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短期外债出新政,金融机构短债规模总体“渐进缩量”一半左右,手笔颇大。但细细研读,总还是“东边日头西边雨”。一般而言,客观环境的变化是政策调整的主要因素,那么此次短期外债调整,彰显出目前我国怎样的外债管理脉搏?又对广大中、外资银行产生哪些中短期影响?  相似文献   

2.
江娟  程军  张旭  操佳佳 《中国外汇》2007,(10):36-37
近期,结合全国开展的银行短期外债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我们对北京地区30家银行的短期外债构成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中、外资银行短期外债构成特点鲜明,短债指标使用情况和外债  相似文献   

3.
如何看待短期外债“超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期外债由于其具有“时间短”,“速度快”、“风险大”的特点,所以一直是各国政府监控的重点。从2001年起,我国短期外债占外债总余额的比重连续三年超过国际警戒线25%,至2004年第一季度末,短期外债占外债总余额的比重已上升到40.66%。中国短期外债为什么连年超标?由何而来?对中国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风险大吗?有何办法?国外是如何做的?本专题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可以自主举借外债。2003年以前,外资企业对外借债规模基本不受控制;《外债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外资企业外债规模主要受"投注差"限制。虽然有了一定限制,但仍不能从根本上有效控制外商投资企业外债规模。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外债规模尤其是短期外债规模增势强劲,外债余额占比逐年上升,一方面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眼于外汇管理改革的要求,认为应加强对银行短债的总量管理和调控,建立银行伞口径短期外债指标管理制度,将银行各项下的对外负债均纳入管碑范围,按照风险等级对各类短债赋予不同权重,对各行加权后的短债总量实行规模控制,同时,依据形势变动,对银行短债规模进行总量动态调控,以此提高银行外债管理效率,更加有效地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相似文献   

6.
上海外债形势与外债管理政策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敏 《中国外汇》2006,(9):69-69
上海外债总量占全国的份额长期在10%以上,政策重点调控的外资企业和外资银行外债所占比重更为突出。近年来,上海外债总的特点是外债规模和短债比重都持续大幅上升。2004年的外债余额同比增长高达75亿美元,增幅40%。2005年继续增长70亿美元,增幅27%;其中短债增加51亿美元,增幅36%,年末短债占比达59%。从更长的时间看短债规模上升趋势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7.
贸易信贷负债的快速增长是导致我国外债中短期外债占比偏高、增速相对较快的直接原因。贸易信贷负债具有低流动性和弱投机性,其增长将进一步降低我国短债的总体流动眭和潜在风险,优化短债的工具结构。  相似文献   

8.
《中国外汇管理》2005,(4):30-31
2004年外债指标管理虽然经历了一段颇为不易的政策解释过程,但监管机构的决心和目前市场环境下指标管理的必要性.使得外资银行对该政策经历了由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支持到主动配合的过程。2005年短债指标的核定方案切实考虑了外资行的合理需要.在一系列充满诚意的沟通之后.《通知》既有助于加强和改进境内外资银行短期外债管理.又满足了外资银行正常业务发展需并有效控制短期外债规模。  相似文献   

9.
杨颖 《金融纵横》2004,(12):62-64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几年,我国短期外债呈负增长走势,但自2001年我国调整外债口径以来,我国短期外债占外债总余额的比重连续三年超过国际警戒线25%,至2004年第一季度末,我国短期外债余额为822.59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40.66%。  相似文献   

10.
外商投资企业外债“投注差”,是指企业投资总额减注册资本后,其余可以以外债形式投入的部分。也就是说,凡有“投注差”的外商投资企业在资本金按合同规定时限到位的前提下,均可借用外债。企业操作简单、透明,但外汇局在执行监管的过程中,尚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进一步完善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债“投注差”管理,规避外债风险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和我国短期外债占比过高的背景下,评估外债管理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深入评估我国外债风险状况及外债管理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剖析当前外债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加强外债管理和监测、抑制外债过快增长,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截至2007年末,我国短期外债余额2200.84亿美元,增长19.85%,占外债余额的59%。贸易信贷余额比上年末增加291亿美元,增长28%,对短期外债增长的贡献率为80%。”  相似文献   

13.
“截至2007年末,我国短期外债余额2200.84亿美元,增长19.85%,占外债余额的59%。贸易信贷余额比上年末增加291亿美元,增长28%,对短期外债增长的贡献率为80%。”  相似文献   

14.
欧债危机对我国外债管理的启示及相关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欧债危机仍在进一步恶化,这给全球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尽管此次欧债危机并未对中国造成直接冲击,但毋庸置疑的是,当前我国的外债管理体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在深入研究我国外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欧债危机对我国外债管理的启示,并就加快推进我国的外债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完善我国短期外债管理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军 《青海金融》2006,(7):7-10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持续顺差导致我国外汇储备超常增长,外汇占款严重影响了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效果。与此同时短期外债的过快增长,进一步加大了国际收支压力和债务风险。鉴于短期外债监管对一国经济、金融的重要性,本文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短期外债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短期外债管理方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短期外债风险的控制不可掉以轻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述统计数据表明,衡量国家债务风险的偿债率、负债率、债务率等指标一直保持在国际安全线内,短期外债占外汇储备的比例也在国际安全线以内,但我们也发现.短期外债占外债总余额的比重自2001年以来已持续超出25%的国际安全线并呈继续上升之势。这表明,虽从总体上说.我国外债风险是可控的.但短期外债的持续迅猛上升而引发的潜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应当引起人们的警觉。  相似文献   

17.
短期外债是指从境外借入的所有约定期限在一年(含)以内的短期债务资金,是银行外汇资金的重要来源。虽然我国对短期外债管理已有明确的政策规定,但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尚存在政策界定不完全、审核监管不到位等束缚,使短期外债管理部分规定流于形式。因此,短期外债管理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相似文献   

18.
一国的外债特别是中长期外债,一方面能弥补该国资金不足,另一方面能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其生产能力,增加就业。但过度的外债,特别是过多的短期外债会引发债务危机,并导致大量财富外流。目前我国短期外债已经占外债余额的39.8%,比25%的国际安全线高出了14个百分点,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潜在的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9.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的影响下,外商投资企业短期外债过快增长,将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和国际收支平衡产生冲击,短期外债流入监管已成为当前外汇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福建省漳州辖区短期外债流入特点、成因及现行管理政策的弊端。提出规范短期外债展期行为,完善短期外债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外债是经济发展的"双刃剑",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过很关键的作用,但是目前短期外债高企,流入流出量暴涨暴跌,以及使用效益,都反映了外债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外债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国外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最终提出完善外债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