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区域重心和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00-2010年的人口和GDP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的耦合特征,并通过不一致指数对经济区发展类型进行划分。结果表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口、经济重心均位于区域几何重心偏东方向,二者空间演变关系总体上呈现出耦合关系;人口、经济重心的偏离说明了区域发展的不协调性,但二者之间的距离在逐年减少,说明不协调性有所缓解;根据不一致指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可划分为人口集聚超前于经济集聚型、人口集聚与经济集聚相协调型和人口集聚滞后于经济集聚型三类。 相似文献
2.
曲玲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3,(3):50-55,66
指出了农业银行融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意义,分析了农业银行当前支持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现状和特点,探讨了农业银行在融入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农业银行应采取相应措施,整体统筹、全面组织,稳步推进对蓝色经济区的金融支持战略。 相似文献
3.
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并引入区位商模型,通过对半岛蓝色经济区内青岛、日照、东营等城市的发展比较,研究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对烟台市发展的影响,其中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推动烟台市发展方式转变、区域竞争力提升和产业带培育等方面,而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青岛、日照、东营等城市对烟台市发展空间的挤压以及烟台市主体地位的弱化等。提出了烟台市应转变思路、科学定位、系统规划、扩大开放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熵值法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分析——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以陆促海"原则的指导下,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出发,基于熵值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测度,分析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整体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和区内各城市的差异。结果表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山东省内具有优势,但区内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青岛市形成突出的一极,而大部分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低于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平均值。加大土地利用投入、提高土地利用强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5.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东亚次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有利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创新以及加快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产业调整、推进中国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并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目标的实现。缘脉、资源、政策、产业和对外贸易上的条件优势使合作具有可行性。合作形式采取增长三角模式,并在政府支持、机构建立、项目规划以及人才建设等方面构筑对策。 相似文献
6.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实现了蓝色产业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中国的完美结合,而行政协议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鉴于检察监督权的广泛性与检察监督的专业性,对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行政协议进行检察监督是针对当前中国之实情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对于检察监督的具体实施,可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分别进行,以保证行政协议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7.
基于产学研合作理论,利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六地市2003—2011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分析产学研合作联盟对经济发展的动态影响。实证分析发现:目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产学研联盟还未形成,内部产学与产研联盟形式普遍存在;科技生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独立显现,“学”与“研”未能发挥最大潜能;另外,以青岛领衔的老牌经济强市产学研联盟处于相对成熟阶段。产学研联盟的深入剖析,将为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山东半岛甩挂运输站场的现有规模及空间布局,定性研究了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甩挂运输站场布局,进而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TOPSIS法进行数量分析,认为青岛、烟台、日照和潍坊依托港口优势以及庞大的物流需求,适合建大型中转站场,威海、东营和滨州可适当建小规模站场。 相似文献
9.
经济区(带)是具有自然条件相似性、经济技术联系紧密的区域空间集合体,它依托区域内增长极的聚集和辐射作用以及区域内的分工与协作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与进步。因此,需要合理地划定经济区(带)边界,但关于长江上游经济带(区)的划分历来有不同观点和方案。流域经济区是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的复合体,其范围的划分界定应综合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长江上游经济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和贵州四省市;同时,为了满足不同规划的目标和需要,依据不同的区划要素,可对其进行大、中、小多尺度范围的区域界定。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旅游交通可达性及旅游经济联系空间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结合引力模型对湖北省旅游交通可达性以及旅游经济联系量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湖北省旅游交通可达性在空间上呈现出以武汉为中心逐渐向周边递减的圈层式空间格局;(2)旅游经济联系空间差异显著,具有“东密西疏”的空间特征,武汉城市圈旅游经济联系较为紧密,空间网络化明显,鄂西生态文化圈旅游联系较为稀疏;(3)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地域差异明显,武汉城市圈旅游经济联系总量远高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4)旅游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量相关性明显,其组合状况在空间上呈渐进式阶梯状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1.
12.
郑璇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31-33
郑州、洛阳、开封等九个地级市旅游经济是中原经济区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九市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代表了中原经济区旅游经济发展的最高水平,对整个中原经济区旅游经济发展起着标杆作用。九市旅游经济发展现状良好,但仍需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调整开发策略,理顺发展思路,创新营销模式,以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动力。 相似文献
13.
以关中—天水经济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14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相关数据衡量经济区经济综合实力,研究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差异及分布特征。通过Moran指标对经济区经济综合实力进行测定,结果表示,经济区存在较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和空间相关性,通过Moran散点图及LISA揭示出西咸地区、宝鸡、铜川为经济综合实力的高值地区,而经济区的西部、中部及东南部为经济发展的落后地区。通过对2010年经济综合实力空间计量回归分析,发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人均地方财政支出及城镇化水平对经济综合实力有显著影响,并进一步检验和计算空间相关性的作用强度。 相似文献
14.
秦礼峰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6):42-45
近十几年来,旅游业因其广泛的产业关联性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备受重视.全国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确立了旅游业在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地位,旅游业被视为新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优先发展产业、新经济增长点.中原经济区建设是当下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中原崛起的重要契机.将旅游资源开发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结合,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无疑会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产生良好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开展人海关系研究对于引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更好更快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海矛盾日显的原因,提出了协调人海关系促进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王颖 《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3(1):12-15,19
以大陆31个省市区为区域研究单元,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了1996-2005年中国省际旅游经济差异变化的总体水平及变化的空间结构特征,揭示了区域旅游经济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的分异规律,提出了缩小地区差异、协调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55-61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 6,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2015年旅游总收入为基础,构建旅游经济空间关联网络并解读其特征。经过研究发现,各省份旅游经济存在普遍关联,但联系紧密程度需进一步加强;以中心度作为衡量标准存在浙江、广东和陕西等旅游经济增长极;经济带沿线省份存在四个板块,板块一、二溢出效应明显,板块一是空间联系的主要动力源,板块四则为受益板块。最后根据以上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下发,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指导意见》中关于将河南建成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的要求成为河南旅游业今后发展的首要目标。旅游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是十分必要的,旅游企业战略联盟的内容包括横向联盟和纵向联盟。河南旅游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存在政府及企业层面的多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背景下,从高质量发展视角出发,本文选取2001—2018年的数据,借助熵权TOPSIS法对中国31个省份的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衡量,采用差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对其空间均衡性和差异性进行分析,引入障碍模型剥离出旅游经济高质量的主要障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上呈缓慢波动上升的态势,大部分省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不高,由东部沿海向中部、西部呈现阶梯递减的空间状态,协调和绿色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占比较高,依次是创新、共享和开放三个准则层;(2)我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差异系数呈现上升的趋势,地区间不均衡系数逐渐增大,泰尔指数演变经历了波动上升下降又收敛的过程,且区间指数贡献率大于区间内的贡献率;(3)准则层方面共享是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制约因素,创新和协调是第二和第三制约因素,子系统障碍因子层中劳动生产率和旅游收入共享障碍度高,公共卫生环境净化能力、产业结构合理化次之. 相似文献
20.
李晓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38-43
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理论界目前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分析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及制度变迁理论等有关经济增长的经典理论出发,分析了经济增长综合因素对我省经济建设的贡献率,由此得出未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经济增长因素只能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为主这一结论,并提出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