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人力资本投资主体一般包括家庭、企业和政府,在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中家庭投资目标单一,表现为对高学历的过分追求;企业投资普遍不足,原因在于民营企业雇用的短期化以及政府投资的严重缺位与错位,从而严重影响我国人力资本积累的效果。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首先应加大财政的教育投资量;其次,鼓励和提倡社会各界投资教育,拓宽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最后要优化教育投资结构,提高教育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雄华 《特区经济》2006,211(8):141-143
现阶段我国面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巨大压力,而农村教育水平低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性原因。在农村教育投资机制中,政府、企业与农户均呈现出投资不力状况,建立多元化的农村教育投资新机制,鼓励多方投资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3.
市政公用事业的改革,主要是推动专有经营的改革.一是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开放市政公用事业市场,改变仅由政府投资的单一模式,鼓励社会资金、鼓励外资投资兴办市政公用事业.二是改革管理体制.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企分开,政府部门主要履行公共资源配置、市场监管职能,企业成为经营活动的主体.建立和实施特许经营制度,加强运行安全监管,促进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东部地区教育产业的发展存在规模小、 投资不足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教育产业投资结构不合理和教育产业投资不足.教育直接关系到本地区未来全方位发展问题,因此内蒙古东部地区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拓展资金来源的渠道,扩大教育产业规模,促进教育产业结构合理化,深化教育的产业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王丽瑜 《山东经济》2007,23(5):80-82
教育投资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政府对教育的直接投资方式在历史上曾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这种投资模式越来越显现出历史的局限性,已成为制约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将政府对教育的直接投资转变为对居民的转移支付,以体现政府对教育投资的效率、公平、差异、诱导、补偿原则。  相似文献   

6.
政府投融资活动是政府实现其职能的重要方式,也是政府对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从投资主体角度看,广义的政府投资包括以政府和国有企业为投资主体的投资,狭义上仅包括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的投资。本课题着重研究狭义范畴的政府投资,所对应的投融资体制主要包括政府投资决策体制。  相似文献   

7.
张铭芯 《黑河学刊》2009,(1):117-118
要实现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行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其能够弥补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办学模式的多样化,提高整体办学质量。实行高等教育主体多元化可采取“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积极发挥各种投资主体的作用、实现办学模式多样化、发挥高等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等策略。  相似文献   

8.
钟万明 《南方经济》2002,151(4):19-21
教育在城市建设中作用重大。必须给予足够重视。为加速教育经济的形和健康发展,必须真正把教育当作产业来抓;挖掘教育资源,开辟教育市场,重视教育投资;鼓励教育消费,努力构建科学化,效益化的教育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政府投资规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证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必须规范政府的投资:首先正确定位政府投资方向、范围;其次,要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机制和责任追究的运行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工作报告制度和检查考核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公开制.  相似文献   

10.
从财政性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教育投资的层级结构分析和政府教育经费占政府支出比率等角度考察了台湾地区教育经费投资的现状。同时,根据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运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分析工具,对1981—2011年台湾地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台湾地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正向的动态均衡关系,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