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创新扩散中广告投放效果的元胞自动机仿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的研究方法忽略了消费者的差异,将其视为完全相同的个体,忽视了个体差异对产品扩散的速度和形态的重要影响,由此得到的结果并不能为厂商制定广告策略提供可靠的依据。元胞自动机作为一种空间、时间、状态完全离散的微观仿真模型,适用于扩散问题的研究。它从模拟个体行为入手,可以深入地刻画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既可以得到扩散的宏观结果,也可以得到扩散的微观特征。通过仿真,论证了产品刚刚投放市场时应适当加大广告强度,而随着市场占有率的增加可以适当降低广造强度,这是一种最佳的广告策略;同时,得到了广告强度与市场占有率以及市场规模之间的量化关系。  相似文献   

2.
创新扩散网络结构对创新扩散绩效有重要影响。通过设计基于原胞自动机的创新扩散网络仿真模型,模拟不同网络结构的创新扩散过程,依据确定的创新扩散绩效测量指标,分析了创新扩散网络结构参数与创新扩散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创新扩散网络中,个体创新信息采纳概率是影响创新扩散速度和规模的最重要因素;创新扩散网络密度越大,创新扩散规模越大,扩散速度越快;初始创新者数量多可以加快创新传播速度,但不能扩大创新扩散规模。  相似文献   

3.
使用复杂网络模型最新成果——p-GNC网络拟合社交时代的人际网络,运用多智能体仿真法分析了p-GNC网络结构、网络效应强度和社会系统中创新先驱者比例对创新扩散的影响。研究发现,p-GNC网络的平均聚集系数越大、平均度越小,创新扩散规模越大,且平均度是创新扩散规模的决定因素。网络效应强度正向影响创新扩散规模,网络效应强度越高,p-GNC网络结构变化对创新扩散规模的影响越大。创新先驱者比例正向影响创新扩散规模,当网络效应强度较高且p-GNC网络呈现出稀疏状态时,提高创新先驱者比例对创新扩散规模的促进作用随创新先驱者比例的增加而边际递减。  相似文献   

4.
使用复杂网络模型最新成果——p-GNC网络拟合社交时代的人际网络,运用多智能体仿真法分析了p-GNC网络结构、网络效应强度和社会系统中创新先驱者比例对创新扩散的影响。研究发现,p-GNC网络的平均聚集系数越大、平均度越小,创新扩散规模越大,且平均度是创新扩散规模的决定因素。网络效应强度正向影响创新扩散规模,网络效应强度越高,p-GNC网络结构变化对创新扩散规模的影响越大。创新先驱者比例正向影响创新扩散规模,当网络效应强度较高且p-GNC网络呈现出稀疏状态时,提高创新先驱者比例对创新扩散规模的促进作用随创新先驱者比例的增加而边际递减。  相似文献   

5.
创新往往以市场扩散失败而告终,但当前研究常常围绕成功的创新扩散展开。创新扩散存在多层意义,而不仅仅体现在扩散数量上。在Bass扩散模型的基础上,构造考虑竞争与负面口碑影响的多状态创新扩散模型,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探讨不同情境下的创新扩散。仿真结果显示,竞争与负面口碑将从数量和价值角度影响创新扩散过程与结果;同时,作为一种复杂系统,影响因素在类别与品牌层面上的效果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6.
从众行为影响管理创新扩散已成为共识,社会媒体参与下的从众行为发生了诸多变化,进而影响管理创新扩散的方向和速度。创造性地将从众行为解构为从众搜索、从众转换和信息传播3个要素,分析了社会媒体对3个要素的影响。构建了社会媒体参与下从众行为影响管理创新扩散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发现:降低从众搜索强度和提高从众转换概率会改变管理创新扩散方向,而变化信息传播结构不会改变扩散方向,但会加速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各类扩散问题的运行机理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微观个体间的互动是导致宏观层面上扩散现象的原因。微观仿真模型是研究扩散问题的一类重要的方法,在介绍相关微观仿真模型建模原理的基础上,本文以SARS模型为例,展示了微观仿真模型在处理个体异质性方面的优势。由于各类扩散问题的相似性,因此最后探讨了SARS模型经过一定的修正后,如何应用于创新扩散和金融市场中交易者之间的互动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创新扩散是创新通过某种渠道随着时间在社会系统成员间传播的过程。创新扩散S型规则由两条曲线组成:一条被称为累积采用曲线,即S型曲线;另一条被称为单位时间采用量曲线,即钟形曲线。创新扩散率主要受创新特点、创新者特点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从创新扩散S型曲线的由来看,其发端于人口增长模型中的增长曲线,后由Tarde提出S型曲线规则,最后Ryan和Gross促使其成为一种研究范式。从创新扩散S型曲线成因看,“波浪效应”和“阈值模型”是两种典型的解释模型:“波浪效应”是指创新扩散过程就像波浪一样,由创新中心点向四周扩散;“阈值模型”探讨了在个人参与某项活动之前,参与该活动的其他个体必须达到的人数。未来重点围绕3个方面进行深化研究:①进一步验证S型曲线;②验证创新扩散S型曲线中的数理模型;③结合创新扩散影响因素与扩散形态,将模型应用到创新扩散预测方面。  相似文献   

9.
创新扩散是创新通过某种渠道随着时间在社会系统成员间传播的过程。创新扩散S型规则由两条曲线组成:一条被称为累积采用曲线,即S型曲线;另一条被称为单位时间采用量曲线,即钟形曲线。创新扩散率主要受创新特点、创新者特点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从创新扩散S型曲线的由来看,其发端于人口增长模型中的增长曲线,后由Tarde提出S型曲线规则,最后Ryan和Gross促使其成为一种研究范式。从创新扩散S型曲线成因看,"波浪效应"和"阈值模型"是两种典型的解释模型:"波浪效应"是指创新扩散过程就像波浪一样,由创新中心点向四周扩散;"阈值模型"探讨了在个人参与某项活动之前,参与该活动的其他个体必须达到的人数。未来重点围绕3个方面进行深化研究:(1)进一步验证S型曲线;(2)验证创新扩散S型曲线中的数理模型;(3)结合创新扩散影响因素与扩散形态,将模型应用到创新扩散预测方面。  相似文献   

10.
创新扩散发生于社会系统中并通常与社会系统存在交互作用。网络是体现社会系统的重要手段,但已有研究中的扩散网络多为无向网络且具有静态或外生动态性质,上述处理方式忽视或无法体现扩散与以网络形式出现的社会系统的协同演化以及个体间的不对称影响。基于有向网络,提出能够体现创新扩散与网络协同演化的描述性框架,从信息搜寻与降低认知失调视角出发,基于信息熵与累积优势机制,在个体层面构造网络演化与创新采纳数学模型。在RepastSimphony2.7开发平台下,利用基于Java的智能体建模方法展开系统仿真实验。基于实验数据的描述性结果揭示,动态网络与静态网络下的创新扩散存在显著不同,网络结构演化将强化节点出度的不均衡状况,更优的扩散结果往往与更不均衡的节点出度分布同时出现,其它因素包括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等也会影响扩散与网络的协同演化;交互作用存在于控制变量间。推断性结果确认了控制变量影响与交互作用的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1.
供应链环境下产品创新流程设计及对供应商的评价成为产品创新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产品创新的新模式,提出供应链环境下产品创新的基本流程,并进一步研究了基于成本-时间模型的产品创新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2.
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从企业内产品创新环节间互动视角探索平台组织产品创新模式,归纳平台组织中各产品创新环节的行为内涵,发现各产品创新环节间的互动特征,并以此描述平台组织产品创新模式。结果显示,平台组织通过网络模式获得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变动并实现产品创新的能力,该模式具有独立发起、任意桥接及共利协调三方面互动特征。具体而言,平台组织通过内部组织单元独立发起各产品创新环节,提高其对环境变动的响应速度;任意桥接扩大了各产品创新环节间的互动范围,减少了互动真空地带;共利协调则通过控制各产品创新环节间的共同利益,提高对产品创新质量的控制力。结论扩展了平台组织产品创新模式理论内涵,同时,丰富了基于平台架构的产品创新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The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f heterogeneous consumer demand on the generation and diffusion of environmentally benign technology paradigms. The history of the shift from horse-based to car-based transport provides the basis for an empirically grounded multi-agent model of sequential technology competitions. Firms compete on price, product quality, and the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of their products, and improve their market position through product innovation. The trajectory of product innovation is shaped by the distribution of heterogeneous consumer preferences with regards to quality, price, and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onsump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consumer preferences determines whether cleaner designs are developed within a technology paradigm, whether new, more environmentally benign paradigms are developed, and whether these new paradigms replace older, environmentally harmful technology paradigms.  相似文献   

14.
The study provides a game theoretic exploration of firms’ decisions on whether to compete or collaborate in the generation and adoption of a sequence of new technologies. Different from models proposed by previous studies, which concentrates on process innovation and a two-strategy set (innovation or do nothing), the present game theory model emphasises product innovation and a three-strategy set (innovation, collaboration, or do nothing). The study makes three contributions. The proposed game theory model extends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s of collaboration possibilities and collaboration cost in a dynamic game theory. Further, the model clarifies the impact of transaction costs on the outcome. Finally,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aboration costs is not univariate, but depends on the market type and various market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echnology gap, technology level, the product substitution index, transaction costs, and the discount rate of price sensitiveness.  相似文献   

15.
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利用1996—2010年我国15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根据消费者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否明显将样本行业分为最终消费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同时将研究区间划分为1996—2001年和2002—2010年两个阶段,分组、分阶段地对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对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品开发类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巩固与保持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性能改进类创新和工艺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取决于消费者边际效用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彭建娟 《技术经济》2014,33(9):37-42
构建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利用2001—2010年中国27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对中国金融发展的3个构成要素——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结构和银行发展效率与高技术产业的2种技术创新模式——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过程创新模式之间存在长期因果关系,但与产品创新模式之间不存在长期因果关系。得出结论:目前中国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多依靠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张而非银行发展效率的提升和金融结构的优化;鉴于产品创新是过程创新的目的和载体,目前存在较强的金融体系功能细化需求,该趋势下的产品创新与金融结构发展及银行效率的进一步拟合将进一步提升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对已有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结果进行回顾与辨析的基础上,从企业视角出发,提出产品创新性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理论模型及相应研究命题。首先,细化两个构念维度,将产品创新性划分为市场、技术、组织和环境新颖性4个维度,将创新绩效划分为市场绩效和运营绩效两个方面,其中运营绩效包含创新速度、费用和质量。其次,对文献中已有实证研究结果进行剖析和对比,构建产品创新性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理论模型。最后,对产品创新性维度进行分解,对创新绩效进行剖析,可为理论发展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及启示。  相似文献   

18.
企业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在创新过程中,组织运行模式在企业进行创新过程中具有平台支撑作用.组织运行机制是企业进行知识-技术-产品-资本-知识可持续创新的保障,生存系统模型实现了控制与分权的协调,为组织持续创新体系的构建,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提高,提供了很好的框架,并结合我国某科研院创新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whether and to what extent breakthrough and incremental product innovation is persistent at the firm level. Drawing on a panel database created from the Community Innovation Survey (CIS) we find that lagged breakthrough product innovation ‘new to the market’, has a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influence on firms’ ability to develop current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while this is not the case for incremental-product innovation ‘only new to the firm’. Our findings show that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persistence differ across types of (product) innovations.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增强企业绿色竞争优势,基于自然资源基础理论和绿色创新理论,构建了绿色产品创新-企业绿色形象-企业绿色竞争优势的理论模型,明晰了企业通过绿色产品创新构建企业绿色竞争优势的过程。结果表明,绿色产品创新通过企业绿色形象的中介作用提升企业绿色竞争优势;绿色创造力和商业环境动态性促进了绿色产品创新对企业绿色形象的影响,同时,绿色创造力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绿色形象的中介作用。因此,企业在不断创新绿色产品提升其绿色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应重视企业绿色形象的建立以及绿色创造力和商业环境动态性的影响,为企业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和构建绿色竞争优势提供依据,助其实现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