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4万亿 并非简单的数字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实行增值税改革以及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到2010年底预计总共投资4万亿元规模。  相似文献   

2.
2008年11月初,中央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和十项措施,在2008年四季度新增的1千亿投资中,就有40亿元将用于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建设。11月14日,国家电网公布年内将新增电网投资120亿元.  相似文献   

3.
从去年11月9日公布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至今,已过去180多天,在“快、重、准、实”的原则下,各项投资被迅速推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已初见成效,所取得的积极效应令世界瞩目。  相似文献   

4.
中国4万亿元人民币的庞大投资刺激经济计划进展顺利。中国财政部高级官员近日披露,中国拉动经济的“4万亿”投资中,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已完成44%.对拉动恢复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去年11月,为了应对国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外需显著减少、我国经济增速出现回落趋势的状况,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措施,措施之一就是投资4万亿人民币用于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地震灾区的灾后重建,以保持经济平稳较陕发展。  相似文献   

6.
【英国《金融时报》11月9日】2009年中国经济的表现让人感觉有些意外,在出口下降近20%的情况下,GDP的增长速度能够保持在8%以上的水平,这主要得益于投资的大幅度增长(截至到9月份,投资增长速度同比超过30%),而投资增长不仅受益于中央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更重要的是信贷的超常规增长,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于商业银行的信贷。  相似文献   

7.
从去年11月公布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至今,已过去180多天,在陕、重、准、实”的原则下,各项投资被迅速推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已初见成效。但在具体项目的实施方面,经济刺激计划的资金落实似乎并不完美。  相似文献   

8.
作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的重要支点.中国在2008年11月8日终于出台了“2010年底前投资4万亿扩大内需”的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以期稳定金融市场和消费信心.减缓出口下降所带来的冲击。尽管这个将财政政策基调由“稳健”调向“积极”、将货币政策基调由“从紧”调向“适度宽松”的经济刺激计划得到世界性的认可.但是面对贫富差距、社保不足、消费不振、行业垄断等众多难题,  相似文献   

9.
一周之内,“国十条”的效应呈几何级数放大。 11月12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河南等省份都不约而同地推出了一系列落地举措。按照以往的经验,中央投资与地方和社会投资约为1比3的比例,未来两年总共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中,中央财政出资约为1万亿元,其余的为地方政府及社会投资。  相似文献   

10.
出拳不是目的,出拳只是第一步,政府应该尽快出台相关辅助政策,加强监督,保证4万亿的刺激经济方案达到预期目标11月5日,在G20峰会召开前十天,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中国将采取十大措施(以下简称"国十条"),在未来两年内投资4万亿元,以刺激经济。消息于11月9日正式公布,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热烈反应。  相似文献   

11.
【美国《华盛顿观察》11月19日】在620国家首脑聚集华盛顿商讨对抗全球金融危机良策之际,中国政府公布了投资5,860亿美元(4万亿元人民币)刺激经济增长的计划,以此向全世界表明,中国正采取果断行动以刺激本国经济,令全球市场为之欢呼雀跃。冷静下来,许多经济学家发现,这一经济刺激计划对全球经济的直接影响可能远不如5,860亿美元的规模那么大,却可能代表了中国政府管理经济思路的重要转变。果真如此,其影响将比5,860亿美元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12.
国际     
《天津经济》2014,(12):74-74
欧盟宣布3150亿欧元经济刺激计划 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11月26日向欧洲议会正式提交了总额3150亿欧元(约合2.4万亿元)、为期三年的庞大经济刺激计划。  相似文献   

13.
4万亿元投资,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浩大的刺激经济计划正紧锣密鼓地落实。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具体投资细则,避免出现"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现象11月9日,当中国政府公布两年内投资4万亿元刺激中国经济、扩内需促发展10条措施后,在"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的方针下,中国地方政府及企业寡头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总额高达4万亿元的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方案,包括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增加城乡居民补贴、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减税、扩大银行信贷等在内的十大措施,是中国迄今为止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最为重大的举措。会议还决定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内地于2008年11月26日大幅降息108个基点,此次减幅亦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以来最大。这次减息之前,内地已宣布推出4万亿元人民币刺激经济方案,这些强力举措均意味中央政府极度关注国内急速转差的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6.
4万亿元政府财政性资金中绝大部分投向了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和完善政府采购领域中两法并行问题,成为保障巨额经经济刺激计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一、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见成效 2008年末,中央4万亿投资计划出台,对于经济的实际拉动作用在2009年凸显。随着国家重点工程的开工,灾后重建的提速,中游的机械制造行业、上游的钢铁行业开工率和产量环比上升,部分公司2009年出货量大幅上升。随着更多投资项目开工,预期将有更多行业受益,拉动经济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1月9日,我国提出了一个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加大银行信贷的投放,其力度之大、势头之猛是非常少见的。2009年第一季度的信贷投放加起来4.58万亿元,比2007年全年投放的贷款还多20%。温总理在两会上设定的2009年的信贷投放增长的目标下限是5万亿元,这个目标在4月份就已达到。  相似文献   

19.
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刺激经济活动,中国更是推出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基础设施投资能否促进经济增长?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然后利用中国的实践探讨了基础设施投资的作用,最后给出了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侵袭之下,中国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2008年三季度以来,宏观数据急转直下,亏损乃至倒闭的企业不断增多,种种迹象表明经济寒冬已经到来。危局之中,中央政府力挽狂澜,毅然采取了一系列以扩大投资为主的刺激手段,来延缓经济增速的下滑。如早先的央行四次大幅降息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1月9目国务院出台的扩大内需10项举措,带动社会投资4万亿投资计划火速登场:12月3日国务院会议确定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9条政策举措;12月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年来首次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