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企业精细化管理的不断深入,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方法更能有效达到精细化管理目的,“标杆管理”或“榜样管理”就是众多可选的管理方法之一。“标杆管理”和“榜样管理”就是管理者借用“标杆”和“榜样”的示范作用,将其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引用到企业管理中,使其为企业管理服务。“标杆管理”和“榜样管理”是产生于西方和东方不同地域而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管理方法,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道家提倡的“无为而治”,并不是一种无所作为懒汉式的管理方式,而是“为无为,则无不治”的积极进取的管理理念。“无为而治”是校长管理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校长所追求管理的理想境界。科学管理的机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民主意识、培养“无为”管理意识“三心”,塑造校长人格魅力,才能实现校长“无为”管理。  相似文献   

3.
民企“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企也由“小孩子”逐渐“长大了”,有的甚至成了行业中的特大型企业。   虽然他们对市场经济的“水性”,从小就比较习惯,但也依旧要适应对“大人”管理与对“小孩”管理的不同。不少民企至今还在用管“小孩”的办法进行管理,结果,不是让其“长不大”,便是把它“管死了”。   “长大了”的民企到底怎么管呢 ?这就是当前成长型民企面临的新课题。 民企如何解决管理“不适应”   解决民企管理“不适应”,其基本思路是,必须抓好“进化式”的管理创新,而不要死抱住…  相似文献   

4.
在管理领域,美国通用电气CEO韦尔奇提出了一个众所周知的经营最高原则:“管理得少”就是“管理得好”,或者反过来说也一样:“管理得好”就是“管理得少”。  相似文献   

5.
赵品华 《魅力中国》2011,(1):182-183
“红色管理”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创立89年以来的成功实践经验,它是对中国共产党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全面的归纳和提炼,是中国特色管理智慧的代表。“红色管理”在现代社会的盛行有其独特的原因,它是中国管理现状发展的必然选择,非常值得当代企业去学习,但企业在借鉴“红色管理”的过程中应深刻领会和把握“红色管理”内涵,紧密联系自身实际来借鉴“红色管理”。  相似文献   

6.
景素奇 《宁波经济》2005,(3):39-39,46
我们或多或少都知道“家族化管理”和“职业化管理”。而本文认为:在家族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时,还有一种“延续家族化管理而不能,转型职业化管理又不愿”的“业余化管理”,它才是企业不断发展的最大瓶颈。  相似文献   

7.
文章借鉴现代企业先进管理经验,引进“激励管理”的概念,提出“激励管理”是当今教学管理方法中的“软黄金”,并分不同教学阶段.充分论述了“激励管理”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瑞梅 《中国经贸》2014,(11):267-268
“零现金”管理就是依托银行POS机,对现金收什款业务实施刷卡结算,是突破传统“库存现金管理模式”的创新管理活动。本文从“零现金”管理产生的背景、框架体系建设、重要意义等方面着手,浅谈“零现金”管理。  相似文献   

9.
未来中国将进入全面的要素价格重估阶段,管理通胀的长期取向应该是:实现由“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转变,通过“供给管理”加强经济社会中的薄弱环节,也就增加了宏观经济中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0.
《宁波通讯》2010,(10):17-17
随着城市系统的日益庞杂,为了加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和协调,镇海区大力开展“城市管理服务年”活动,在全省率先探索“以城乡友好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环境为基础,以联合执法机制为手段,以管理重点下移为特点”的“大城管”模式,变“部门分割”为“集团作战”,着重破解城市管理中“违章停车、摊贩管理、占道经营”的三大难题,为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全力打造科学发展先行城区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本报讯 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招投标价格普遍偏低,企业进入“微利”时代,如何“从干毛巾中挤出水”成为建筑行业共同面对的课题。中铁十八局集团扎紧“管理口”,挖掘“效益源”,让成本管理成为企业财富的“聚宝盆”。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山东移动被山东省政府评为“山东省管理创新十佳企业”称号,公司总经理刘爱力被评为“山东省企业管理创新优秀人才”,这是山东省在企业管理领域的最高荣誉,更是对山东移动企业管理创新的再次肯定,这也是山东移动继2003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山东省创建学习型组织示范企业首家试点单位”等称号后的又一殊荣,  相似文献   

13.
一位资深企业家的一番话发人深省:“前些年,我们单纯抓成本管理,目标、措施订了一大箩,可一到人头上就大打折扣后来,我们先抓人本管理,再抓成本管理,结果,职工素质和觉悟提高了,成本管理措施也到位了”。此言道出了成本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关系:人是生产力中的第一要素,人才在先,管理在后;人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领头羊”,是管理的“第一道工序”缺乏人本管理的成本管理,如“墙上芦苇”。人本管理抓好了,再繁琐的成本管理都可以迎刃而解。成本管理与人本管理,虽一字之差,却不可等量齐观。任何企业的效益都是人创造的,人本…  相似文献   

14.
柴建民  艾戬 《发展》2010,(3):68-68
现代化流通企业以“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两大主要业务框架为基础,赢得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随着“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业内网建工作不断深入,管理要求不断细化。到目前为止,商业企业在电子商务建设方面,建设了以客户档案管理为基础的专卖管理信息系统;以客户分析和客户测评为基础的客户关系管理信息系统;以“集中呼叫,统一配送,电子结算”为基础的现代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5.
曲光明 《魅力中国》2011,(8):217-217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核心,在学校管理中,究竟什么是“以人为本”?严格管理学生是不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要刚性管理吗?“以人为本”难道只要表扬,不要批评?只讲人情,不要原则吗?我认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学校中贯彻应体现在:向公正去接近。现实中,真正意义上的公正是不存在的,公正不过是人们心中一种美好的愿望和期待,  相似文献   

16.
“市值管理”理论赋予了企业在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外第三条经营的目标和路径---即价值经营。基于“市值管理”背景、概念和管理目的,对企业该如何做好“市值管理”从建立“市值管理”理念,注重企业内部价值创造的能力,重视企业价值于市场的传导路径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这个名词最早是外企带进中国来的,现在,中国企业学习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原来的“人事部”纷纷改头换面,挂上了“人力资源部”的牌子。那么,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呢?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对组织成员的管理,目的在于更好地开发利用组织中的人力资源,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换言之,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管理组织内具有各  相似文献   

18.
罗兵 《浙江工商》2001,(7):30-31
在管理的范畴里面,我们一直面临的问题是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财务管理应该“收”还是应该“放”,集权和分权往往是企业财务管理无所适从的所在,有时代在“集权论”的鼓励下,我们往往使理论上的真理一步之遥成为谬论,如果说集权在操作中可能会使企业陷于“老年症”,那么“分权论”的施行却着实让很多企业管理人玩了一把“千金散尽不复来”的切肤之痛,而集权和分权的选择使企业管理人落在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相似文献   

19.
安林 《上海国资》2010,(6):18-18
母子公司体制下的集团母公司在向下推行董事会建设时,应以“资本管理”为理念、“章程管理”为根本和“差别管理”为抓手  相似文献   

20.
佚名 《宁波通讯》2011,(4):48-48
为了尽快树立形象,确立权威,推动工作,有不少的领导干部在推行政务、展开工作时,都特别重视加强管理,但在实践中,有些领导似乎更偏爱“管”,管理的重心大都落在了“管”上,建章立制,从严操作,似乎管得严、管得紧、管得精,就能管得住、管得好,不知不觉中忽略了“理”的重要性,割裂了“管理”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