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基于2007年~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样本,从地市级层面探讨了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最终结果表明,地方官员晋升激励促进了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和正向盈余管理行为,机制检验发现,这种促进作用是通过政府补贴资源的资源诱导机制以及寻租机制实现的。本文不仅将中观官员晋升与微观企业财务行为联系起来,拓宽了"晋升锦标赛"与企业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也为完善官员晋升的政绩考核制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晋升可以实现企业内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又能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本文对我国企业传统晋升激励的弊端与挑战进行分析,从晋升依据、晋升路径与晋升程序三方面提出了改善晋升激励有效性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财政分权激励在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上存在缺陷,而晋升激励提供了另一个崭新的分析视角。该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归纳、评价,试图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增长做出一定解读,也分析伴随这种激励的代价。文章最后提出了经济增长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构建面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对2007-2019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财政分权、晋升激励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不仅可以直接抑制技术创新的发展,也可以通过影响晋升激励间接抑制技术创新的发展。建议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厘清财权事权的界限,并将官员晋升指标多元化来弥补晋升“锦标赛”的缺陷,进而促进技术创新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手工收集的地方官员晋升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地方官员晋升激励与辖区内上市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的关系.结果发现地方官员晋升激励显著降低了辖区内民营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基于官员异质性、晋升激励、风险成承担水平的稳健性检验,均支持前述结论.本文补充了风险承担水平领域的研究,也为理解政治晋升制度的微观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6.
财政分权、晋升激励和地方政府义务教育供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财政分权的实践在不受"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机制约束的条件下,不能促进义务教育的供给.本文使用1978-2008年28个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在财政分权和晋升激励下地方政府的义务教育供给情况.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的义务教育供给起负作用,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政府扩大义务教育供给和发展经济增长处于顾此失彼的境地.原因在于:在以GDP为考核指标的晋升激励下,地方政府更热衷于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方面的支出而压缩短期内不拉动GDP增长的义务教育支出.另外,本文发现财政分权对教育供给存在地区差异并且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一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中,职务晋升是激励员工工作热情和潜能发挥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关乎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要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公正的职务晋升体系,不断完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管制度,注重领导与员工的信息及情感沟通。 相似文献
8.
熊怡璐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25,(3):37-39
高管晋升激励作为一种隐性激励,在加大高管积极性的同时,也可能会诱发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基于此,本文以我国2011—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高管晋升锦标赛激励对企业盈余管理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晋升锦标赛激励会促进企业增加应计盈余管理,减少真实盈余管理。研究发现,内部晋升高管相较于外部调任高管对应计盈余管理的选择更加激进。本研究拓展了高管晋升锦标赛激励的治理效应,丰富了盈余管理选择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为监管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中存在的问题是影响我国证券市场能否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它在中国证券市场中是一个持续发展和变化的问题,并时常引发争议。所以规范上市公司担保行为与活动成为了治理我国证券市场的主要目标。本文以ST海龙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深入探讨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背景、成因及动因,为其他上市公司进行对外担保管理、保护投资者权益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外部审计对大股东利用担保对上市公司进行掏空的行为是否发挥了应有的治理作用一直备受社会的关注。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以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为视角,研究了对外担保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相关性,探讨外部审计的治理效应。研究表明:对外担保越多的公司越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为除控股子公司以外的公司提供担保反应敏感;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反应显著;高风险担保金额越大,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替代变量,从信息披露的视角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在我国上市公司的持股行为和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决策具有正向影响,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在信息披露质量较好的公司显著高于信息披露较差的公司,随着信息披露质量改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加;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因信息披露质量存在显著差异,随着信息披露质量提高,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改善逐渐凸显出来,而在信息披露质量很差的公司其治理作用受到限制。换言之,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受制于公司信息环境的影响,改善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促进机构投资者发挥其应有作用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CEO Incentives and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O incentives and strong and weak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Using the KLD database we find that incentives have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strong social performance. Salary and long-term incentives have a positive association with weak social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察了政府创新鼓励措施对企业创新投入价值性的影响及其制度基础。研究表明,创新投入能够增加企业价值,但政府补助对创新投入价值相关性的显著正向作用仅表现在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以2009年初实施的涉及企业研发的税改为外生事件,研究发现税改后企业创新投入的价值相关性显著提高,且这一改善不受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影响。该文从企业创新融资角度,研究了政府补助与政府税收减免两项干预企业创新活动的机制对创新投入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政策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企业市场行为的伦理判断与伦理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市场行为是企业产品的市场实现过程,这一过程实现的不仅是企业产品的经济价值,同时也是产品伦理价值的附加和实现过程。企业伦理价值的市场附加过程包括从市场决策、伦理判断到市场评价、反馈调整的过程,这一过程影响于市场决策的伦理因素,通过市场行为的伦理判断和市场评价的提升等过程,最终完成企业伦理价值在市场行为中的产品附加过程。 相似文献
16.
产品市场竞争度与公司治理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经理人激励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产品市场竞争作为公司治理的一种外部机制正受到重视。本文取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以产品市场竞争为出发点,将公司治理绩效、经理人薪酬、经理人市场竞争度与企业研发联系起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四项与HHI都呈正向相关关系,说明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度不仅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绩效,而且能够通过较高的薪酬选拔合乎企业的优秀人才。实证分析显示,研发与HHI间的关系最为显著,但其受控制权性质、资产与债务规模的控制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公司慈善捐赠驱动因素的研究已有很多成果,但从制度环境和产权性质角度进行研究的很少。本文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考察了制度环境、产权性质对公司慈善捐赠的影响。研究证实,中国各地区制度环境差异显著影响公司慈善捐赠,制度环境的改善促进了企业捐赠水平的提高,且这种正向影响在非国有控股企业表现更为明显。非国有控股企业捐赠水平高于国有控股企业,且在国有控股企业中,地方政府控股国有企业捐赠水平高于中央政府控股企业。这些结论对理解制度环境在促进企业捐赠中的作用,认识中国不同产权性质企业慈善行动的深层含义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地区)出于提高治理效率以提高竞争力的目的,纷纷对其公司治理加以改革,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趋同现象;但是,公司治理具有路径依赖特征,一国公司治理的变迁必然受到其原先路径的影响.因此,即便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不同国家(地区)的公司治理也不会发生完全的趋同;公司治理的差异化将是一个长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试论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兴起 ,如何有效地参与到上市公司治理之中 ,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分析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治理的现状、参与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及内在动因和决策支持模型 ,并对引导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