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是国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内在要求和现阶段工业化及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江晶  张德亮 《当代经济》2010,(11):100-101
在大理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实现大理州城乡统筹发展已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和外在的可行性了。本文在分析大理州城乡居民收支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了大理州构建以三次产业链的结合与整合为起点,以大理市为中心级,实现从经济到社会再到文化的城市、乡镇带动农村的"以城带乡"模式。  相似文献   

3.
几年来,永春县委、县政府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把创建文明村镇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立足点和突破口,按照"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的总思路,强化工作措施,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创建文明村镇工作不断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4.
5月26日,以龙江县规划局牵头,行政执法局、广播电视局等8家文明单位参与的共建共育帮扶对子,深入到被帮扶村鲁河乡四撮房村进行帮扶对接,为他们送去16000元帮扶资金,拉开了今年龙江县文明单位村共建共育的序幕。几年来,龙江县以文明单位帮扶共建文明村活动为载体,积极实施以城带乡帮扶战略,全面掀起城乡联动、整体推进的创建热潮,切实提高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加速和谐龙江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5.
以城带乡成为历史的必然。通过回顾历史,进一步提高加大对三农投入的认识;通过分析战略机遇并抢抓机遇,加快以城带乡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今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津市是湖南省常德市的一个县级城市,其农村发展,由于缺乏城市经济的强劲带动,大都处于欲振乏力的状态。就津市的农村发展问题,探索党建"以城带乡"的新途径,以期能对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一)加快建立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更快发展的投入机制,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定资金来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投入。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范围。要把建设新农村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增加投入,主要解决农村规划编制,农业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投入,把基础设施和社会建设投入重点由城市逐步转向农村,推动社会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  相似文献   

8.
任晓旺 《商周刊》2011,(17):108-109
茌平县地处鲁西,属山东省聊城市,因在"茌山之平陆"而得名,也是山东省改革开放试点县。该县历史悠久,是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鲁仲连、晚唐良相张镐、宋清代画家董立元等历史名人的诞生地,境内有孔子回辕处、宋代四照楼等名胜古迹。其"圆铃大枣"距今有3000余年的栽培历史,世称"博枣"与"肥桃",茌平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圆铃大枣之乡。  相似文献   

9.
张韶天 《商周刊》2013,(9):34-36
城投集团结合国内外和青岛市产业规划和转移趋势,搜集、梳理和筛选各区市产业发展资源,实现城乡产业发展资源的优化整合。主营业务争相绽放2013新年伊始,青岛城投集团接到北京传出的喜讯——青岛市2008年市办民生实事之一、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迁建项目,荣获2012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银奖”。项目的实施代建方青岛城投集刚,也被评为“国家优质工程建设单位”。作为一家市属国有投资公司,青岛城投集团高标准地完成了青岛市委、市政府交办的规定任务。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农业功能的多样化。发展多功能性农业是现阶段构建我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的着力点,是形成内外结合,增强农业自身发展能力的立足点。这既是现实因素的作用结果,又是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多功能性农业需要构筑一个好的机制和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一、学习“两个趋向”的论断,科学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 在2004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大家对回良玉同志所作的主题报告反应强烈,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报告深刻地阐述和贯穿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非常符合实际。纵观世界上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初始阶段农业给工业、城市的发展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当工业化发展到相当程度后,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城镇规划和布局、城镇发展动力和农村外延与内涵城镇化的角度,对公路交通在“城-镇-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以期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公路交通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及其对我国乡—城人口转移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鸿艺 《经济师》2005,(10):33-34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是关于发展中国家乡—城人口流动的理论模型。乡—城人口转移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复杂难题。文章借鉴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分析的理论观点,对伴随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城市化与人口流动对社会压力的矛盾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当前城市化中的若干问题,提出实现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业人口合理转移,推进城市化有序健康发展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环境经济》2015,(5):24
城与乡的区别,常常被人们忽视。在我国现实中,这种区别既模糊,又不合理。这种区别在学术界也没有严格的、被普遍接受的标准,世界各国更没有统一的城乡划分标准。美国各州对城市没有统一的定义,联邦政府从人口集中度来区别城市与乡村,将一定的人口聚落区的核心区1平方英里(约2.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500人以上的区域看作城市,且仅仅作为统计学上的概念。从语言发生学的逻辑看,美  相似文献   

15.
立英 《经济纵横》2006,(7):41-42
我国农村落后主要表现为产业落后,这决定我国当前城市带动农村的重点应放在扶持农村的产业发展上(主要包括工业和农业)。  相似文献   

16.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范围向城市转移。这种农村劳动力转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回顾了城乡劳动力转移的托达罗模型,并简单的描述了劳动力转移的文献综述,并对此作出评述。  相似文献   

17.
新城作为推动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引起世人关注。伴随着新城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提升,如何完善新城的公交系统,使其达到协调地区发展的目的成为当前新城建设的关键问题。下沙副城作为杭州市新城开发的重点,其公交线路的优化问题尤为突出,针对目前公交线网布局上的四大问题,应将公交线路优化与城市用地布局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五大优化策略以达到实现新城公交系统完善和提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城—镇—乡网络和小城镇的整体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国民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城乡的经济和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其显著的标志之一,就是为数众多的小城镇在连年丰收的土地上蓬勃兴起。据民政部统计,1984年6月,全国已有建制镇5698个,预计到年底,将发展到1万个左右。  相似文献   

19.
梨乡花海     
李广川 《商周刊》2014,(8):70-71
每年谷雨时节,素有北方“梨乡”之称的莱阳,梨花盛开,那连阡接陌的梨花,如皑皑白雪,似渺渺轻烟,漫步于梨花丛中,徘徊于梨树下,使人飘飘若仙、流连忘返。每到这时,“梨乡”莱附都游人如织,宾客满园,是最热闹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肖春 《外向经济》2000,(3):36-36
(一) 这是条商业味弥漫的街道,这条清道光三十年始有的街道,从原来的400米展长到现在的8390米,不啻是烟台、烟台商业发展的表象。现如今这里依然是烟台最繁华的商业街。南大街购物城就座落在这条街上。 购物城里是一片一片的特色店,大有时尚品牌报喜鸟的专卖店,小有只卖口红的小超市,独有以个人命名的美甲小屋,有以另类报饰而小有名气的设计室──它们就像是一粒一粒的珠子,让南大街旺铺的优越感把它们穿了起来,成了人所想之的珠饰,留在那里让人向往。 购物城里多元的消费模式吸引了多元的消费群体。 双休日的南大街购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