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制定贷款利率浮动管理办法的操作程序。基层各国有商业银行非一级法人机构,《贷款利率浮动管理办法》是由其上级法人机构或经授权的分支机构制定并下发执行的,而农村信用社则是由一级法人社制定并发文执行。调查表明,峡江县农村信用社目前实施二级法人管理体制,其贷款利率浮动管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情况 (一)制定贷款利率浮动管理办法的操作程序.基层各国有商业银行非一级法人机构,<贷款利率浮动管理办法>是由其上级法人机构或经授权的分支机构制定并下发执行的,而农村信用社则是由一级法人社制定并发文执行.调查表明,峡江县农村信用社目前实施二级法人管理体制,其贷款利率浮动管理办法则是由一级法人机构峡江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制定,操作程序如下:首先由其信贷业务管理部门起草管理办法;其次,召开理事会,按其上级农信社精神确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最后下发有关信用社贷款利率调整的通知.  相似文献   

3.
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调整后的效果如何,带着这一问题对东北三省城市商业银行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各城市商业银行内部利率制度健全,管理措施完善,浮动效果较为明显,但同时也有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一、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浮动的基本情况截止2004年  相似文献   

4.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十二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中中小银行贷款利率浮动的制度管理,又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重点。中小银行发展迅速,但存、贷款依然是其资产负债的主要构成;中小银行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贷款利率的浮动管理自然存有较大差异,加之当前反通胀日益推进,货币调控作用不断显现,对中小银行贷款利率的浮动管理也提出更高要求。这一背景下,中小银行实施贷款利率的浮动定价,必须深化对制度内涵的掌握,明确其浮动依据,规范其制度管理,以形成科学合理的贷款利率浮动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 人民币贷款浮动利率是中央银行利率管理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贷款利率由官方管制利率向市场利率转变的一种过渡形式,通过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幅度,使金融机构能够在一定的利率浮动范围内依据市场供求变化自主生成和决定资金价格,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实践证明,贷款浮动利率政策的制定和应用,适合于我国目前市场化程度不高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程  相似文献   

6.
从2004年1月1日开始,人民银行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原来贷款利率浮动幅度为100%至130%扩大到90%至170%,由此产生了贷款资产协议计价、贷款浮动利率计息方式,为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提供了广阔的创利空间。如何做好贷款定价工作已成为目前商业银行增加主营业务收人的重要课题。为此,笔对黄冈农行今年上半年贷款定价管理工作进行了调查,并就加强贷款定价管理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渊整后的效果如何,带着这一问题对东北省城市商业银行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各城市商业银行内部利率制度健全,管理措施完善,浮动效果较为明显,但同时也有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利率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金融机构如何充分发挥利率功能达到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的双丰收,是各家金融机构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开放区贷款利率的确定与浮动不合理。主要是:1、不同性质的企业贷款,基准利率一致;2、不同性质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不一致。这样,会增加金融机构贷款的风险,并影响其业务收入。本人认为: (一)应根据不同性质的企业确定相应的贷款基准利率。国营、国营内联企业风险最小,归入一个档次,利率相对低些;集体、中外合资企业,风险较大,归入一个档次,利率较高;个体、外资企业是私有制企业,风险最大,归入一个档次,利率应最高。 (二)专业银行、金融公司和信用社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应一  相似文献   

9.
目前银行流行的贷款方式为浮动利率贷款。浮动利率贷款是指在整个借款期内利率随市场利率或法定利率等变动定期调整的贷款,调整周期和利率调整基准的选择,由借贷双方在借款时议定。采用此浮动利率的优点有:(1)贴近市场利率水准,当利率下滑时,可节省发行成本。(2)锁定利差,可避免利率风险。本文以贵州省某商业银行的数据为基础,研究发现:目前大型企业贷款利率较低,但也有一些小型企业贷款利率也比较低。  相似文献   

10.
句贯东 《云南金融》2011,(9X):70-70
目前银行流行的贷款方式为浮动利率贷款。浮动利率贷款是指在整个借款期内利率随市场利率或法定利率等变动定期调整的贷款,调整周期和利率调整基准的选择,由借贷双方在借款时议定。采用此浮动利率的优点有:(1)贴近市场利率水准,当利率下滑时,可节省发行成本。(2)锁定利差,可避免利率风险。本文以贵州省某商业银行的数据为基础,研究发现:目前大型企业贷款利率较低,但也有一些小型企业贷款利率也比较低。  相似文献   

11.
1.用活利率浮动幅度,补偿银行信贷风险.各商业银行应该根据企业贷款数额、信用级别、资产负债比例、担保方式等指标实行有差别的浮动利率,不搞"一刀切".一是对于为高效益大企业生产配套服务、为国家重点项目服务的中小企业和农业示范企业等,应该敢于贷款并适当下浮贷款利率,支持其快出效益,一旦效益上升,再上浮利率水平;二是对于目前有市场、有效益,但从长远来看其产品已趋于饱和的中小企业,用足利率上浮幅度;三是对于经济效益好,资金较宽裕的中小企业,在贷款利率上可以下浮动或略微下浮;四是对于一时亏损而又扭亏有望的企业,可暂时不浮动利率,以保证正常收息.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1月1日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分别达到了[0.9,1.7]、[0.9,2]为了加强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管理,掌握基层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后的情况,维护金融秩序稳定。人行弋阳县支行专门组织一支调研队,对辖区内农村信用社2004年1-3月份执行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机制及存在的问题(一)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机制情况1.贷款利率定价方式主要采取"基准利率+浮动幅度"。据调查,目前金塔县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定价方式依然沿袭之前的定价方式,只是在浮动幅度上有所调整,浮动幅度则是根据借款人信用等级、信贷投向、贷款方式、贷款期限等因素确定贷款浮动幅度。2.成立了贷款利率定价决策机构。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加强贷款浮动利率管理,完善制度,成为当前金融系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就当前乌盟贷款浮动利率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如何解决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农村信用社在实施贷款利率的浮动定价时,必须准确把握制度内涵,明确其浮动依据,规范制度管理,以形成科学合理的贷款利率浮动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16.
支农再贷款运作中的矛盾与化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矛盾一:农村信用社收益与农民利息负担之间的矛盾。目前,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同期限档次的支农再贷款利率要比对其他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利率低,但在农村信用社对农户贷款的要求中,只是要求不浮动或少浮动,并没有明确规定农户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和范围。作为农村信用社,如果不上浮或少上浮,考虑到贷款沉淀因素,盈利空间非常小,  相似文献   

17.
徐良华 《金融会计》2004,(10):55-55,52
近年来,为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中央银行制定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政策,允许其贷款利率在一定区间内浮动。同时为调动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贷款的积极性,提高农信社的盈利空间,对农信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实行优惠政策,其浮动上限要高于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实践中这一利率政策  相似文献   

18.
金融机构贷款浮动利率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份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实行"一浮到顶".部份农信社对贷款利率执行"一刀切",没有实行国家"对种养类贷款利率少上浮或不上浮"的指导原则,对发放的贷款,不论贷款种类、金额大小、期限长短,均实行无差别的浮动利率.调查发现,某县农村信用社发放的贷款利率一律上浮50%,导致农民负担的加重和利率风险的加大.  相似文献   

19.
所谓贷款利率上浮一致性指的是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不是根据借款人的资信情况进行利率浮动,而是统一按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来确定贷款利率的利率管理方式.这种上浮一致性现象在县域经济中较为普遍,据对某县的调查情况来看,除对少数大企业的贷款利率上浮未达最高限额外,其他金融机构所放贷款利率均达到了所允许的最高上限(除严禁浮动的个人住房贷款外).笔者认为这种利率上浮一致性的贷款利率管理方式值得探讨,下面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20.
《金融研究》2008,(9):I0064-I0068
近年来我国在利率市场化方面,不断迈出较大步伐。2004年10月,人民银行放宽了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对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最高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为基准利率的0.9~2.3倍,现阶段如果完全放开农信社贷款利率上限,由资金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资金价格,农信社的贷款利率和民间借贷利率在市场的作用下一定会相互影响。我们通过对辽源市农信社贷款利率与民间借贷利率具体波动的观察,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