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辅忠 《深交所》2006,(10):22-24
长久以来,麦当劳、肯德基成了快餐的代名词。红高梁、荣华鸡都一度试图与之争锋,但都败下阵来。人们疑惑了,中华大地,美味佳肴数不胜数,而洋快餐不过是汉堡薯条,竟然把中式快餐打得落花流水。问题出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2.
韩涧明 《理财》2006,(6):74-77
老家公司目前拥有“老家肉饼”以及“田老师红烧肉”盖浇饭两个快餐连锁品牌。有关专家将老家快餐与马兰拉面作为中国快餐挑战洋、快餐的两面旗帜。但是.由于老家的低调.这个稳健成长的中国快餐企业对于很多人来说.几乎一直笼罩着浓重的神秘色彩。 老家公司创立于1992年,其最初的规模只不过是一家只有几张桌子的小店。14年后的今天,老家公司不仅确立了”老家肉饼”快餐品牌.而且发展成为一个国内最知名的快餐连锁企业之一。 目前,由老家公司管理、经营老家品牌的快餐连锁店已经有130家,为其服务的有7个中央厨房与各级配送中心、3个地区总库房与较完整的管理体系,资产总额近亿元。 在普通人看来.餐饮市场的竞争已近于白热化,但老家公司的灵魂人物田杰却认为,只要是踏踏实实做事业的餐饮公司,没有理由不生存不发展。在老家公司的眼里,市场依旧是一片荒芜,开拓尚不充分,竞争也谈不到,所以遍地皆是市场。14年在中式快餐行业的不懈探索是一种说话的分量,而且低调的老家人从来不喜欢面对媒体。所以,一旦面对了,他们说的话.就值得我们慎重思考。 神秘的老家,到底拥有怎样的经营秘密?[编按]  相似文献   

3.
当洋快餐多年来一直占据着中国快餐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时候,就有国人希望看到中国自己的中式快餐能够崛起,与洋快餐抗衡。确实有人在努力着尝试打破洋快餐的垄断。1996年河南的乔赢搞起了红高粱中式快餐连锁店,并声称要在2000年前在世界开出2万家店。然而,红高粱还没等熬到2000年就悄然倒下了。接着蔡标达在广东创办了真功夫,潘蔚在香港办起了味千拉面,都在试图以本土快餐来抗击洋快餐的垄断。不过,在不少中式快餐中,最成功的当属乡村基。  相似文献   

4.
从洋人的买办到发展民族工业、从堂堂大老板到沦为小伙计、从抵制日货发家到效忠党国而败落……他历尽风波,辗转奋斗50年,人称煤炭大王、火柴大王、水泥大王。然而最终,这个传奇一时的火柴大王还是栽在了蒋介石的手里。  相似文献   

5.
找“点子大王”解困路霄莲现实中,有的企业缘何捧着金碗要饭?笔者认为,或是囿于企业决策者信息闭塞、目光短浅、知识面狭窄,或是因为习惯成自然,身在宝山不识宝,熟视无睹。报载,浙江某火腿厂已有300年历史,名气很大,一度效益不理想。某“点子大王”研究了该厂...  相似文献   

6.
中式快餐标准化的难度远比西式快餐大得多,立足于西部发展起来的乡村基在纽交所的突围成功,意味着空间广大的中餐连锁迎来了新一轮的资本浪潮。  相似文献   

7.
伊永文 《深交所》2007,(9):92-94
古代中国的快餐,可以理解为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顷刻间马上就可以吃上的食物菜肴,如隋朝炀帝时尚食直长谢讽《食经》中的“急成小”,它是专为满足一时口腹之欲的少数人而作的,以体现烹调技术为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被誉为“经营之神”的台商大王、华人巨富王永庆,他一生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够提供比别人更多、更卓越的服务。  相似文献   

9.
美国当代石油大王哈默尔从60年代开始。就热衷于石油开发事业。当时有一家叫德士的石油公司,在旧金山以东的河谷里寻找天然气.钻井到5600英尺时,仍不见天然气。公司决策者认为耗资太多,再钻下去很可能徒  相似文献   

10.
他是个"数学男",因喜爱美食却阴差阳错开了家小餐馆,如今无论在纽约曼哈顿、东京银座或巴黎、法兰克福,到处都能看到"熊猫快餐"的标志,他的连锁店有1400多家,年营业额超过10亿美元,为2.1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他还发誓要用中式快餐横扫世界餐饮巨头麦当劳、肯德基。日前,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了2012年全美400大富豪排行榜,他的名字赫然名列榜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牛人,在异国他乡是如何巧妙掘金的?  相似文献   

11.
源于何处,炮制之法 国人以水墨制画相传始于唐代,而后水墨画一脉相承,宋元为最盛。及至当下水墨画仍有延续与发展,可谓由来已久。然而以水墨做动画,则可说是始于“单口相声大王”刘宝瑞的口中。  相似文献   

12.
足够长的创业史加上一群有着丰富经验但依然创业激情高涨的公司高管,缔造了好孩子这个1439倍港股超募王的奇迹。21岁"高龄"的"好孩子"竟然成为香港资本市场最受追捧的宠儿。2010年11月24日,全球著名的童车大王好  相似文献   

13.
"全球软件大王"比尔·盖茨:创新、创新再创新 大名鼎鼎的比尔·盖茨是美国微软公司的创办人兼董事长,他通过创办和经营美国微软公司,31岁时成为亿万富翁,40岁前就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富有的人.比尔·盖茨致富的全部奥秘在于创新、创新、再创新.  相似文献   

14.
从一举超越国内钢铁大王米塔尔跃升为印度首富,到大踏步进入《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14名的显赫位置,再到近日被媒体恶炒为"全球首富",不断出炉的全新消息清晰勾勒出了穆克什·安巴尼个人财富超速增长轨迹。这位子承父业的印度巨贾不仅控制着印度最大的私人公司,而且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印度经济的脉动频率,其登上全球财富之巅也是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5.
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作“人才”?科学巨子钱学森顶得上“一个师”,当然是个大人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文艺家、教育家、地质学家,优秀的企业家、工程师、农艺师、医师、律师、运动员、播音员以至劳模工人、养猪大王……等等都是人才。古语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那些“状元”、“榜眼”、“探花”,至少从一个方面讲可称作人才。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台湾省有个塑胶大王,名叫王永庆。王永庆的财富有多大呢?台湾人说具体数目道不清,但可用得上一个词:富可敌国。按时兴的说法,如此富豪,他的生活辞典里一定是潇洒、名牌、宝马、五星级……然而这些于他风马牛不相及。他的生活,他对财富的态度就是两个字:节俭。我们先从一则小故事来认识他吧———  相似文献   

17.
如果有一种职业,每天只让你逛商场购物,进咖啡店品“蓝山”、“卡布其诺”,吃麦当劳快餐或打高尔夫球,这一切不仅全部免费,每次还有20美元左右的报酬,你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这就是时下风行美国各地的“神秘购物者”。  相似文献   

18.
<正>浅野总一郎是日本浅野水泥公司的创建者,后来成为赫赫有名的水泥大王。23岁时,浅野总一郎衣衫褴楼地从故乡富士山来到东京。当时,他两手空空,又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很长一段时间,只能靠沿街乞讨为生,过着一种饥渴难耐的生活。有一次,浅野发现了一潭泉水,便  相似文献   

19.
时下,做快餐生意的可谓多如牛毛。由于投资少,见效快。许多下岗职工都把经营快餐当成了自己再就业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如今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到送快餐的小伙计。虽然做快餐这一行的人特别多。但是,能够把快餐这一行当做成亿万富翁的就凤毛麟角了。今天,在这里给大家介绍的。就  相似文献   

20.
美国当代石?由大王哈默尔从60年代开始,就热衷于石油开发事业。当时有一家叫德士的石油公司,在旧金山以东的河谷里寻找天然气。钻井到5600英尺时,仍不见天然气。公司决策者认为耗资太多。再钻下去很可能徒劳无功。难以自拔,便匆匆鸣鼓收兵,宣判此井“死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