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很长的时间里,当代中国人对“外商”和“外资”一直抱有热切的期望。然而海外资本越来越多的“抡逼围”式的行业并购攻势,引发了“善意或者恶意”的审慎揣测和群体忧虑。对于监管者和企业界,如何改善并提高鉴别国际投资的能力?接踵而至的海外资本来源于何处?它们在中国的并购战略和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区位选择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章采用1997~2014年间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税收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因素对企业海外并购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发达的资本市场以及与中国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区位决策的重要因素。另外,较高的税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东道国(地区)的被选概率。  相似文献   

3.
赵晓 《商界名家》2005,(9):11-11
最近,中海油欲并购优尼科等一系列中国企业并购海外企业的事闹得沸沸扬扬。媒体视之为中国崛起的象征。小小一单买卖真有如此重大的意义吗?如果并购象征着中国崛起,眼下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已经出局,难道意味着“中国崛起”的失败吗?事情当然不是如此简单。  相似文献   

4.
《对外经贸财会》2005,(4):50-50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了一连串“大手笔”并购行动。然而专家指出,中国企业整体上远未发展到能实施大规模海外并购的阶段,对此不能操之过急。  相似文献   

5.
沈晓琳  胡忻 《浙商》2011,(22):48-48
在去年10月召开的2010中国企业国际并购高峰论坛上,《浙商》杂志发布了“2010浙商海外并购十大案例”榜单。一年过后,这些被并购企业有何新变化?  相似文献   

6.
从最早的首钢经营秘鲁铁矿,到TCL、联想的系列并购,海尔的海外拓展,再到最近的力拓收购案,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却鲜有成功案例。这是为什么呢?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很难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有三个,分别体现在政治、法律和成本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最大的收购案——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进行海外并购问题的研究,吉利从低端转向高端的发展为并购提供了基础,吉利为了收购成功做了多年的努力,通过借壳上市,不断地扩张资本,这是吉利战略性改革,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该如何更好地管理收购后的沃尔沃将是很大的挑战,基于这个成功的收购案例,本文给我国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提出一些实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个海外并购的时代 在泡沫经济破灭和大公司财务丑闻的双重打击下,全球经济在2002年陷入紧缩的泥潭。但是,在此形势下中国经济却“独树一帜,出人意料”,在投资和外贸两个车轮的推动下,很快走出了颓势,成为全球经济的唯一亮点。 美国第五次并购浪潮悄然退去,全球跨国并购大幅度下降。在中国,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为协助企业“走出去”提供许多更加宽松的政策的前提下,却掀起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浪潮。  相似文献   

9.
并购财务方式与资本结构—并购财务方式的最优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军 《财经论丛》2003,(2):69-73
本运用资本结构理论分析各种并购方式的有效性,从而选择一种最优的并购财务方式。中首先回顾和阐释资本结构理论的主要观点,并讨论了不同资本结构理论对并购方式选择的意义。最后结合国内关于资本结构研究的实证结果,指出我国企业在选择并购方式时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中国许多有实力的大型企业走上了海外并购的道路,但是部分海外并购的结果是企业并购的失败。本文用A集团海外并购的成功案例,针对海外并购的不同阶段提出了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对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时在内部控制方面如何控制风险、提高并购的效率均有一定得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后金融危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势头迅猛。在这一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多失败的案例。究其原因,主要是“走出去”时缺乏清晰的并购思路,缺乏长远的并购战略规划,企业知识管理的能力不足。中国企业应从战略高度思考并购,应不断提高动态能力,提升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改善国有企业占主体的投资结构,加快支持海外并购的金融体系建设,逐步解除民营企业在融资上的政策壁垒、融资额度、融资利率等多种约束,大力芡展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2.
机遇与挑战: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逐渐升温。其中,大部分并购主要集中在能源领域,其次,金融行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并购也比较频繁。在海外并购的热潮中,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本文分析总结了部分海外并购的案例,结合金融危机的大背景,分析了当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存在的问题、风险以及思考和提出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并购重组一直是企业实现国际化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而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更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最新案例:中海油服并购挪威海上钻井公司AWO、中化国际并购GMG公司,中联重科并购弘毅投资,中国平安并购富通、工商银行并购南非标准银行以及中国移动并购巴基斯坦巴科泰尔(Paktel)公司,具体说明危机之下的中国企业如何利用海外并购实现国际化,并指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隐患.  相似文献   

14.
远征——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战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渝华  樊力  唐亮 《商界》2009,(11):86-95
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如何走出去?怎样走出去?这的确是一个严峻而值得深思的课题。我们试图去找出和解析这样的规律,并给更多的中国企业留鉴:那些壮志未酬的企业,也曾一样地深谋远虑,为何还是掉进了海外并购的重重陷阱?他们为什么失败?失败在什么地方?而从那些已经成功走出去的企业身上,又能否找到跨越并购之槛的答案?  相似文献   

15.
企业并购时进行融资,将使企业的资本结构发生较大变动,如何进行并购前的资本投资决策,对企业的资金成本、税后每股盈余、公司价值乃至公司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并购双方选择的资本结构方式不同,将使并购后的资本结构产生差异,因此处于控股地位的大股东会将经营侧重于其控股价值,合资股东侧重于投资报酬率及市场利益的获取,而小股东最关注公司股票的转让价值及投资的现金回报,所以必须做好并购时的资本结构规划,达到并购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战略性海外并购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国际竞技场”,战略性海外并购成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新趋势。企业成长驱动、国家资源战略驱动和全球竞争压力驱动是中国企业积极开展战略性海外并购的三个主要动机。中国企业战略性海外并购的特点是重视长期战略利益、大规模借助了外部融资、把握时机逢低吸纳和中国政府的态度转变。短期盈利能力、全球业务整合、适应国际法律规范的挑战是中国企业战略性海外并购面临的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经济的影响下,我国企业资本逐渐向外部扩张,海外并购成为一种新型国际资本流动方向。由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中型企业大部分为国有制企业,带有浓厚的中国色彩,所以在海外并购过程中产生较多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研究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征以及驱动因素,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18.
何晓春 《浙商》2011,(22):45-46
2011年年初以来,中国民企在全球跨国并购的舞台上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浙商》杂志根据各种信息披露,按照并购金额大小排序,推出“2011中国民企海外并购十大案例”,其中浙商企业占了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9.
海外并购,你准备好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适合进行海外并购吗? 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的回答是“肯定”的。3月9日,在全国人大湖南代表团举行的全体会议上,向文波抓住机会向到场的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建议,希望政府能为三一重工这样试图去海外进行并购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相似文献   

20.
《财经界(学术)》2005,(8):93-94
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在中国加入世贸后迎来了新的高峰,但海外并购案例的成功率仅为两到三成。对此颇有研究,他指出,海外并购成为国内企业融资和谋求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但不要贸然“走出去”,为“走出去”而“走出去”,“走出去”前应扫清“门前雪”,也就是说先要理清“家门口”的竞争,否则贸然出去只会铩羽而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