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本文通过建立风险规避型零售商与风险中性供应商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供应商为主导者,综合考虑零售商风险规避特性和公平偏好心理对该供应链运作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风险规避型零售商不具有公平意识时,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程度与供应商的批发价、绿色创新投入水平以及供应商和供应链整体的效用正相关;供应商的绿色成本系数的大小可影响风险规避程度对产品售价以及零售商效用的影响。当风险规避型零售商具有公平偏好时,零售商的公平偏好负向影响产品售价、批发价以及供应商绿色投入水平和供应商效用;零售商公平偏好对零售商以及供应链效用产生的影响受到零售商风险规避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进场费问题始终是零售商与供应商矛盾冲突的焦点,也是理论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经济学研究的权力范式,构造了以政府规制强度为外生变量的供应商与零售商博弈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进场费的作用及限制进场费对零售商、供应商的决策行为和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结论是:进场费作为渠道利益分配调节机制,客观上具有传递零售终端竞争压力的作用。限制进场费会减少零售商的利润,但不一定增加供应商的利润,且有可能削弱供应商改进产品的动机和刺激零售商扩张销售网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进场费问题始终是零售商与供应商矛盾冲突的焦点,也是理论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经济学研究的权力范式,构造了以政府规制强度为外生变量的供应商与零售商博弈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进场费的作用及限制进场费对零售商、供应商的决策行为和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结论是:进场费作为渠道利益分配调节机制,客观上具有传递零售终端竞争压力的作用。限制进场费会减少零售商的利润,但不一定增加供应商的利润.且有可能削弱供应商改进产品的动机和刺激零售商扩张销售网络。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利他偏好引入双渠道供应链, 分析在供应商Stackelberg博弈、零售商Stackelberg博弈及Nash博弈3种结构中的渠道最优定价, 以及其所受利他偏好和博弈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 直销价不受利他偏好和博弈结构的影响; 批发价与供应商利他程度成反比, 与零售商利他程度成正比, 且其在供应商主导时最高, 零售商主导时最低; 零售价在不同博弈结构中受利他偏好的影响不同, 且其在Nash博弈中最低, 在其他两种博弈中, 利他程度更高的一方作为主导者时零售价更低。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得出: 供应链成员的利润及总利润都与利他偏好有关, 且供应链成员利润在自身作为主导者时可达到最大,供应链总利润在Nsah 博弈中最大。  相似文献   

5.
如今,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即IT)席卷全球。那么,服装零售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准确地把握商机、精明决策,并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呢?这是服装零售商们关心的焦点。在信息时代里,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将给服装零...  相似文献   

6.
本文假定市场需求不确定和供给存在中断危机,同时考虑订货过剩损失和缺货成本,研究了由零售商、主供应商和备份供应商组成的供应链网络,构建了收益共享合同协调模型,通过相关参数的设定达到供应链协调。供应链协调时的供货量及整体利润均大于分散模型;备份供应商的供货量及利润随着中断危机的增大而增加,零售商利润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7.
何菲 《IT经理世界》2010,(15):32-32
三网融合方案初定,各大电视台之间就打响了“客厅之战”。这一次,除了要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以换取广告收入之外,他们还要通过电视购物等方式向受众卖东西,因为电视台多了一个新身份一流通领域的“零售商”。  相似文献   

8.
你见过最好的社会化购物(Social commerce)网站是什么? 在未来,媒体公司会成为零售商,零售商也会成为媒体公司吗? 这是当下网络上的热门话题,没错,在未来,网络社交和电,但是大家最关心的是,怎么融合?  相似文献   

9.
随着行为运营管理的发展,利他、公平、信任等行为得到广泛的关注。文章构建一个由供应商和零售商的闭环供应链,供应商负责旧产品回收再加工。将利他行为引入到供应链中,研究利他属性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该模型的供应链中,供应商的利他属性,对于供应链的回收率、零售商的利润、供应商的效用、供应链的整体利润都是有益的。而零售商的利他行为,有利也有弊,带来的效益是局部的。然后通过数值分析对结论作出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0.
一般来说,个体最优和整体最优是不一致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偏差,这一偏差就是分散优化带来的效率损失。库存与运输联合优化(ITIO)将物流系统中的库存控制和运输管理融合到一个大问题中,去寻求这一联合问题而非单个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可以最优化整个配送系统的运营成本。本文在考虑营销成本条件下,建立ITIO三阶段决策模型,并求解分析模型性质。研究表明:ITIO零售价和营销成本与需求的营销成本弹性、零售商订购成本、供应商生产启动成本、供应商生产成本、运输固定成本和运输可变成本正相关;与需求函数的价格弹性和订货批量负相关;当订购数量相同时,零售商单独优化的营销成本大于ITIO联合优化的营销成本。  相似文献   

11.
零售商低价售卖“自有品牌”的产品正在越来越大行其道,而生产这些产品的厂商一般都有自己的品牌。这些厂商为何愿意给零售商贴牌权?零售商为何置厂商的既有品牌影响力于不顾,另起炉灶从头打造一个新品牌?  相似文献   

12.
供应链中的信息对于供应链参与者的利益及供应链的绩效是有价值的,旨在对需求信息的泄露问题展开分析。给出了1个供应商2个零售商的基本模型,从供应商是否泄露零售商信息上给出了非泄露均衡和分离均衡下的零售商利润及供应商利润,并进一步从社会效益角度对2种信息保有情况展开了对比分析。研究得出:对跟随者而言,高需求下以及低需求且θ≥3下的零售商利润可以通过平均市场需求的范围进行确定;对于社会效益而言,高需求且非泄露信息下带来的社会效益总是优于分离均衡下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玩具世界》2006,(8):56-56
日本的婴幼儿商品的分销系统是多层次分销系统,包括制造商、批发商、贸易公司、代理公司和零售商。婴幼儿产品的出口程序也是这样的,外贸产品供应商把产品卖给外贸商,外贸商把产品交给批发商,批发商最后把产品卖给零售商。对于海外供应商,批发商作为中间商提供合适而及时的信息的作用。批发商要为零售商提供各种数量少而下单频繁的商品,因为零售商往往由于空间太小和费用太高而没有太多的库存。由于日本产品责任法要求出口商要对出口商品出现的问题负责,所以许多零售商选择从出口商或者在出问题时能采取适当行动的批发商那里进口商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多个相互竞争的零售商具有损失厌恶偏好的假设下,研究了单个供应商和多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的回购契约协调模型,研究发现:相互竞争的零售商之间存在唯一的一组使其期望效用最大化的最优订货量和最优零售价格组合,并进一步论证了回购参数和损失厌恶程度及销售价格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回购契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肖琳 《中国纺织》2010,(9):74-77
这是一块巨大的蛋糕,面对1000亿市场的诱惑,职业装领域的争斗正在不断升级。只是,重重阻碍让这场升级之战并非淋漓畅快。他们距离真正的春天还有多远?这条待兴之路又该如何才能走得顺畅?近日,“中国服装协会职业装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相似文献   

16.
目前,作为供应商与百货零售商联手合作新模式的名品进名店活动受到了广泛关注。这种合作催生了哪些新的变化和机遇?供应商和零售商究竟如何合作共赢呢?让我们来听听来自品牌企业、百货企业和零售业组织的声音,看看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百货业该如何与品牌商一起谋求新的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零售商以及终端消费者的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包装供应商们开始寻找更加环保的替代材料。他们所生产的包装的可再生性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1.信息传递电子化信息传递电子化将使整个包装业务─—从材料供应、容器制造、包装用户、零售商和消费者之间联成一体。信息传递电子化不但迅速、准确地提供信息,也将为企业降低有关的费用。电子信息传递从售货点将必要的信息返回至原料供应商和加工制造部门,包括那些材料供应商例如卷筒铝箔、马口铁、树脂生产商可以及进掌握当前市场动态和展望未来趋向。2.包装供应商将改善经营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水平,将是澳大利亚包装供应商目前压倒一切的目标,也是所有包装供应商经常存在的压力。在未来的岁月中,将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1)改善…  相似文献   

19.
刘艳 《IT经理世界》2010,(16):31-31
无论是从光大银行自身或是资本市场状况的层面看,该行的"火速IPO"无疑都引发了来自各方面的好奇心。光大银行的此次上市完全是在演绎着一场"速度战",从启动到上市花费了不到1个月,开创了先河。尽管公众对光大银行IPO的普遍反应是“闪电式”,但相比于同一阵营的其他银行,这个时间距离最晚上市的中信银行过去了3年零4个月,距离最早上市的浦发银行则有将近11个年头,光大上市成为当前中国中型银行“上市运动”的收关之战。  相似文献   

20.
《IT经理世界》2012,(6):97-97
虽然很有潜力.但中国本土的零售行业仍然处在初期阶段,其效率很难与发达经济体的零售行业匹敌。零售商面临的挑战包括将自己的定位从房地产运营商转变为零售专业人才,去小城市发展业务。并应对电子商务的冲击。许多中国本土最大的零售商最初基本都是以业主身份发家的。这些‘业主一零售商’的店内员工往往很少。它们按照供应商销售额的一定比冽向供应商收取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