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计量经济学分析,甘肃服务业发展与甘青宁经济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高度正向相关关系,二者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甘肃服务业与甘青宁经济区存在很强的互动影响和作用,而且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甘肃服务业的发展引起了甘青宁经济区的经济增长,甘青宁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同样促进了甘肃服务业的发展,最后提出三省区要从大经济区域观念进行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从而使得甘青宁经济区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与苏州制造业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从产业间的关联反映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间的重要联系.由VAR模型初步断定,苏州制造业与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发展关系;并借助Romer的三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实证分析二者间的互动发展及程度.结果显示:苏州制造业与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间呈相互促进的互动发展模式,但互动效应不均衡,苏州制造业对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与苏州制造业间的互动发展也不尽相同,其中科研技术服务业与苏州制造业互动最明显,而金融业则最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陈秋玲  宋晓琳  叶杨 《经济师》2007,(8):276-277
上海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加速进入小康阶段并走向富裕,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处于持续升级态势。文章在梳理消费经济领域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上海城市居民消费结构转型与消费者服务业功能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4.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有多种观点,但二者相互依赖、唇齿相依的双向互动关系越来越成为学界的共识。从专业分工与外包、生产价值链、生态群落的角度,可以剖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机制,并总结出二者互动共生的模型:中心型互动共生模型、金字塔型互动共生模型、平行型互动共生模型以及嵌套型互动共生模型。一个重要的挑战是,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如何通过二者互动,使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选择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北京近13年民航业及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数据为基础,对各时间序列进行了相关性及平稳性测试,并用因果检验分析了二者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加对其机场旅客吞吐量的增加有影响,同时这三项指标与机场旅客吞吐量之间均存在互动关系。此外,北京机场货邮吞吐量与各经济社会指标间在滞后期为一至三年时均不存在双向互动关系。总体看,北京民航业与社会经济互动关系并不密切,应加强北京民航业与城市经济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在科学地鉴定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现代服务业的现状特征及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进而提出了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重点和主要对策措施。强调上海应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金融业、文化服务业、现代物流和航运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专业服务业和会展旅游6大重点行业。  相似文献   

7.
对生产者服务业的研究是当今的一个热点问题.大力发展生产者服务业是解决我国节能减排,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关键举措。文章通过国内外学者对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的研究,总结出了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服务业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从服务业内部结构分析,不同类型服务业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该文从要素密集度、劳动生产率、新技术的应用率三方面分析了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特征;从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即分配性服务、生产性服务、社会服务和个人服务四个方面对服务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探讨了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9.
上海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信息服务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具有发展速度快、技术创新活跃、增值效益大、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已经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极,是上海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关系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回顾国外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新型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并提出了在新型工业化条件下,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服务业消费者参与、信任与满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构建服务业消费者参与、信任与满意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针对移动通讯服务的具体情况,运用563个样本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满意对消费者情感信任有直接正向影响,并通过消费者参与创造意愿对情感信任产生间接影响;消费者体验式参与对消费者参与创造意愿和消费者认知信任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并通过消费者参与创造意愿对消费者情感信任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消费者情感信任对认知信任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因此企业在营假销实践中应注重顾客真实需要及其实现障碍,提升满意度;注重情感交流,增进消费者信任.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也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主心骨,在城镇化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增长、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对于我国城镇化与金融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国际服务业转移条件下上海服务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宇开  曾赛星  王浣尘 《经济地理》2006,26(3):431-433,437
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也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上海在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过程中,发展服务业尤为关键。文章首先对上海服务业的总量、速度和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最新的国际产业转移所呈现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转移的新趋势,指出上海只有有选择的引进现代服务业资本进入,提高集约化程度才是发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4.
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   总被引:91,自引:0,他引:91  
未来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因为惟有服务业发展后才可以开拓国内市场 ,创造内需 ,并可以进一步掌控国际市场。服务业的发展也是为制造业创造更高的价值的必要条件。因此 ,中国应善于利用加入WTO首次开放服务业的契机 ,提高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制造业转型的背景下,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增加工业附加值、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向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驱动的集约式经济增长转型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赵节善 《经济师》2008,(7):61-62
随着奥运会的即将到来,奥运经济研究也成为一个热点的话题。文章从奥运经济与体育产业的互动关系方面进行了阐述,对奥运经济和体育产业进行了界定,然后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研究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贺彩英 《经济师》2004,3(4):31-32
经济活动和伦理道德之间有着内在的互动关系 ,人类的经济活动从一开始 ,就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伦理道德 ,并依赖着它作为自己的支撑。市场经济运行中更离不开伦理道德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 ,从而才能保证它的健康发展和前进。  相似文献   

18.
以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引领上海经济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林 《江南论坛》2009,(10):20-22
国务院关于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意见的发布,给上海跨越式发展现代服务业带来重大契机。上海要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必须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要以国家层面政策突破和地方层面环境营造为重点,加快扩大高端服务业发展规模,全面提升高端服务业集聚辐射力,  相似文献   

19.
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互动关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济英 《经济师》2004,(4):66-67
文章分析了当前电力供应紧张的根源 ,对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进行互动分析 ,建立了电力工业与GDP的计量经济模型。从长期看 ,每度电的供需缺口将导致GDP损失 8.72元 ;就短期的缺电而言 ,通过加大机组设备的运行负荷 ,提高设备年利用小时数 ,加强电网运行调控 ,通过错峰、避峰、限电等措施可以减少损失 ,但缺电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依然很大。最后提出了保障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上海产业结构、人口、就业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0年以来,上海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增长效应已初步显现。然而,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上海市政府可能将系列新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与磨擦性失业问题;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外来劳动力对本地人员所产生的就业替代效应与挤出效应问题;外部劳动力进入所导致的上海产业“滞移“现象,等等。同时,上海也面临着继续追求经济增长还是追求人与社会经济共同发展模式的选择。本文利用上海市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资料分析了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口增长及就业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实现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增长及充分就业目标协调发展的战略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