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出口创汇”为基本原则的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额贸易顺差,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和潜在损失。这种出口激励机制的重商主义政策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偏差,已不适用当前和未来经济的发展。政府应适时调整贸易政策指导方针,由过分追求国际收支盈余转向平衡贸易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应对资源瓶颈和大额贸易顺差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对我国经济发展构成的长期挑战,本文在分析了我国面临的资源供需矛盾后,提出A系数并计算了GNP视角下的贸易顺差,然后将其与GDP下的贸易顺差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提出了重建GNP核算体制及其相应的经济开放战略,即建立国内外统筹的资源开发储备体制、实施进出口贸易平衡策略以及鼓励资源型企业“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经济增长、资源安全和贸易平衡的动态有效匹配。  相似文献   

3.
进口与出口,如雄鹰之双翼,缺一不可。中国长期以来的“重出口、轻进口”贸易战略必然带来持续的贸易顺差、频繁的贸易摩擦和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中国的贸易战略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4.
关于人民币汇制改革在我国贸易均衡方面的表现,文章运用Johansen模型揭示出:人民币升值是近两年贸易顺差形成的主要推动因素,马歇尔-勒纳条件在我国并不适用;依托于我国现行的经济贸易特征,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仍将唱响贸易顺差的主旋律;在人民币加速升值的今天注重升值节奏对于保持我国贸易收支的稳定不容忽视,这一观点通过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得到了有效印证.  相似文献   

5.
中美贸易顺差一直是一个经济热点问题,尤其在如今欧债危机横行,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贸易顺差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现在"全球贸易不平衡",究其根本还是中国对美国的国际贸易顺差,而在这种贸易顺差的背后,是中国日益庞大的制造业。本文将通过对中美贸易分析、主要制造业在中美贸易中的比重来分析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与应对日益扩大的中美贸易顺差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入世后贸易顺差将逐渐减少,这意味着贸易发展战略的调整,即由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论贸易条件与马勒条件、反倾销之间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穆勒提出的贸易条件与马勒条件及倾销反倾销实践活动之间的矛盾做了逻辑和实证两个方面的考察之后,得出了以下结论:贸易条件作为一国国际贸易活动绩效、一国国际贸易政策效果的考量指标只适用于供给约束型经济时代,而在需求约束型经济时代,贸易条件在宏观层面上失去了解释能力,不宜再以此衡量经济活动和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8.
论流通创新与贸易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我国现行经济增长方式的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率,其转变势在必行。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贸易”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而我国也正处于“双盈余”的特殊局面之中且贸易顺差过大。因此,将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视为先导和关键有着必然性与可行性。传统的研究视角均从生产领域出发,但基于“贸易即流通”,完全可以沿着优化流通过程、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的思路,在出口与进口相协同,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相协同,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竞争优势相协同中,通过流通技术、制度、组织的创新来实现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自中国加入WTO组织以后,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升,我国贸易发展不断加强,我国贸易顺差也随之不断增长,然而国内关于贸易顺差文献方面欠缺全面的认识和研究,对于贸易顺差的来源以及发展趋势没有清晰的掌握。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世界格局下,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贸易收支情形直接影响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以及对外经济交往发展。为了能正确判断与分析我国贸易发展与国际收支情况,文章在此追溯我国贸易顺差的产生,深入分析我国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邓宏 《财贸研究》2007,(1):57-60
在贸易理论中能够定量应用于两个经济之间贸易额计算的,目前只有引力模型。但引力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注意到贸易的本质就是交换,贸易额与产出之间应该存在着某种特定的数量关系,本文认为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应该能够普遍适用于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并称之为“贸易定律”。模型中的距离应该理解为“经济距离”,代表运输成本。据此思路以中国对外贸易数据进行验证,贸易定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前,美国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国。我国也成为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三大进口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中美两国之间特殊的双边经贸关系,以及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导致美国对华应用“非市场经济条款”具有不同于其他国  相似文献   

12.
如何看待2009年外贸负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对“保8”的贡献?我不同意负拉动的说法,我认为这是不科学的。因为按照国民经济的核算方法,对经济增长有实际贡献的并不是贸易增长率,而是贸易差额,对中国经济结构来讲,实际是贸易顺差。2009年中国贸易顺差相对于2008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一定水平。整体判断,外贸对今年“保8”有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实证分析表明,大萧条时期日本的装备制造业水平较低导致了资本形成严重依赖进口,总供求态势是供给约束型的,并未达到欧美经济强国的需求约束型经济境界。在样本区间内,日本的总供给价格弹性不过0.15,表现为极弱状态。因此,以需求约束型经济态势为基本前提假设的理论框架对这一时期日本宏观经济总量问题的研究均不适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明清两朝和当前这两个全球化时期都出现贸易顺差现象,但二者却存在本质的不同。高顺差并不意味着我国是一个贸易强国,而恰恰反映了国内经济结构的软肋。经济繁荣与贸易顺差并存,劳动生产率的过快增长是贸易顺差扩大和企业赢利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商》2015,(7)
1994年以来,我国在对外经济贸易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年年有巨额贸易顺差;顺差说明贸易地位有利,但绝非越大越好,因为这会引起本国经济的不良反应和贸易伙伴之间的摩擦。本文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贸易顺差主要受本国投资和本国物价水平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对日本1900~1937年宏观经济的数量分析表明,Ex+|Em|=0.74<1,即不能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同时,日本的贸易条件与贸易收支为弱正相关,即如无政府干预,贸易收支的改善则依赖进出口物价而不是进出口物量。因此,数量分析支持日本的总供求态势属"供给约束型"的逻辑结论。笔者认为,分析战前日本宏观经济运行时,不应使用以"需求约束型经济"为上位前提的理论框架,特别是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浙商突围     
魏民 《新商务》2003,(11):54-55
在国际经济普遍走衰和人民币升值双重压力的背景下,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价格优势取胜、所赚贸易顺差约占全国一半的“浙商制造”产品频频遭到美国、欧盟等地的反倾销等贸易保护与壁垒,使得浙江成为贸易保护与壁垒的重灾区,给精明能干的浙商出了一道头疼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在第四轮中美经济对话中,两国贸易失衡再次成为重要议题。美方认为人民币汇率低估是中国巨大贸易顺差的原因,而中方认为是美国单方面的出口贸易限制才导致中美贸易的严重失衡。关于中国贸易顺差的原因,已有较多研究,我们将这些影响因素分为汇率因素和贸易结构因素。通过建立模型,我们将汇率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对贸易余额的影响做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汇率调整对贸易顺差影响并不显著;结构性因素对贸易顺差影响较大。我们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04年以来贸易顺差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观点     
《进出口经理人》2006,(3):11-11
薄熙来: 多种方式鼓励进口以减少贸易顺差贸易顺差节节高攀,但却难以令人高兴,商务部部长薄熙来3月6日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开幕会中透露,今年会采取多种方式鼓励进口,“包括给某些进口产品降低关税”, 力争将贸易盈余的数字降下来。他同时表示,分析中美之间的贸易结构,需要综合考虑货物和服务贸易,以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海关》2013,(12):1-1
浙江是经济大省、海洋夫省、外贸大省和市场大省。今年1-10月,该省实现进出口总值2743.5亿美元,同比增长5.9%。实现贸易顺差1314.1亿美元,比云年同期扩大15.6%,占全国贸易顺差的65.6%。杭州海关的发展与全省经济相呼应,该关承担着多个国家级战略试点和改革先锋的重任:在“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