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布达拉宫维修工程领导小组和国家文物局8月8日在拉萨举行盛大的记者招待会宣布:举世瞩目的布达拉宫维修工程已全面竣工,并通过验收。8月9日上午在布达拉宫德央夏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布达拉宫维修工程竣工庆祝大会,中共中央政治  相似文献   

2.
举世瞩目的布达拉宫,以其无与伦比的特殊文化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7日下午,西藏自治区在布达拉宫举行隆重的庆祝大会。 布达拉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是去年12月中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泰国召开的十八届大会上,投票表  相似文献   

3.
清晨,天光微亮,晨曦给布达拉宫镀上一层金黄,预示着这又是晴好的一天。布达拉宫下面,已经有了转经的人群。他们熙熙攘攘,缓慢而又有条不紊地走着,手里摇着转经筒,口中轻诵着经文。拉萨城里,有三条古往今来的转经道,朗廓、八廓和林廓,分别为三个圆圈。朗廓,是“内圈”,在大昭寺里面,围绕主供佛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转动;八廓,即“中圈”,围绕八廓街转动;“林廓”,是“外圈”,围绕整个拉萨城转动。除了这三个圈以外,还有一个圈——“孜廓”,即围绕着布达拉宫转的圈。  相似文献   

4.
举世闻名的西藏布达拉宫在维修工程完工之后,日渐成为旅游的热点:到目前为止,今年接待的中外游客和朝圣者已逾10万人次。 历时五年多的布达拉宫维修工作于今年8月正式完工;在施工期间,为了满足中外游客的需要,也局部地开放了有关殿堂。在整个维修工程结束之后,布达拉宫每周一、三、五上午对朝圣者开放;对于专程赶来的中外游客,则恢复了每日上午的参观。  相似文献   

5.
在布达拉宫,当你穿殿堂,过门厅,越长廊,总能与壁画相遇。它们或描绘宏大历史场景,恢弘壮阔,美不胜收:或着笔于凡俗世微,工笔细腻,趣味无穷。这片总面积达2500多平方米数以万计的壁画作品,既汇集了藏族绘画的精华,又汲取了汉族绘画的构图和运笔,使布达拉宫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艺术宫殿。当一幅幅壁画从我们眼前流过,如同流过一条璀璨的文明星河。  相似文献   

6.
在西藏自治区党政领导及藏学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设计豪华、装帧精美的大型画册——《布达拉宫》在举世瞩目的布达拉宫维修工程竣工庆典之际,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隆重推出。该画册通过近二百幅彩色照片,生动翔实地介绍  相似文献   

7.
在对拉萨市布达拉宫核心区道路状况、车流、车型和驾驶特性调查的基础上,利用VISSIM微观交通仿真软件建立车流模型,利用MultiGenCreator软件建立环境模型,并进行模型的调校确定有关参数。通过建立的布达拉宫核心区交通仿真平台,能够直观地查看交通现状,合理地进行交通组织,为交通管理和道路规划改造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矗立在拉萨市中心的布达拉宫是这座雪域之都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的象征。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雄伟宫殿是藏文化最灿烂的象征。宫殿始建于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位于拉萨市中心玛布日山(红山)上占地41公顷。主体建筑分为红宫和白宫,红宫居中,白宫横贯两翼。红宫有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和各类佛堂及经堂;白宫部分是达赖喇嘛处理政务和生活居住的地方。其中主楼高115.703米,13层,东西长360米,南北宽270米,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由寝宫、佛殿、灵塔殿、僧舍等1000间组成。宫内珍藏的大量佛像、壁画等文物是藏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布达拉”、是梵语音译,又译作“普陀罗”或“普陀”,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所以布达拉宫又被称为第二普陀山。  相似文献   

9.
2013年的10月28日,布达拉宫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粉刷工程。想要近距离地观察如何粉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拉萨的深秋相比内地虽然要舒适很多,但在大清早就登上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还是很耗费体力。  相似文献   

10.
清晨和黄昏,拉萨16路公交车永远拥挤,人潮总在龙王潭站一倾而下或是蜂拥而上。那些转经的老人清晨到龙王潭下车转经到了晚饭时间又相约回家。人们的转经路线从龙王潭开始,绕过湖水和白塔,最后来到布达拉宫脚下,这座圣殿是他们转经朝拜的中心。  相似文献   

11.
夏日,阳光灿烂,亮蓝的天空有飘动的白云。我坐在布达拉宫西大门的石阶上,思绪飞扬。17世纪的拉萨河谷的红山上,陡然出现一座扩展了的宫殿,主持修建布达拉宫的第斯·桑结嘉措以一种虔诚,把政教合一的权威,通过庞大壮观的建筑体现了出来。 桑结嘉措可能没想到,从文化、历史的角度,他给西藏留下了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2.
读来读往     
《西藏旅游》2012,(7):14-15
西藏是少数人的,少数人的西藏很高端,骑行、自驾、徒步。各种挑战。而对于多数人来讲,西藏的关键词只是布达拉宫而已。所以在暑期渐来之时,西藏游的高峰期也即将到来,他们都是普通游客,因此我们弄了一个简易的布达拉宫门票购买攻略,供第一次进藏。也可能是最后一次进藏的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3.
布达拉宫举世瞩目,让世人叹为观止。镶嵌在世界极地的这颗人间明珠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园林中的一朵奇葩。如果你从历史学和民俗文化学的角度去寻踪,去研究布达拉宫和它脚下的“雪”居民区在历史上的缘源,文化上的联系,那么你会更加了解古城拉萨的过去,也更加热爱今天的拉萨。  相似文献   

14.
整个世界把一个世纪的交替炒得火爆,让照像的人不得又超前思维、准备,并在片刻间全力出击,用三只放大了瞳孔的“眼睛”,现实地聚焦、记录、凝结这千年等一回的——世纪之交。 青藏高原之雪域西藏的中心拉萨,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布达拉宫,在此前后即不喧闹也不焦躁。人为的装点打扮太俗,有如画蛇添足般的  相似文献   

15.
东西南北中     
网评新世界七奇迹 布达拉宫排名列前。一场别开生面的“新世界七大奇迹评选”在一个名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网站展开,截止到记者发稿时,中国的长城和布达拉宫已经在来自世界各地的24个被选单位中分裂前两位,有望荣列“新世界七大奇迹”。 青藏铁路铺进可可西里无人区。青藏铁路铺架成功通过海拔47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不冻泉地段,进入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环境保护更为艰巨的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6.
清晨的布达拉宫沉浸在一片神圣的朝霞之中。只有高贵的金色能与天边的圣城相匹配。  相似文献   

17.
买菜转经记     
当时住在药王山,对面就是布达拉宫。因为是居家过日子,没有什么太多特殊的节目,所以怎么也逃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天天看着布达拉宫的清晨和黄昏,要生活,要感受,那种滋味就象磁石的两极,总能交织出奇妙。 我就坐在山顶,看云彩,车子和人,晒着太阳睡过去,再醒过来。要下山,通常是为了买菜。下山必经的院子里住了一群打临工的藏族人,他  相似文献   

18.
《西藏旅游》2010,(5):108-109
包金裹银、堆玉砌珠的布达拉宫里收纳了从7世纪以来.雪域高原最珍贵的宝藏,如果要一一细数,三天三夜也难以穷尽。  相似文献   

19.
吃货基地     
吃鱼当数西郊拉鲁湿地、党校这里了,聚集了数家鱼庄。乡村老鱼庄位置最好.临近地点:?拉萨湿地,面对布达拉宫。  相似文献   

20.
公元1993年,在中国的三峡迎来了一次举世瞩目的大拆迁;公元1995年,在世界屋脊的中国西藏,同样迎来了一次可以载入史册的大拆迁…… 年近六旬的藏族强巴老人已在布达拉宫脚下住了几十个春秋;如今,为了更好地保护布达拉宫这座历史文化遗产,修建布达拉宫广场,他将和670家居民一道,迁出目前拥挤不堪的布宫脚下居民区。这是西藏多年来进行的最大的一次拆迁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