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过度竞争测试基准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许多产业出现了过度竞争的现象,但国内外对过度竞争测度的基准过于模糊,可操作性较差。本文试图建立过度竞争测度的基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以便准确判断出现过度竞争的产业及这些产业的共同特征,为探讨过度竞争的形成原因及规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结构、行为、绩效与政策等方面分析了“过度竞争”概念的模糊性,并针对与此相关的种种误区,结合汽车、制药、煤炭、纺织等产业的例证,运用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试图给予系统解疑。本文认为,“过度竞争”本身是个似是而非的伪命题。在此基础上,从政策论证的角度,提出行政垄断应“区别对待”,以及反垄断立法的“渐进式”思路。  相似文献   

3.
过度竞争乃至恶性竞争使施工企业陷入哪些困境?过度竞争使施工企业两败俱伤还是必有一死?施工企业医治过度竞争顽症到底有何良药?建筑施工企业的过度竞争值得关注。一般来说,过度竞争是指由于产业中的企业数目过多、产业供给过度和生产能力过剩,使业内企业不得不将产品价格降到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中,竞争不可避免。然而,中国煤炭行业的竞争,从总体上看目前处于过度竞争状态;这个过度竞争不是市场经济所预期的理想的竞争模式,它导致全国煤炭工业经研增长低效益、低质量,应当引起各级政府和煤炭行业全行业的重视。 一、过度竞争是煤炭行业竞争的现状 过度竞争,是指一个行业内有很多规模较小、性质不同的企业,各个企业产品单一区别不大而竞争剧烈,利益不同而趋向于各行  相似文献   

5.
中国汽车行业的过量保护与过度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我国的市场竞争形势发生了剧变很多产业出现了我国从未发生过的生产过剩现象。企业过量进入、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使许多产业陷于困境,大量的企业失去了原来的竞争优势,为了维持和扩大市场份额企业间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市场争夺,呈现了明显的过度竞争的特征给我国经济造成了不应有的破坏。本文以产业组织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对我国汽车行业作一个个案分析。通过分析希望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过度竞争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我国汽车行业过度竞争分析 我国虽然已经建立起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汽车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6.
产业过度竞争测度基准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中国许多产业出现了过度竞争的现象 ,但国内外对过度竞争测度的基准过于模糊 ,可操作性较差。本文试图建立过度竞争测度的基准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 ,以便准确判断出现过度竞争的产业及这些产业的共同特征 ,为探讨过度竞争的形成原因及规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过度竞争乃至恶性竞争使施工企业陷入哪些困境?过度竞争使施工企业两败俱伤还是必有一死?施工企业医治过度竞争顽症到底有何良药?  相似文献   

8.
哈佛学派著名产业经济学学者贝恩在《产业组织》一书中第一次把过度竞争概括为低集中度、持续性过度供给或过剩生产能力和经济绩效较差的产业的一种市场结构。我国经济界这样认为,行业平均利润率低于10%的行业即为存在一定的过度竞争倾向的行业,利润率低于5%的行业则属于过度竞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建筑业是一个“重量级”产业,准入门槛低造就了这支4000万人的庞大队伍,而低集中度和产品的同质化又使得大量企业集中在同一个领域内争夺市场。为了分到一杯羹,不少企业不择手段。如果说过度竞争是被血染红的海,那么,施工企业正在红海里挣扎喘息。其实,行业利润率低下只是过度竞争最表象最明显的特征,过度竞争带来的危害远不止这一点。过度竞争会降低行业整体实力,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使资源难以实现优化配置,并会滋生恶性竞争事件。大量事实证明,建筑施工企业正承受着由过度竞争所引发的种种行业之痛。上篇:红色困惑  相似文献   

10.
王世权 《董事会》2010,(7):26-26
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频发的深层次原因与他国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行政过度干预引致钳隋人制度存有盲点和人治大于法治导致制度执行难,治理内幕交易需要追根溯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