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浩淼 《乡镇经济》2010,1(2):34-37
1990年代中后期,拉美各国纷纷改革了原有的社会救助制度并相继设置了许多新型的社会救助项目,新建立的社会救助以"发展"为价值理念,把救助资格与教育培训、医疗服务和个人就业等人力资本发展政策结合在一起,这类新型社会救助改变了过去社会救助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残补、边缘的地位,显示了拉美社会保障制度关注重心与发展方向的转变。从拉美的新型社会救助中,中国可以获得有益的启示并找到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2.
戴卫东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5):25-30
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作为其重要支柱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必须走在前头。而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的突破口,城乡低保统筹又是社会救助统筹的出发点。文章以安徽省为例,依据经济梯度发展理论,创新性地构想了"三类型区"低保统筹模式,第一步是分城乡的"三类型区"低保模式,第二步是分区域的"三类型区"低保模式,以此形成城乡低保统筹发展的路径。该模式的实践可以为中西部地区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党的十八大"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宏伟目标的提出,河北省政府加快了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步伐。针对河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应当全面整合城乡社会保险体系,大力健全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加紧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在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同时,通过制度创新来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从而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也称为“社会安全”,它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的救助和补贴的各种经济福利制度的总称。社会保障体系或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  相似文献   

5.
社会救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有机组成部分,在维护弱势群体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在深入剖析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中肯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江苏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是推进江苏城乡公共服务与管理一体化的重要环节,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基本要求。当前,江苏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成绩斐然,同时也存在突出问题。这些成绩和问题具体表现在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但城乡差距较大;社会保险逐步建立健全,但养老、医疗保险急需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已经起步,但农村地区发展仍欠缺;社会救助能力不断增强,但救助水平总体仍较低。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实践和不断发展,确立了基本框架的三个层次:一是直接面向贫困或低收入阶层的各种社会救助制度,包括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乡村扶贫政策、灾害救济、城乡福利院以及其他社会救助措施,这一层次社会保障制度的出发点是解除因各种原因陷人生活困境难以自拔者的生活危机:二是面向劳动者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相似文献   

8.
《科学决策》2005,(7):2-4
解决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后顾之忧的根本出路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但在目前条件尚不完全具备、而人口增长得到控制、国家财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以农村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为突破口,优先对他们进行扶持和救助,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先特殊、后一般,由少量到众多,逐步探索建立适应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不失为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解决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的务实之举。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制度理应是一种国民权利的体现;社会救助制度理应是一种单向权利性公共财政事业的体现;养老保障制度理应是一种充分尊重公民平等养老权利基础上社会公正的体现。"入狱养老"事件的发生凸显了社会救助、养老保障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健全养老保障制度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土地被征用,在农村中失地农民也越来越多,这一新出现的社会群体亟需法律的保障,为了更好地保护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利,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章通过对失地农民的现状分析,从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对失地农民的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具体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得出失地农民对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具体要求以及对社会保障制度中满意率较低的方面,并结合社会保障相关知识对这一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11.
张静 《特区经济》2008,(9):252-254
在当代社会中,尽管各国政府在发展社会保障的理念和战略上有较大的差异,但都很重视基本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虽然目前在国际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一概念尚未普遍应用,只是在社会救助制度中以不同形式存在,但我们可以从实质内容上对各国社会救助制度中这一方面内容加以提取,同时做出比较,以期对我国构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石,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社会救助已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构建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必须创新理念,整合资源,加快完善制度安排、政策措施以及运行机制,重点实现"他助型"救助向"自立型"救助、"模糊型"救助向"精准型"救助、"多头型"救助向"统一型"救助、"政府型"救助向"社会型"救助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保险系统和相关项目.这些具体的项目和系统,共同组成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社会保障制度来说,只有完善的制度才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运行.本文主要通过下面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优化我国基层政府社会救助体系的重点,在于怎样科学进行基层政府多元化社会救助分层,这有利于我国基层政府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社会救助制度的整合以及体系的完善。我们应意识到,政府作为引导者的同时,应引入社会力量(民间组织、社区、企业和社工机构等)共同参与到社会救助当中去,实现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与社会化,进而构建政府主导与多方参与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朱德云  张莹 《山东经济》2006,22(5):143-146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社会成员最低生活需要的保障,对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着重论述我国现行的农村贫困群体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并对我国新型农村贫困群体救助制度的构建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建设,对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满足群众需要、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首要价值选择、社会保障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是社会公平的基本特征、社会保障对社会的自我管理是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以及我国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实证研究和分析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指出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在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方面存在的如农民工免费培训"冷场"现象比较普遍、义务教育乱收费现象仍然存在、城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尚有一些漏洞或法律盲区、流动人口法律援助和医疗救助薄弱等主要问题,并提出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对策,如以城乡一体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眼光,增强改变与农民、农村有关的社会保障滞后的紧迫感;认清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最大优势",保持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长期稳定等。  相似文献   

18.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安置为主要内容,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覆盖了城镇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兼具社会发展"稳定器"、经济运行"减震器"和维护社会公平“调节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在使贫富差距进一步凸显的同时,也对构筑全球社会安全网提出了新要求。相异相容、多元共生、和谐发展正在成为时代主流。目前中国残疾人社会救助制度仍依托于原有的"一刀切"的社会救助政策,保障缺乏层次、标准偏低,未考虑对残疾人的特别扶助,难以满足残疾人的现实需要。针对现行残疾人社会救助制度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加强理论研究、健全法制、建立多层与分类救助体系、设立残疾人专项津贴、建立以分类管理为主的、分类管理与统一管理相结合的新型残疾人社会救助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从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对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