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据《新华日报》报道,自今年2月份开始,江苏徐州市在党政机关中大力推行勤政问责制,那些行政不作为、虽廉而不勤的干部成为问责对象。现今不少地方都在推行干部问责制,但大都限于安全生产领域或廉政建设方面,对干部勤政情况进行问责的则罕有所闻。正因为对“廉而不勤”现象普遍缺乏督查问责机制,导致不少党政机关中滋生了一批虽不贪不沾,  相似文献   

2.
政府问责制建设的顺利推行离不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它对政府问责制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概述了经济责任审计对政府问责建设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几点具体的实践措施,以不断完善政府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3.
问责制拥有着特殊的文化背景,行政文化积淀的不同往往会对问责制度化形成一定的障碍。通过“营造和谐的‘问责文化’、转变行政理念、问责法治化,选择合适的推进战略以促进问责制健康发展,推行政务公开”等途径,可以克服行政文化带来的障碍,实现行政问责制度化。  相似文献   

4.
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问责制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与实质,也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一套完善的问责保障机制,对政府实施有效的问责必然是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也是服务型政府的核心与实质。指出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关键,即推行“异体问责”,实现问责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试析异体问责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苗 《理论观察》2009,(5):63-64
有人把2008年称为“官员问责年”。目前,在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推行与实施,还存在较大的困难与阻力,其中异体问责的种种不完善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要从加强人大的问责,保障和维护公开参与问责的机制,加强新闻媒体的舆论问责等方面来完善异体问责。  相似文献   

6.
王青 《黑河学刊》2010,(5):63-64
推行行政问责制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对于行政问责的理论研究却滞后于问责实践的开展。具体实践中,要做到:规范问责行为,强化责任追究;加强异体问责,建立多元化问责机制。明确问责对象,合理划分问责事项范围。健全问责程序,完善实施环节。公开问责信息,提高问责透明度。统一问责制度,推进问责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马燕 《魅力中国》2009,(21):209-210
行政问责制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制度创新,是我国迈向责任政府的重要一步。我国目前启动的问责制主要还是同体问责,但问责制重在异体问责,离开异体问责的问责制是苍白无力的。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行政问责制建设中在异体问责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善对策,在加强同体问责的基础上,合理协调异体问责,从而完善行政问责体系,有力推进责任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政府问责制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制度创新,是民主政治的必然,然而现实存在的一些问题阻碍了政府问责制的有效推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加强现代行政文化建设、明确政府责任和强化监督机制则是实施问责制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张丽 《理论观察》2011,(5):27-28
作为顺应建设责任政府而产生行政问责制自产生之后在中国刮起一阵"问责浪潮",在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问责主体单一、问责对象不明、问责程序不规范、问责法制不完善、行政信息不对称等现实困境也呈现在人们面前。探讨如何使行政问责制走出困境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西方国家行政问责制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茵 《黑河学刊》2012,(7):46-47,115
西方国家行政问责制的实践经验是问责主体以异体问责为主,问责事由比较固定,问责的法律体系健全,并设立了专门机构监督行政问责制的实行。我国应合理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健全问责法制建设,强化人大问责,加强公民问责,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11.
推行行政问责制既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行政问责的构建还处于初始阶段,一系列相关的制度还不健全。对山东省淄博市行政问责的实践而言,使其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2.
姜国辉  许丽娟 《魅力中国》2011,(11):125-125
2003年的非典掀起了全国性的“问责风暴”,官员问责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随着问责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问责速度越来越快,问责力度也越来越大,但是问责制在制度设计和操作层面仍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从问责制度的问题出发,力求从理论、法律政策和机制层面寻求完善问责制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3.
行政问责制是对政府的违法或不当行为及其后果追究责任的制度。行政问责制度是民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的一个重要实现途径。行政问责制的推行和完善,对于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建设责任政府,建立一套有效的权力运行和制约机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时期的问责风暴最初是作为应对公共危机的应急措施,仅是一种非常态的行政问责,制度化和程序化是其必然走向。应着眼于行政问责制建设中问责法规的缺陷、问责文化建设的滞后、问责官员救济的缺位和公民参与问责的缺失等多个角度对我国行政问责制度进行审视和突破,以期能更有效的推动我国行政问责制走向程序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15.
巴永杰 《魅力中国》2009,(36):154-155
行政问责最初是作为应对公共危机的应急措施而步入我国政治生活的,仅是一种非常态的问责风暴,制度化和规范化是其必然走向。必须着眼于行政问责制建设中问责法规的缺陷、问责文化建设的滞后、问责官员救济的缺位和公民参与问责的缺失等多个角度对我国行政问责制度进行审视和突破,以期能更有效的推动我国行政问责制走向程序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相似文献   

16.
官有权,必有责,有多大的权利,必然要附带多大的责任,因此,行政领导问责制应运而生,以便有效的制约行政领导的"责"与"权"的不对等以及权力运用的不正确。在政治文明建设的今天,行政领导问责制的实施更是促进了其进程,使得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但随着问责制强度的加大,由问责所暴露出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导致问责的不合理性等问题摆上了台面。本文着力研究由行政问责程序化所带来的不良表现,并对其改善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俞平 《中国经贸》2014,(9):282-283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重点加强政府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在用人、财务、资产管理使用方面的监督,健全责任追究体制,完善干部监督内容,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提出建立以行政首长为主的行政问责制。国家审计作为政府专门监督部门,在问责制建设中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政府问责制肇始于"非典"肆虐的公共卫生危机.从政府问责制运行来看,由于在问责主体、责任追究、责任划分和问责监控等方面还存在"缺位"的问题,使得政府问责制不能发挥其实效.因此,有必要构建新的运行机制体系,以完善和发展政府问责制.  相似文献   

19.
孙迎 《中国经贸》2009,(18):238-238
本文通过对行政问责制的基本概念的描述,从多方角度论述了行政问责制度在当代中国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通过问卷调查对经济责任审计推进政府问责制的宁波实践进行调研,发现民众对宁波政府问责关注度较高,但大多数人认为推进过程中存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设滞后,规范化程度还不高"等问题。因此经济责任审计推进政府问责制实现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强化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力度提升经济责任审计力度等措施,以进一步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推进政府问责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