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浅谈商业银行利用清洁发展机制大力开展碳交易金融业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随着《京都议定书》影响的逐步扩大,发达国家节能减排压力使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二氧化碳交易方兴未艾。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包括小水利蓄能发电、风、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垃圾深埋生产沼气、钢铁厂废气废热利用、煤矿瓦斯发电、林业再造项目等)所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作为商品出售给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并附有强制性减排义务的国家,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碳源(减排二氧化碳称碳源)、碳汇(吸收二氧化碳叫碳汇)排量交易和碳交易业务衍生收入。利用清洁发展机制(CDM)开展碳交易业务作为环保新金融业务正引起各家商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碳汇造林     
“碳汇造林”是指通过森林起到固碳作用,以此来充抵减排二氧化碳量的义务,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补偿的一种重要途径。清洁发展机制下(CDM)的造林再造林碳汇(Carbon Sequestmtion)项目是《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林业领域内的唯一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背景介绍 CDM是英文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清洁发展机制)的缩写,是《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跨界进行温室气体减排的机制,也是发达国家在境外实现部分减排承诺的一种履约机制。该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 日正式生效,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其主要内容是: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利用由此产生的排放减少量来履行自己在《京都议定书》中减排温室气体的承诺。换句话说,就是发达国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发达国家通过从发展中国家购买“可核证的排放削减量(CER)”以履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义务。目前比利时、芬兰、意大利、奥地利等国政府纷纷派出代表团到中国洽谈项目。欧洲各大银行、基金和私人也蜂拥而至,其中英国ICECAP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4.
1997年底,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并建立了清洁发展机制(以下简称“CDM”)。CDM的核心是发达国家可在本地减排,也可参与发展中国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改造项目,以实现自身减排目标,即允许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级的减排量抵销额的转让与获得,  相似文献   

5.
李亚奇 《青海金融》2011,(12):19-21
《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市场机制成为解决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我国虽已开始构建区域性碳交易市场,但存在制度缺失,计量、监测体系和机构不健全等多项瓶颈,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交易制度,构建全闯性碳交易市场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何杰 《深交所》2008,(4):69-71
一、国际清洁发展机制合作与碳交易市场基本情况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规定了具体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确立了三种机  相似文献   

7.
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选择以发展新能源作为化“危”为“机”、振兴美国经济的主要政策手段,并促成美国众议院于6月26日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让国际社会看到了美国回归《京都议定书》的希望,更让企业和个人看到了“绿色工作”的发展潜力。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早在1997年就参与了旨在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的制定和签署,并在此后的12年中,一直积极致力于节能减排、保护全球环境。我国企业完全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创造更多商机。《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CO2)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达到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正因为上述的具体规定,二氧化碳(CO2)排放量正成为新兴投资商品。2008年世界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交易额达126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约1倍。二氧化碳(CO2)排放权期货市场也开始成熟扩大……  相似文献   

8.
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建立了CDM(清洁发展机制).创造了一个发达国家用资金和技术与发展中国家进行排放权交易的市场。 按照《京都议定书》.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道,承担着“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但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国已成为一个“积极努力的优等生”。  相似文献   

9.
基于《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碳排放交易作为一种经济手段推动全球减排已为世界各国所接受,也已成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企业利用国外技术和资金的新途径。青海省境内蕴藏着丰富的水电、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在碳排放交易的发展上拥有极为广阔的前景。本文对碳排放交易的产生背景和运行机制进行了简要归纳,通过分析青海省碳排放交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推动全省碳排放交易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COP14·MOP4     
2008年12月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四次缔约方会议(COP14)暨《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第四次缔约方会议(MOP4)在波兰波兹南开幕,吸引了9000多名来自186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代表参加。本次会议主要讨论包括温室气体减排的中期和长期承诺、如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上增加资金投入以及发达国家如何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转让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全球的碳交易市场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并日益成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初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碳交易市场,走在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前面。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构建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介绍了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特点,着重分析了国外主要碳交易市场的现状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构建碳交易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由来与发展 2005年2月51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按照京都议定书的规定,所有承诺减排的国家将在2008-2012年间获得各自的排放许可.这些排放许可被划分成为公吨等量二氧化碳为单位的配额.京都议定书第十七条指出.承诺减排的国家为了实现其减排目标,可以把排放交易作为本来减排行动的补充.在此框架下,议定书第六条指出,承诺减排的国家可以从其他承诺减排国家购买其减少排放了的温室气体.  相似文献   

13.
艾亚 《国际融资》2008,(4):31-32
<京都议定书>提出了清洁发展机制(CDM),规定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合作,将项目所实现的"核证减排量"冲抵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完成的减排承诺.  相似文献   

14.
国外碳金融产品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碳金融产品发展的现状产品不断创新,市场交易规模爆发式增长近年来,随着低碳经济浪潮的崛起,国外金融机构为契合低碳经济的发展,逐渐推出了各类碳信贷、碳基金、碳保险等碳现货金融产品。特别是随着《京都议定书》对主要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种类、减排时间表和额度等具体规定的逐渐落实,碳远期、碳期货、碳期权、碳结构性产品等碳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层出不穷。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以及碳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实现爆发式增长。2008年全球碳市场总  相似文献   

15.
段冶 《中国外资》2010,(4):46-46
一、由来与发展 2005年2月51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按照京都议定书的规定.所有承诺减排的国家将在2008—2012年间获得各自的排放许可。这些排放许可被划分成为公吨等量二氧化碳为单位的配额。京都议定书第十七条指出,承诺减排的国家为了实现其减排目标,可以把排放交易作为本来减排行动的补充。在此框架下,议定书第六条指出.承诺减排的国家可以从其他承诺减排国家购买其减少排放了的温室气体。这一机制叫联合履行机制(JI),  相似文献   

16.
张健华 《中国金融》2011,(10):26-28
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通过约束"附件一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行为,造成碳排放权的稀缺而使其具有市场价值.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阶段,减排潜力巨大,可为国际碳交易市场提供大量减排资源.  相似文献   

17.
《京都议定书》是一部限制世界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国际法案,1997年12月由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京都通过,并于今年2月16日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规定,所有发达国家在2008年到2012年问必须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比1990年削减5.2%。同时规定,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没有减少排放量的义务,可自愿制定削减排放量目标。目前,已有141个国家和区域经济组织批准了议定书。  相似文献   

18.
在《京都议定书》中制订的排放交易制度,让全球稀缺的环境公共产品获得了产权,并有了市场和交易价格。如今,在金融危机与气候变化成为全球两大焦点的同时,碳交易市场也将被重新审视。准入条件严格 清洁能源开发机制是《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灵活履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宋连 《中国外汇》2009,(16):18-18
在《京都议定书》中制订的排放交易制度,让全球稀缺的环境公共产品获得了产权,并有了市场和交易价格。如今,在金融危机与气候变化成为全球两大焦点的同时,碳交易市场也将被重新审视。准入条件严格 清洁能源开发机制是《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灵活履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崔立新  梁艳 《新疆金融》2010,(5):113-119
<正>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排放权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作为价格信号激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领域的研发与投资,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随着总量管制和排放交易计划及其他监管措施的出台,碳交易成为实现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就碳市场的产生以及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对当前全球碳市场的运行进行评述,并为我国构建碳交易体系提供政策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