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3 毫秒
1.
2002年我市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以来,全市各级粮食部门围绕确保粮食安全,积极探索加强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初步建立起以地方储备中心粮库为支撑,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为抓手,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的市县两级粮食储备体系,为强化粮食宏观调控、推动储备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全市建成中央储备直属库3座,地方粮食储备库5座。  相似文献   

2.
威海市自2002年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以来,粮食部门围绕确保粮食安全,积极探索加强地方储备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初步建立起以地方储备中心粮库为支撑,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精心化为抓手,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的粮食储备体系。近几年,先后建成中央储备直属库3座,地方粮食储备库5座,库总容量达到35.5万吨,为粮食物流现代化,促进粮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齐鲁粮食》2008,(7):32-34
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以来,粮食流通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增加了粮食安全保障的难度。近年来,我市围绕粮食安全主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健全地方储备体系的有效途径,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地方储备体系,为强化宏观调控、保障粮食安全奠定了基础。在争创省级地方储备粮管理示范库活动中,我市四个粮食储备库全部荣获“山东省地方储备粮规范化管理示范库”称号。  相似文献   

4.
地方储备粮是地方政府为保证本地区粮食安全、调节供求、稳定市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而储备的粮食,是地方政府进行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做好粮食应急工作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加强地方储备粮管理、管好地方储备粮,安徽省粮食局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决定将2007年定为“储备粮管理年”,在全省深入开展以“推行规范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为主题的“储备粮管理年”活动,  相似文献   

5.
自1990年国家建立粮食储备以来,粮食系统在探索省以下,特别是市、县粮食储备的规模、运作形式、规范化管理方面,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走上了一条规模明确、规范化管理、吞吐轮换有序的路子。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当前省以下粮食储备规模明显达不到“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要求,有的县(市、区)至今没有建立和充实县一级粮食储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东营市粮食局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确保粮食安全为目标,加快地方储备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地方储备粮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年活动,积极发展现代粮食物流,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粮食储备管理是各级政府调控粮油市场的必要手段.也是确保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战略手段。青岛开发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地方储备粮油规模也从1994年的2000吨小麦.发展到了2008年的37000吨小麦、400吨花生油.储备总量不断地扩大,品种结构不断地优化,作为承储地方储备粮油载体的粮食收储企业,必须树立“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向规范化管理要安全”的理念,坚持企业管理精细化、业务操作科学化、技术服务规范化,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员工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粮食储备制度是我国粮食结束“统购统销”时代实行市场化改革的产物。继国家建立粮食储备制度之后,省级以及省级以下地方也于1998年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程中相继建立了地方粮食储备制度。截止2002年末,省级粮食储备已基本按计划组织实施,全国绝大部分的市县也先后建立起粮食风险基金以及同级粮食储备。至此,中央、省级和省级以下粮食储备体系已显端倪。虽然,与中央储备相比,  相似文献   

9.
<正>自1990年国家建立粮食储备以来,粮食系统在探索省以下,特别是市县粮食储备的规模运作形式及规范化管理方面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做法,走上了一条规模明确、规范化管理、吞吐轮换有序的路子。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地方粮食储备管理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48号)对四川省地方粮食储备的计划、储存、轮换、动用、监督管理等活动进行了全面规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地方粮食储备计划、储存管理、储备轮换和储备动用四个方面对办法进行了分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齐鲁粮食》2007,(9):4-11
一、强化措施。扎实推进,上半年粮食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粮食调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地方储备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按照省领导要求,省局积极督导储备计划落实,各市地方储备粮实际到位料万吨,占省政府核定数的97.3%。认真贯彻《山东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11个市制定出台了储备粮管理实施细则。突出抓好储备粮信息化管理年活动,各地储粮设施和储粮手段明显改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中国粮食经济》2007,(2):24-26
山东省把加强地方储备粮管理作为粮食工作的重点,在落实储备规模,完善管理体系,推行规范化管理等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确定规模,抓好落实,保证地方储备粮及时到位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地方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政府管理粮食流通的职能部门,担负着宣传贯彻落实国家粮食购销政策、建立健全地方粮食储备、宏观调控全社会粮食流通、依法履行粮食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和维护粮食市场秩序等职能,在流通环节确保粮食安全承担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4.
完善地方粮食储备,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稳定粮食市场、保障地区粮食安全。分析地方粮食储备的定位、组织模式和经营运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应遵循的发展对策,对于认识地方粮食储备的重要地位、制定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孙沂 《齐鲁粮食》2007,(10):4-6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搞好粮食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成为粮食工作的第一要务,而地方粮食储备则是实施调控手段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之后,作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必须把地方储备粮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折不扣地完成地方储备粮任务.切实提高管理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粮食流通体制的弊端,和近年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实践,以及对国外粮食管理和经营的有益借鉴,促使我们选择“四分开一为主”的粮改大思路。所谓“四分开”是:中央和地方粮食事权分开;政府职能和企业经营分开;粮食储备和经营分开,国家粮食储备和地方粮食储备分开;粮食新、老挂帐分开。所谓“一为主”是: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主型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第一,中央和地方粮食事权即粮食责任分开建立以统一粮政、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工协同为基本框架的中央和地方粮食事权分开的体制,是对传统粮食流通体制的重大改革和创新。中央的…  相似文献   

17.
自1990年国家建立专项粮油储备制度以来,对粮食储备的管理,在粮食工作中占相当大的份量,完善各级储备粮的管理问题至关重要。现就完善地方储备粮油管理办法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8.
1 统一的规划管理 对于粮食的异地储备,国家粮食局应有更明确的宏观管理思路,对于已经先行试点的异地储备应积极总结经验并推广,为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牵线搭桥,密切粮食产销区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协作关系,有必要时组织点对点的异地储备沟通见面会;协助制订主销区储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要求主销区要尽快健全地方粮食储备体系,按国家规定充实地方粮食的实物储备并应用多种储备模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建立了中央、省及市、县多级粮食储备制度。地方粮食储备企业(本文所述地方粮食储备企业专指市、县级粮食储备企业)承担着本地区储备粮的管理和流通主渠道任务,对稳定地区粮食市场价格。确保地区粮食供求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总的来看,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市(县)级储备粮在管理上逐步规范,成果渐现,朝着更高层次方向发展。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改进和提升的方面。  相似文献   

20.
《齐鲁粮食》2007,(3):35-36
几年来,在省、市、区粮食局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粮食储备库以做好地方粮油储备工作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民主和科学管理,以“建一流设施、创一流管理、达到全国一流水平”的思想,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仓储管理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2006年分别获得省、市规范化管理示范库称号。[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