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东盟博览会成功搭建了中国-东盟交流、合作、对话的平台,有力促进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文章对博览会的发展现状作了全面评析和总结,并对现阶段博览会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博览会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0年10月,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圆满落幕。博览会的投资促进活动为中国与东盟各国政商各界交流信息、深化合作,架起了沟通交流和合作共赢的最佳平台。本文着重分析中国-东盟博览会所取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今年11月3~6日在广西南宁市举办,同期还举办了中国-东盟商务和投资峰会.三会同办,层次高,国际性、综合性强,特色鲜明,内容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洽谈、高层论坛和文化交流等.其中,投资促进活动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东盟商务和投资峰会的实质性延伸.投资促进活动的内容包括投资合作展示、投资合作推介与洽谈、投资合作签约.  相似文献   

4.
百舸争流借力直航——综观广西会展企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亚太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亚太与东盟、华人华商与中国北部湾经济区的投资与合作.由中国和东盟11国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2009年10月20-24日在中国东盟桥头堡城市广西南宁市隆重召开.随着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构想的提出,会展业作为新兴的服务业将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商机与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王永章(国家化部化产业司司长):中国十分重视与东盟各国的化合作。我们之所以提议举办这次论坛,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国与东盟化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精神,在10+3和10+1框架内寻找与东盟各国合作发展化产业的重要途径;我们之所以选择在广西首府南宁市举办这次论坛,是因为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各国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同时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我们想在此基础上再搭建一个中国与东盟各国整合化资源、加强项目合作、促进化繁荣、共谋产业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S中国-东盟博览会正式落户南宁的消息传出,人们鼓掌相庆,并翘首以盼迎接博览会到来。笔者日前采访了东盟商人、在邕东盟留学生、在东南亚投资的中国人、小语种专业学生以及其他市民。让我们一起去倾听他们对博览会的心声。东盟商人南宁跃跃欲试广西山多林广,是中国重要的林业基  相似文献   

7.
广西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和我国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给广西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本文提出了广西中小企业如何利用区位优势和中国—东盟博览会合作平台及机制促进广西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科技》2004,(12):56-57
广西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心位置,区位优势突出,已建成与东盟国家连接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各国的最佳通道。中国一东盟博览会花落广西南宁.广西成了中国的投资热土。在首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上,广西代表团推介的投资合作项目成为博览会一大亮点?本刊特精选下列中小型项目供投资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意义深远 东盟秘书处副秘书长马苏尔·阿赫马: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有利于推动中国和东盟在经贸等各个领域的合作,这将是一次双赢的博览会,它将为各方提供很好的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信息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和广西信息产业发展障碍的阐述,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广西信息产业发展的有利契机,提出了广西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大规模资金的持续注入是世博园区开发建设的关键。就目前世博园区开发主体自身的融资能力而言,无论自有资金积累、金融机构融资潜力、还是资本市场融资能力,都难以支撑世博园区开发建设的资金需求。为此,世博园区开发主体应树立新的投融资理念,深入研究世博园区的投融资渠道,选择合适的投融资方式,为园区各类进驻企业参与园区开发建设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与服务,最终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  相似文献   

12.
世博会与上海旅游产业簇群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上海旅游簇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世博会对上海旅游产业簇群的形成、繁衍扩散和网络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上海旅游产业簇群在世博会举办前、中、后应采取的不同发展模式。世博会和簇群相结合,能实现上海旅游产业有效接受"世博效应"的辐射和自身"簇群效应"的放大,提升上海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促进上海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杨莉  陈能 《上海管理科学》2009,31(4):93-96,F0003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它在大型节事的举办和开展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以世博会为例,对历届世博会与信息技术及其产品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上海世博会与信息技术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为世博会与信息技术间的有效结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洪泓 《价值工程》2010,29(28):15-16
本文通过世博会的特点及作用,并对中国文化及特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结合市场消费心理分析,对世博旅游产品进行功能的开发分析,以达到传播中国文化及本次世博会理念的目标,最后给出结合设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上海世博会是迄今为止中国举办的最大的一次盛会,集中体现了中国服务的新水准.世博会既是中国服务的见证,也是中国服务的一个新起点,推动着中国服务向更高水平发展.本文概括阐述了上海世博会公共服务的概念和主要类型;尝试构建了世博会公共服务流程和管理体系,从服务准备、服务实施和服务质量控制三方面分析了世博会公共服务的运营与传递;在此基础上,从六个方面说明世博会见证了中国服务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裴越 《价值工程》2012,31(5):87-88
150年来,世博会见证并记录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文明进程,它是近代产业社会最大规模的国际活动,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世博会国家展馆是一个国家的名片,而在当今呈多元化发展的世界里,各国建筑师在国家展馆设计中也表现出对本土传统建筑材料的发掘与关注,代表着各国本土文化风情的国家展馆在世博会的舞台之上呈现出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盛景。  相似文献   

17.
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经济拉动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纵观历届世博会,都对举办城市的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运用宏观分析方法,深入剖析了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经济增长产生的拉动效应,包括:对总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对金融业等相关重点产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对长三角都市圈协同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召开,此次世博会的举办将会大大地促进我国物流业特别是会展物流业的发展。在我国,会展物流目前还属于一个新兴的行业。文中探讨了上海世博会对我国会展物流业发展的影响,同时指出了目前我国会展物流业存在的不足和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世博交通的来源与特征,分析世博交通对道路系统影响较大的区域与敏感点,提出构建世博集约绿色通道的交通组织策略。按照市外、郊区、中心城、周边地区4个层次进行世博集约交通行驶线路规划,分离世博交通与城市日常交通,提高世博交通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0.
唐琳 《价值工程》2011,30(33):241-242
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于2011年4月在浐灞生态区开幕,参展国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本次世园会不仅是一届跨越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多元化、综合性、世界级的博览盛会,更是向世界展示古城西安的重要机遇,为促进本次盛会的有序发展,加强西安与其他地区乃至世界的交流,世园会内的公示语英译是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