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民企竞争优势与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在数量上快速增长,而且自1998年来,民营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65%,民营经济生产总值占GDP的比率超过41%,民营企业吸收的就业人数达1200万人。由此可见,如果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将难以取得持续高速增长的佳绩。然而,我国民营企业寿命普遍不长,平均寿命只有3岁左  相似文献   

2.
施宏伟 《现代企业》2000,(12):48-48,2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1993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之所以能保持年均9%的发展速度,应当说是因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有数字表明,我国工业总产值的72%来自非国有经济,在出口总额中,非国有经济占62%以上,而非国有经济的主体就是民营经济或民营企业。我国民营企业虽然获得较大程度的快速发展,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目前制约民营企业稳步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权关系不清,管理水平低下。民营企业创业之初,一般未对产权进行明确界定…  相似文献   

3.
构建民营企业激励约束相容的财务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连续保持8%以上的年平均增长率,创造了继德国、巴西、日本经济奇迹之后的又一个世界经济奇迹。中国民营经济是创造中国奇迹的一支非常重要的生力军。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民营经济已占国民经济总量的1/4强,对中国GDP总量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其中一些民营企业迅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开始向多元化和规模化经营迈进。但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多元化和规模化经营并没有给所有民营企业发展带来质的飞跃,相反却成为有些民营企业无法逾越的平台,一些在全国颇具影响的民营企业开始纷纷触礁。据中国科学院编著的《1978-1998中国民营企业调查报告》显示,近20年中创办的民营企业能够存活的只占总数的20%~30%,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到5年。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但同时每年又有10万多家死亡;民营企业有60%在5年内破产,有85%在10年内死亡。为什么我国这么多的民营企业初期发展很好,后期却无法发展,甚至被淘汰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民营企业缺乏激励约束相容的财务治理结构是制约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20多来年,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显示了它的旺盛生命力。中国现已正式加入WTO,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点,我国民营企业现在是什么样的状况?面对入世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在经济全球一体化中怎样站稳脚跟,不断地健康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民营企业的现状和困境 据有关部门估算,目前我国GDP中,约有60%~70%来自非国有经济的贡献,其中民营经济又占主要成份。调查统计,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总数已有3000多万家,就业人…  相似文献   

5.
目前,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持续增长的“火车头”。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全国民营经济总量将占我国GDP总量的90%以上,市、县级财政90%-100%将来自民营企业,民营投资将占全社会总投资的80%左右。  相似文献   

6.
曹雁翎 《企业天地》2003,(12):83-84
据统计,民营经济产值在国民经济GDP中所占比重已达到61%,在全社会资产中,民营经济拥有的资产占20%还多,民营经济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已经逐渐显露出它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以及扩大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其在发展上的先天和后天的诸多不足和不成熟性造成了中国民营企业的一个共性即孱弱。有资料显示,中国企业平均寿命只有7—8岁,民营企业仅2.9岁。而跨国公司的平均寿命11—12岁,世界500强的平均寿命40—42岁,世界1000强的平均寿命35岁。中国真正具有高成长性和渐进成长能力的企业仅占3.32%。分析诸  相似文献   

7.
民营企业包括非国有控股民营企业、城乡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当前,民营企业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民营经济在中国GDP中的比重已达65%,今后五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将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预计全部民营经济占全国GDP的比重将上升至3/4。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许敏  许璐 《现代企业》2004,(7):40-41
近年来,民营经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中最具活力的亮点,2002年其对GDP的贡献占40%以上,在吸纳就业、活跃市场、促进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已呈现出向规模化、科技化、外向型发展的趋势。而民营企业融资构成中外部资金不到30%,这种外部资金支持量与其产出之间的极度不对称,造成融资结构与潜在经济增长结构的不对称性,严重制约民营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在我国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不可否认,民营经济不仅是公有制经济有益的补充,而且必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朱发展主要的推动力。现在,民营经济对我国GDP的增长、市场经济的活跃以及国家税收所做出的贡献,已经是有目共睹。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历史、文化、社会、法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同时也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的局限性,尤其是管理体制和公司机制的不成熟,导致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有些甚至是比较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影响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失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民营企业自诞生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五大以后,获得了飞速发展,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支重要而充满活力的力量。至2005年年底,民营经济已占我国GDP的一半(见全国工商联主编《2006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蓝皮书》)。就总量而言,无论从民营企业的数量、投资额,还是从民营经济的增长速度,未来数年的预测都将是一条不断上升的曲线。但是,从另外一个微观角度看,回顾我国民营经济20多年的“发展史”,在我们的现实和记忆里,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企业的名字,她们有的至今仍旧辉煌,继续成长。如联想、海尔等;而有的则在前些年如耀眼的流星一样陨落了,如秦池、巨人等。是什么原因使得有些民营企业持续发展,而另一些企业只能博得“短寿”的辉煌?这一问题恐怕是现今几乎所有的民营企业家都时常苦苦思索的。问题背后的原因固然很多,本文将主要从企业失控的角度加以分析,或许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正> 温州是中国民营企业最发达的城市。至2000年,民营经济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占85%左右,在工商业中占95%左右。有关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则极具代表性,并对其他地方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温州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发展过程 1、以家庭企业为普遍形式的初始阶段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中期,是温州民营企业发展的第一阶段。家庭企业是这一阶段最普遍的组织  相似文献   

1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国改革开放至今,民营企业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民营企业越来越成为我国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自1990年至2001年,民营经济对GDP增长贡献率已从不到1%提高到43%,民营企业总数增长了近20倍,就业人员过亿。然而,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民营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因此,民营企业只有不断创新,锐意改革,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框架下的民营企业管理机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项针对2003年我国非公经济制造业企业129299家样本的研究报告表明:我国民营企业正处在快速成长时期,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民营企业规模实力正在迅速提升,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至2005年年底,民营经济已占我国GDP的一半(见全国工商联主编《2006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蓝皮书》)。就总量而言,无论从民营企业的数量、投资额,还是从民营经济的增长速度,未来数年的预测都将是一条不断上升的曲线。随着民营企业持续高速发展,公司治理变得非常重要,在公司治理框架下的管理机制的设计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金克明 《经济界》2002,(6):59-61
在我国,民营企业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初期的弱小蹒跚、步履艰难和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一步步成长起来。现在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中真正意义上的一支主力军和一匹黑马。而在温州,包括个体私营经济、股份合作企业,以自然人投资为主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民营企业所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9%,占全市GDP的80%以上。但是,令人不安的是,根据《中国经济时报》在99年4月3日刊登的消息称:中国数以千万计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为3.5年,而日本、欧洲大小公司的平均寿命  相似文献   

15.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之路。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工商注册的企业约有1000万户,其中国有企业约占2%,大约20万户;民营企业约占98%;另外还有个体工商户2800万。民营经济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已达到60%。全国职工在民营企业就业的人数约占75%,民营企业为保持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解决下岗分流和再就业问题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我们也应看  相似文献   

16.
郭绍林 《现代企业》2004,(12):22-23
近年来在中国经济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变化莫过于民营经济的崛起与勃兴。短短二十年间,民营经济从夹缝生存到星火燎原,逐步壮大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从产出看,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从1978年的24%逐年上升,1993年突破50%的大关,1998年占70%左右,2003年更达到85.7%;  相似文献   

17.
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中财务管理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潘秀庆 《广西会计》2002,(11):24-25
民营企业是相对于国营企业而言的民营经济 ,其包括私营、个体、合作制及民间资本占控股地位的股份合作制集体企业。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民营企业从小到大 ,发展迅速 ,90年代进入高速发展新阶段。然而 ,当民营企业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进入第二次创业阶段时 ,其在投资能力、成本核算、融资体系、财务控制等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据资料显示 ,1995年以来 ,我国民营企业在营业收入利润率、资金利润率、流动资金周转率、资本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等方面都呈全面下降的趋势。因此 ,民营企业在二次创业中…  相似文献   

18.
民营经济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及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据统计,目前民营经济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已达65%以上。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受到了来自金融市场的严重约束.融资难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据2001年的一项调查资料.目前80%的民营企业认为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为了适应民营经济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重塑我国金融服务体系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目前,民营企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民营经济增长率远远高于同期的GDP增长率.全国目前有240多万家各类民(私)营企业,民营经济总量已经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在新增的就业岗位中,民营企业就占了70%以上的份额.实践证明,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民营企业的发展.但是在当前形势下,民营经济的发展仍面临着许多政策和体制性的障碍.如何抓紧制定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在投资、融资、市场准入、税收、市场竞争、劳动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切实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和合法权益,构建民营企业的社会诚信体系,促进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政府相关部门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0月19日在四川成都举办的《西部论坛》上,所有的来自西部的行政首脑们,都痛感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过大,是西部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改革开放20年的进程证明,在中国这块燃烧的热土上,哪里的民营经济发达,哪里就富裕、繁荣,例如中国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带,成为了中国的金三角。而哪里的民营经济不发达,哪里的民营经济所占比重偏小,哪里就贫穷、落后,例如中国西部。这种差距还在逐年扩大。到2000年年底,中国非国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已达国民经济GDP的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