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林省玉米加工业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致吉林省玉米加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玉米转化产业缺少应有的制度支撑;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增值幅度小;原材料涨价幅度大;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不强等方面。为加快吉林省玉米加工业发展,玉米加工企业应加快科技创新,发挥科技优势,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展壮大原料基地。同时,建立健全中介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玉米加工业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它是人类主要使用的农产品,是动物主要的饲料来源,玉米是人类未来主要的能源来源,玉米加工业被人们称为“黄金事业”。 全世界玉米总产量在5亿吨以上,美国产量最大,在2.5亿吨以上,占全世界产量的一半左右(见表1)。同时美国也是世界玉米最大的使用国之一(包括贸易量,见表2)。全世界玉米种植面积在1.53亿公顷以上,其中美国占22.3%,中国占15.1%,巴西占8.5%,墨西哥占5.8%,南非占5.2%,全世界玉米总贸易量为7000万吨,美国占75%左右。  相似文献   

3.
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谷类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稻谷和小麦而居于第三位。同时也是我国第三大种植作物,是粮食、饲料原料,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作为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的中国,其机械化收获近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目前玉米收获的机械化程度仍然相当低。随着我国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的飞速发展,玉米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玉米收获的机械化问题必然成为制约这一产业发展的“瓶颈”,我国玉米生产迫切需要来一场革命性的发展——突破玉米收获机械化。我国玉米种植情况以及在我国推行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意义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农…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生产规模大,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所产玉米淀粉及副产品均为中国名牌产品。但是,在粮食加工业发展中还存在着资金、运输方面等问题。政府部门要协调商业银行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增加对玉米深加工项目的贷款规模,改善公路运输环境,恢复农产品加工企业所有产品退税政策,加大财政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曲法纯 《农机市场》2005,(10):13-14
玉米是我国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我国年种植玉米3.7亿亩左右,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美国,是除美国之外的世界第二大玉米种植国家。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畜牧业、粮食加工业飞速发展,和对玉米的综合利用的认识的不断提高,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比较效益使农民对玉米联合收割机械的呼声日益高涨,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已经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发展苏北地区经济,既要靠外力拉动,更要靠内生增长机制。苏北地区作为农业主产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把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植。目前,苏北地区农副产品加工业在企业规模、产品结构、发展能力、营销能力、综合经济效益等方面与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相比,尚存在很大差距。为提升农副产品加工业竞争力,文章提出,苏北地区应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农副产品加工业产业化发展;推进农副产品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副产品科技含量;多渠道增加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8.
玉米加工及产业化发展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产融合发展等政策的出台,国家将目光聚焦在玉米加工转化和"去库存"上,玉米生产和深加工业势头强劲,在我国玉米主产区已经出现了"玉米产业"或"玉米经济"的说法,玉米加工业发展势头强劲。然而在玉米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常规玉米品种和专用品种结构不合理,机械化生产程度低,科研投入力度不强,政策不健全等问题。然而目前关于玉米产业化发展的路径还没有达成共识,因此开展对玉米加工及产业化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 玉米全糖粉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糖品,由于酶法糖化技术的发展,用玉米淀粉生产出的全糖,DE值达到98%,产品质量好,热量与蔗糖相当,产品得率达到100%,工艺技术要求严格,生产周期短,成本低,产品与蔗糖配合使用,既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又使工厂成本下降,全糖粉是替代蔗糖和葡萄糖的主要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 21世纪即将到来,中国的面粉加工业走势如何?前景怎样?笔者拟就目前我国面粉加工业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作些探讨。l 中国面粉加工业目前存在的问题1.l 各地区面粉加工业发展不平衡 进入80年代以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粉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沿海地区及全国的大城市相继从国外引进全套面粉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这些引进的工艺和设备以及自动化控制代表了20世纪世界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玉米产业,既存在加工业小、散、低、弱的问题,又存在玉米的种植方式落后,产品结构不合理,使玉米商品品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差的问题。吉林省应从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考虑,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人才技术优势、食品安全优势、产业集群优势,不仅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而且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降低玉米的生产成本,建立玉米产业发展的行业协调机制,整合玉米深加工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3月22日从国家农业部获悉,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的通知》,加快推进主食加工业发展,对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通知明确五大任务,包括提升质量品牌、开发多元产品、推动集聚发展、开展典型示范、强化公共服务。通知提出,深入开展农产品加工业质量品牌提升行动。组织开展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技术标准等制修订,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鼓励企业开展先进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吉林省玉米加工业呈现了缓慢的发展态势,其主要表现是玉米加工企业重复建设问题突出,龙头企业少,企业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粮食安全问题日显突出等.吉林省应重视玉米原料基地建设,提高原料供应品质;加快科技创新,发挥科技优势;完善玉米加工企业的外部环境;建立健全中介服务体系,鼓励企业走节约、环保、高效之路.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玉米加工业存在的问题,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强对玉米深加工业的宏观调控,实现饲料加工业和玉米深加工业的协调发展,确保国家食物安全。  相似文献   

15.
刘凤军 《财贸经济》1997,(12):42-47
论粮产区实施价格收入保护政策的迫切性·刘凤军·农业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重要的产业部门,粮食是其最具市场寿命周期的产品。人类的繁衍、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农业的发展、粮食的丰产。粮食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生产发展、供求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社...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是国内有名的农业大省,粮油等农产品资源丰富,但近几年来有相当一部分农产品市场供求出现了局部阶段性过剩,粮、棉、油涨库现象严重,老品种卖不掉,优质品也滞销。超市里精加工的农产品大都不是产自本省。按世界经济发展轨迹分析,该省现阶段农产品市场出现这种反常现象,原因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严重滞后,使得供求关系错位。目前,安徽省的粮油产品加工业不仅落后于周边地区,更落后于国际水平。改革开放以来,该省农产品加工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整体看来,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速度低于工业发展速度,1985~2001年农产品加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3…  相似文献   

17.
《商界》2007,(2):50-50
人类的进化是一部血淋淋的资源战争史。从一开始,争抢生存资源和积累物资财富就成为人类的进化主线,企业的发展也如此。2005年,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影响,国家发改委数次调高成品油价格。接下来,石化、汽车、航空等股票价格快速下跌;一些石化下游加工业,如化纤制造业、塑料加工业、橡胶制品工业、建材业等更是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8.
程国强 《国际贸易》2004,(12):18-19
玉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产品,2003年总产量达6.3亿吨,超过稻米(5.8亿吨)、小麦(5.5亿吨)。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由于亚洲等地区收入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玉米生产有  相似文献   

19.
<正> 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随着对玉米加工利用的不断发展,对玉米进行深加工,已成为许多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玉米加工产品仍然大部分是淀粉,主要应用于食品、饲料等领域,尚属玉米的食品转化范畴。 我国玉米淀粉的产量较大,若不能及时转化将会造成积压,所以,在玉米转化为淀粉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深加工,尤其是开发一些  相似文献   

20.
过去,粮食一般是指玉米、稻、麦、豆、薯等作物产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当今粮食的概念不仅包括上述农作物,还包括肉、奶、蛋等畜产品。从营养学角度看,肉奶蛋是人们必需的食物。可见,畜产品是人类重要的粮食来源,抓畜产品生产也是抓粮食生产。畜牧业是云南农业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