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信托收据在进口押汇、开证行无法控制货物的信用证、远期信用证、担保提货等几种条件下使用,但出现问题最多的是在进口押汇中使用的信托收据,其中界定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和确保银行权益不受损害的问题是必须给予关注的。  相似文献   

2.
国际信用证项下可衍生多种便利的融资方式。但如果银行操作不规范,特别是对企业的融资没有通过法律行为确定债权债务关系,银行就有可能面临众多金融风险并蒙受经济损失。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证押汇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风险的若干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3.
出口押汇是进出口贸易中比较常见的融资方式之一,包括信用证出口押汇和托收出口押汇.本文从信用证出口押汇业务的法律性质入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风险和防范措施,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托收出口押汇业务的性质和风险防范,最后介绍了一种正在发展中的防范风险的工具--出口信用保险.  相似文献   

4.
信用证的短期融资功能不能满足进口商资金周转的需要,是进口押汇产生的动因。通过分析进口押汇实务以及其中的法律问题,可以认为银行占有进口单据拥有的是其所代表的货物所有权,进口押汇的本质是脱离信用证关系而在银行和进口商之间进行的保留货物所有权单据买卖。  相似文献   

5.
出口信用证押汇是进出口贸易中比较常见的融资方式之一.它有利于融资行与出口企业实现双赢.但由于信用证业务自身的复杂性及多样性,出口信用证押汇的潜在风险不断扩大.本文从出口信用证押汇业务的融资特征入手,从商业银行的视点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风险点,并在此基础上研讨了商业银行应对风险的具体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出口押汇是出口贸易中常见的短期融资方式之一,已经在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中得到比较普遍的开展。但是由于国内尚无专门规范出口押汇的法律制度,各银行对该项业务的理解和操作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办理此业务时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出口押汇的含义、银行办理出口押汇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做一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7.
针对信用证进出口押汇业务的概念及特性在理论上模糊不清及实务操作中极容易引发纠纷的现状,分析出信用证进出口押汇业务的风险,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进口信用证业务作为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涉及客户信用风险、银行操作风险、业务创新风险、外汇管理政策风险等.商业银行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压缩来自客户的风险,减少银行自身的操作失误,提高外汇管理政策执行力,并加强与境外代理行的合作,实现进口信用证业务的应有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信用证进出口押汇业务的概念及特性在理论上模糊不清及实务操作中极容易引发纠纷的现状.分析出信用证进出口押汇业务的风险,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国际民商事贸易中,信用证如今已成为国际贸易支付中一项重要而且成熟的支付结算手段.信用证业务中,审单是银行信用证业务的核心环节.但由于银行在信用证审查机制中的特殊性,决定了“贸易结算—信用证—银行”这个体制中存在着风险与漏洞,随之而来产生的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无论对学术界还是对司法实践产生了挑战,透过表象认清信用欺诈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并使之对信用欺诈产生行之有效的法律救济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以不良贷款率作为衡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指标,借鉴国内外的研究经验,采用LOGIT方法论构建我国宏观经济因素对银行信用风险影响的压力测试模型,并通过假设情景法进行宏观压力测试,定量评估了宏观经济变化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冲击。研究表明,压力测试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银行体制改革的深化,银行风险也在发生变化:不良资产比重偏高,信贷风险大;信贷投向过于集 中,组合风险加大;表外业务风险难控。如何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将是我国商业银行急需解决的问题, 建立银行间合作机制不失为有效途径。本文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对银行间合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出口押汇是出口贸易中常见的短期融资方式之一,已经在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中普遍开展。但是由于国内尚无专门规范出口押汇的法律制度,各银行对该项业务的理解和操作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办理此项业务时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授信额度管理办法虽然在信用总量上有一定的风险控制作用,但难以使银行资产充分运用,也有损银行价值的实现。经济资本引入银行授信额度领域,使银行对客户风险的把握更加精确,同时,将EVA作为银行业绩衡量指标会使银行资本和资产运用更充分,从而真正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决策理论中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可以直观比较出多家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大小,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四家商业银行作为样本,运用多属性决策方法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多属性决策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商业银行违规查询使用客户个人信用报告、侵犯客户信息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通过对商业银行侵害客户征信信息权益的表现形式、深层原因等进行分析,借鉴国外征信业成熟国家维护信息主体权益的经验做法,从加强对商业银行监管的角度提出如何维护客户征信信息权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网络银行业务不仅具有传统银行业务的风险 ,而且赋予了传统银行业务风险新的内容、增加了新的风险品种 ,包括系统风险、业务风险和跨国界风险。网络银行对现行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中国政府应尽快制定有关法规 ,健全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和管理的法规框架 ,包括市场准入规则的制订、网络交易公平规则的制订、网络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跨国法律的适用与管辖权问题的解决等等。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经营的基石就在于控制风险,提高信贷资产的质量和效益,增强自身的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改制进程中,总行主要从宏观层面入手,进行产权及内部治理结构改革,降低过于追求规模扩张而带来的风险,因此,基层分支行应把精力集中于风险管理,特别是微观的、具体的贷款过程的风险掌控,避免贷款过程的风险丛生。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文从目前基层行信贷管理实践的角度,按照贷前、贷中、贷后业务流程,思考贷款过程的风险失控缺陷,并提出增强风险掌控的若干举措,对贷款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全过程进行精细化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9.
征信法规建设的滞后使得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征信工作缺乏法律依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征信执法效能的发挥。为提高征信执法效能,应进一步完善《征信管理条例》并使之尽早出台,加快制定企业征信方面相关办法、《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信用评级方面相关办法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给予银行资金定价权的同时,也冲击了银行的经营活动,银行面临利率水平升高和利率波动所带来的独特风险。在对利率风险合理度量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管理实践,我国应在机构建设、风险管理技术、产品定价、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方面不断完善,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