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违法拆迁”、“暴力拆迁”,地方政府这种饮鸩止渴的行为,不仅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而且成为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导火索,给社会稳定装上了定时炸弹。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建设和飞速的经济增长,新村改造、房地产开发等项目催生了:暴力拆迁"这一热点话题.然而,错综复杂的利益网充斤于拆迁中,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博弈在现代社会愈演愈烈.如何引导拆迁走向和谐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新闻背景:据报道,新拆迁条例执行近一年来,并未能杜绝暴力强拆事件的发生。仅今年上半年,有关部门就处理了11起强制拆迁致人伤亡案件。  相似文献   

4.
《新财经》2010,(1):8-8
近年非法暴力拆迁事件频发,学界呼吁大修《拆迁条例》(全称《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2009年12月16日.国务院法制办召开专家研讨会.讨论修改《拆迁条例》,先补偿后拆迁有望写入新条例。  相似文献   

5.
纵观近期发生的几起因拆迁引发的群体事件,暴力的背后何止是拆迁条例与宪法相抵触?拆迁补偿标准各执一词.诉求渠道不畅,征用土地使用权没有法律依据等等.均是点燃冲突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因城市土地征用与房屋拆迁引发的突发性、暴力型群体事件已经成为公众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文章通过研究目前征地拆迁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剖析征地拆迁引发冲突的深层原因,研究得出正是行政程序上的缺陷导致政府行政权力的滥用,其中,听证程序和征地拆迁程序是两个重要因素。因此,应完善拆迁中的正当法律程序,理顺拆迁、征用、补偿三者的前后关系;严格制定区分公益拆迁与商业拆迁的程序法规,使我国的行政征用和拆迁程序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7.
《中国老区建设》2011,(1):22-22
暴力拆迁的另一种解读 学者萧武认为,在近年来关于暴力拆迁和暴力反拆迁的报道中,始终被媒体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的最基本的事实是,对于大多数城郊或城中村农民来说,拆迁是他们期盼已久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正> "谁影响嘉禾一阵子,我就影响他一辈子"。"拆迁事件"中一句"霸道"口号让2004年偏僻的湘南嘉禾县继"高考舞弊案"后再次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之地。这场拆迁与反拆迁、"株连"与反"株连"、官权与民利之争的拆迁事件最终因调查组介入而暂告平息。但由此而引出地方政府如何行政决策和行使公权力的话题却并没有结束。人们开始反思,导致"嘉禾困局"的根子出在哪里?"嘉禾事件"的来龙去脉2003年7月,嘉禾启动占地189亩的珠泉商贸城项目。该项目涉及拆迁居民1100多户,动迁人员达7000余人。为  相似文献   

9.
在当下的中国社会,由于现有制度安排的不当以及改革的滞后,一系列损害公民权利的事件时有发生。其中,城市拆迁问题所引发的社会矛盾更是凸显出"权利——权力"的冲突与对抗。毫无疑问,扩大并保护公民权利的主张具有极为广阔的社会心理基础,且对推动一个社会的法治建设和良性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因为私有房屋拆迁引发的问题,特别是暴力拆迁和抗法,成为令人瞩目的社会现象。私有房屋拆迁引发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建设单位和房屋所有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要解决私有房屋拆迁引发的问题,必须科学界定公共利益范围,给予被拆迁人合理的安置补偿,重新界定地方政府在私有房屋拆迁中的角色和位置,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11.
新闻报道中频频出现的强制拆迁、高铁腐败案等事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们的焦虑和紧张.这显然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法治社会、和谐社会格格不入。因此,新闻媒体在新闻信息传播和宣传工作中融入法律知识和依法冶国的理念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2.
拆迁是依法对农村居民原居住房屋拆除,并对其居民实行迁移安置。这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利益调整,关乎民生的重要工程。南通市通州区在迁移安置中,针对强制拆迁,先后补偿标准不一,黑恶势力公行暴力,致使一些群众反映强烈、行为过激,引发矛盾和纠纷,酿成群体性事件等问题,采取构建多元化的拆迁户社会养老保障机制、落实拆迁户职业培训及工作推荐制度、规范拆迁户的住房保障制度及保障子女教育权益等几点措施,并且逐级落实责任,确保安置补偿措施落实到位,保障农村拆迁户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平稳秩序。  相似文献   

13.
钱能 《改革与开放》2016,(23):66-67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拆迁问题日益成为人民关心的话题.拆迁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冲突与矛盾,“钉子户”、暴力拆迁、以命抗拆等现象层出不穷.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拆迁双方就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无法达成一致,各自利益诉求难以协调统一,导致矛盾激化.为促进和谐社会发展,保障社会公共利益,针对该问题的分析与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罗建升 《魅力中国》2010,(19):195-196
法官职业本来是法治社会最令人崇敬、最令人羡慕、最稳定和最有保障的职业,但我国法官目前却是有高度风险的职业。由于社会公众中部分人法律意识淡薄,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对法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和侵害,使法官承受着较高的职业安全风险。近几年来,侵害法官人身权及其他职业权益的恶性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法官心理压力和心理安全的问题,更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5.
赵程 《魅力中国》2011,(20):157-157
公权和私权的冲突在任何社会中都有,但是在当代中国私权和公权的冲突表现得尤为激烈。随着中国建设法治社会的进程,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权利保护的意识都越来越强,公权力和私人权利的社会冲突也越来越厉害,诸如血腥拆迁事件实际上就是公权对私权的侵犯。要如何限制公权力,从而保障私权利,也成为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重庆最牛钉子户”与“成田机场钉子户”的联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房屋拆迁中拆迁方与被拆迁方因达不成协议而被强制拆迁,甚至是暴力拆迁的事情时有发生。听的多了,见的多了,人们也就不以为然了。可是,“重庆最牛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进入了轰轰烈烈的城市扩张和旧城改造中,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房屋拆迁量急剧加大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矛盾的焦点是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强制拆迁问题。最为我们所痛心的是因政府暴力拆迁引发的身体维权和流血案件不断发生,看着这些悲剧的不断上演,心痛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谁制造了拆迁自焚的悲剧?拆迁法规会不会改变?“公共利益”和公民私有财产之间的矛盾究竟该如何调和?下面将从我国现实房屋拆迁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谈一谈应该如何有效地保障公民的财产权。  相似文献   

18.
<正>奉化市针对基层社会稳定形势,注重整合基层法治工作社会资源,组成法治促进服务团队,搭建法律服务工作平台,积极探索以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的新路子。2011年8月,奉化市在岳林街道新民社区成立了该市第一家"法律服务工作室",由社区法律顾问和来自法院、检察院等司法系统的4名退休干部组成,每周三上午为固定接待日。他们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免费为社区内的2160多名居民提供法律服务,在婚姻家庭、房产纠纷、拆迁补偿、医疗纠纷等领域解决了大量的实际问题。由于收到良好效果,奉化市从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国力极大提升,其中,城镇化是主要动因。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征地拆迁成为热议话题,被打上了"不满、摩擦、冲突"等时代标签,无形中被推上了众矢之的的风口浪尖,现阶段更成为与劳资纠纷和社会保障纠纷并提的三大社会矛盾之一,特别是其中事关亿万农村人口的宅基地房屋拆迁问题,处理起来最为复杂,对应的社会关注度也最高。  相似文献   

20.
魏锋 《特区经济》2009,(6):96-97
城市房屋拆迁中矛盾突出,甚至连续发生"悲剧性"事件,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明显的不和谐因素。如何使我国的房屋拆迁制度更加完善,如何使被拆迁人得到公正、合理的补偿,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补偿需落实的几个重要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