规定纳税人享有知情权等权利,是新征管法的一个进步,同时为纳税人监督税务机关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0.
退役军人保障的法律性质决定了退役军人保障法制的理论基础与路径选择。我国退役军人保障制度保障军人退役后的基本生活,显示出社会保障的性质;同时,该制度补偿退役军人做出的特别牺牲,显示出国家补偿的性质。但有关退役军人保障法制的国家补偿理论研究较为缺乏,导致退役军人保障法律体系建设的总体设计缺少国家补偿这一重要支柱,法制发展道路的选择不尽合理,具体法律规范与权利救济等内容规定存在缺失。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应在明确退役军人保障具有复合的法律性质基础上,科学设计退役军人保障法律体系,合理选择制度发展路径,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和权利救济等方面的内容,构建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退役军人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