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十分严重,已经给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保护环境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财政责无旁贷;同时,生态环境的改善,又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财政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走向市场化后的中国经济,随着体制改革的开展与深入,国家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财力紧张、职能弱化的情况下,财政的债务风险和赤字风险日益显现.国家财政风险已成为一个最深层次的宏观经济风险.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保证经济稳定持续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规避财政风险,建立稳固平衡的国家财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我国财政风险的类型及形成原因的实证分析,提出通过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财政收入规模,压缩财政赤字,有效控制债务规模,以充实财政后备,为建立稳因平衡的国家财政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新形势下县级财政摆脱困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县级财政普遍存在着事权与财权不配套,负担过重;财政收入质量不高,增长不力;支出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多数县仍属于“吃饭”财政,无法满足我国构建公共财政、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因此,必须根据县级经济本身的特点及要求,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财源建设;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包括深化税费体制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改革预算管理体制;加强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等多方面入手,才能真正解决当前县级财政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财政思想的变迁看财政制度的进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财政思想最早产生于西周“量入为出”、春秋战国时期管仲“法国必先富民”和唐朝杨炎的两税法,即“量出以制入”的思想。王安石变法中“均节财用”的思想,明末张居云提出的“一条鞭法”,以及清朝“摊丁入地制”,这些思想在当时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促进了当时财政制度的进步。新中国建立后50年,前30年计划经济实行的是陈云四大平衡的经济思想,后20年改革开放,财政体制随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探索,终于在1998年开始抽出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6.
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干预主要是通过财政手段进行的,而且并非总是有效的,政府机制也存在缺陷和干预失效。财政失职表明政府的经济行为不规范,而政府的职能没有转变将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本文就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财政失职及对策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财政史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课题。随着研究的渐趋深入和新史料的纷呈迭出,学者的视角都开始“下放”到地方基层,以冀探寻新的路径来把握和涤新原有财政史研究的认识。自民国时,学者就已专力于秦汉经济专题的研究。建国后,马大英先生《汉代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一书问世,表明单纯运用传统文献来研究汉代财政问题,几乎是题无剩义。不过,近几十年来,大量秦汉考古资料,尤其是出土简牍,  相似文献   

8.
关于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1994年财政实行分税制体制改革以来,伴随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紧密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各地资源结构、经济结构和产业特征差异很大的特点,科学构建一个多级政府框架下的分级财政体制,是我们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本文对现行省以下财政体制的运行进行了总体评价,分析了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的基本条件,提出了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总体构想,重点介绍了如何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政策措施以及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是组成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部分,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加之国内劳动力在一定范围中存在素质差异,中小企业在内部运营机制建设上存在部分问题,同时忽视对国外企业运营发展状况的了解,导致我国中小企业在财政税收政策制定上有所失误。  相似文献   

10.
冯小俊 《新智慧》2004,(3B):50-51
地方财政风险是指地方政府在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的过程中,由于财政制度和财政手段本身的缺陷和多种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而造成的困难和损失的不确定性。目前,在我国一些地方,财政风险日渐加剧,如何有效地加以防范和化解,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笔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谈些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雄厚的财政实力是一个国家强大,稳定,安全的重要体现和有力保证,我国在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警惕财政风险,本对我国存在的财政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与化解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地方财政法制是我国财政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我国的财政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各项财政法规不断健全和完善,为我国财政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地方财政法制的建设落后于全国财政法制建设的步伐,致使地方财政法制体系不完善,法规不健全,影响了地方财政职能的发挥,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了加强地方财政法制建设,必须改变传统的财政观念,从立法体制上下放给地方政府一定立法权力,使地方可以因地制宜地制定一些财政法规,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资源型城市财政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型城市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占据了突出地位。资源型城市经过长期开发,大多数城市面临着资源递减和枯竭。因此,研究解决资源型城市经济振兴和持续稳定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各个资源型城市由于特有的对资源的依赖性呈现出共同的几个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产生了不同的外部效应,解决好这些外部效应带来的问题,是实现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根据庇古和科斯的理论,财政手段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能够发挥有效作用,建立有效的资源型城市财政补偿机制,可以更好地支持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走出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财政风险逐渐显现出来。地方财政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经济、体制、政策、管理等多种因素。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保证财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94年税制改革后,我国推行了“省管市”、“市管县”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形成中央、省、市、县、乡镇复杂的五级财政。这种财政体制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弊端。从2000年开始,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逐渐兴起,广东、河南、湖北、安徽等省份出现了在财政上“省直管县”的试点,浙江甚至已经在一些社会管理事务上进行省直管县的试点。“省直管县”作为政府解决县乡财政时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已逐渐取得了共识,这种体制有着许多现有体制不具备的优点,但是,它并不能在短期内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显作用,却有着一些无法避免的弊端不得不去面对,若认识不清、处理不好,就有可能让整个体制改革的目标落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财政支持社会保障工作,既要积极履行公共财政职能,不断加大投入,又要注重体制、机制建设,科学界定,规范管理,实现资金效益的最大化。本文结合辽宁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未来辽宁财政支持社会保障工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加速扩大趋势,这种状况正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对此,政府应充分运用财政手段,通过税收和社会福利政策调节收入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97—2006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单位根及协整检验,考察了我国财政分权、财政农业支出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财政农业支出显著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财政分权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是负相关的关系。我们还进一步地分析了这些结果的原因,实证结果证实财政分权通过财政农业支出来影响农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必须揭示财政职能丰富的内涵。财政本质、经济运行规律和经济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决定和制约财政职能。根据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可以把财政职能分为一般、特殊和个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财政除了具有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职能以外,还应把稳定职能创新为稳定发展职能。  相似文献   

20.
周小林 《新智慧》2004,(1B):20-20
财政的含义是“公共收支”。在现代法治社会,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对政府部门的职责和活动范围都有明确的限定。政府被看作公共资源的授权使用,它必须对财政活动的结果(合法性和效率性)承担责任,这自然要求对政府财政活动进行监督。然而,我国的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