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008年南京市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农民工子女继续接受初中以上教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农民工子女继续接受初中以上教育的主要因素有:家庭收入、父母文化水平、来宁时间、子女性别、子女个数、子女自身学习情况等。子女自身学习情况是决定其是否继续接受初中以上教育的最重要的因素。家庭收入是制约农民工继续提供其子女继续接受初中以上教育的主要因素。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农民工子女是否继续接受初中以上教育呈正相关关系,但母亲的文化程度比父亲的文化程度的影响更显著。而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思想素质的提高,子女的性别已不再是影响农民工子女接受初中以上教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经济导刊》2009,(12):13-13
与数十年前社会强烈的反叛情绪相比,近年来美国父母在养育子女上表现出过度重视和投资,这样培养出的孩子根本不能承受未来走向社会后的各种压力。不分种族、年龄和地区的家长们对子女成长的关照可谓煞费苦心,他们对子女的成功是如此之关注.让养育子女已变为一种开发产品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根据《长江三角洲16城市农民工现状调查》课题组的专项调查数据表明,有47.1%的来沪农民工务工经商带子女随行,外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值得关注。在上海市政府的关怀下,当前在沪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状况有所改善,多数孩子能进公办学校学习。调查数据显示,在沪农民工子女进入本地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为24.5%,在民工子弟学校就学的占12.8%,就读于家乡学校的占62.8%,因各种原因失学的占2.8%。从全市范围来看,进入本地公办学校读书的外来农民工子女比例已高于民工子弟学校就读比例,失学比例也低于2004年5%-6%的比例。另外,调查反映外来农民工对子女受教育程度的期望值较高。按本次调查统计数据,拥有大学本科学历是大多数人对子女的美好愿望,该比例占到45.4%,6.2%的人因各种原因(包括子女已长大工作)选择了“无所谓”,认为至少应读到大专的占6.1%,有5.9%的人甚至认为孩子最好读到研究生及以上,希望读到高中的仅占2.1%,初中、中专比例更少分别为1.2%和0.7%。并且,90%以上的外来农民工家庭表示只要自己的孩子有能力读书,砸锅卖铁也会供其念书。外来农民工对子女学历的看重,说明在子女身上寄托着他们想要改变户籍身份和命运的强烈愿望。[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居家养老成为老年人照顾领域中重要的养老方式。对深圳老人成年子女照顾者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接近三分之一的老年人选择和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成年子女照顾者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面临压力,男性和女性照顾者在经济、时间和心理所受到的压力有所差异。老人在经济方面更依赖男性照顾者,而在生活照料方面则更依赖女性照顾者,老人更倾向于与儿子同住,成年子女照顾者也对居家养老服务提出了具体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中国每年审判的案件约有40万件,罪犯人数在40万以上,其中已婚罪犯约占70%,也就是说,约有28万罪犯造成28万以上罪犯子女处于恶劣境况。由于父母犯罪,其子女成为人类最不幸的特殊群体,他们得不到烈士子女获得的尊重和照顾.也没有一般孤儿受到的救济和扶助。罪犯未成年子女问题越来越突出和受到社会的关注。他们或因父母服刑而无人监管,或因经济压力而面临失学,有的还步父母后尘,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对罪犯未成年子女问题的解决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对他们的保护,不仅是保障他们能够健康成长、避免受到任何歧视、预防其违法犯罪的基础和关键,同时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现将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罪犯未成年子女保护问题保护的引起重视,共同关注罪犯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陈宇 《经济研究导刊》2012,(15):294-295
重视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新课标》对中学英语教学的要求。但由于种种原因,新居民子女在英语阅读方面的现状与课程标准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通过分析现状与原因,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情感渗透、重视课本教学、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传授阅读技巧等方法,来提高新居民子女的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重庆市的农村单亲贫困家庭的调查分析.认为农村单亲家庭中贫困化比率是相当高,单亲子女的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保障和实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体制转换结构调整,以及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充分体现和维护农村单亲贫困子女的权益。中国在发展新的社会援助制度过程中,应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为离异贫困家庭子女的正当权益实现提供帮助和保障。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对民工子女162名和城市儿童91名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城市儿童的自尊高于民工子女的自尊,并且有显著差异。根据研究结论,分析讨论了导致这种结果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民工子女儿童自尊的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9.
郑州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融合总体上做得不错,但是也存在教育公平显失、低收入"高学费"困扰就读、生源质量的差异化考验学校的教学工作等问题,在调研的基础上,指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日益成为我国教育界面临的突出问题,以致成为“两会”的重点问题之一。目前我国约有2000万左右的农民工子女处于流动之中,这当中有9.3口的学龄儿童处于失学状态。如何处理好这一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社会边缘群体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工子女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及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1990年和2000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从父母婚姻状况、子女监护安排和(外)祖父母是否帮助照看孙辈三方面,考察了第一胎孩子性别是否影响已生育女性福利。我们发现,与第一胎为男孩的母亲相比,第一胎为女孩的母亲离婚率更高,离婚后更可能独自监护子女;第一胎为女孩的母亲更难获得(外)祖父母照看孙辈的帮助。本文作为第一篇利用国内数据研究子女性别对女性福利影响的文章,对性别偏好的研究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龚继红  钟涨宝 《经济师》2006,(8):222-223
文章根据帕森斯的一般行为理伦,通过问卷调查,分别从不同数量子女家庭对家庭教育观念、教育投资目的、教育期望、教育投入和教育投资选择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为子女少的家庭对现代教育投资观念有更强的认同感;独生子女家庭和四子女家庭在教育投资目的性上更倾向实现子女向城市流动;在教育投资选择上,多子女家庭除了遵守择优原则并存在一定的性别偏好和年龄偏好,子女少的家庭大多选择进行高价投资等。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进入学校之后的融入问题。在影响其教育融入的众多因素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来看,存在着不彻底和不充分性,这导致了农民工在城市的整体弱势化状态及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从而对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教育起点、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等阶段以及文化层面的融入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阻碍了农民工子女对城市的整体教育融入。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彻底和充分转移,可以有效解决农民工子女对城市的教育融入问题。  相似文献   

14.
齐则锋 《当代经济》2016,(20):76-77
随着农民工群体对社会生活影响的深入,其子女的城市融合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为了有效帮助农民工子女更好的融入到城市社会中,本文将从城市居民对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合问题的影响的角度出发,基于对南京、无锡和苏州三市的调研数据,探究城市居民对农民工子女接纳态度的影响因素和决定机制.主要采用描述性的分析,得到城市居民对农民工子女的接纳状况,从而可以看出城市居民是可以接纳农民工子女的,但随接纳层次的深入,接纳度不断下降,本文针对此问题给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9,(8)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道德家庭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导致婚前性行为的普遍存在,对非婚生子女权利的保护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五条虽然规定了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但对非婚生子女权利的侵害在现实中仍然普遍存在,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相关的认领制度来平衡和调整。文章以非婚生子女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的保护问题,梳理了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的现状和现行规定,为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理论的完善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6.
在继父母子女关系形成和解除过程中,当事人各方均享有选择权。婚姻关系的缔结是继父母子女关系形成的基本条件之一,但并非唯一条件。继父母子女关系当事人的选择也是必不可少的形成条件。婚姻关系的解除并不必然导致继父母子女关系的解除,其解除与否还要基于该姻亲关系当事人的选择权的行使。继父母子女关系向养父母子女关系转化过程中的当事人也享有选择权,选择权的行使应规范和法定。  相似文献   

17.
张永峰  路瑶 《财经研究》2022,48(5):64-79
家庭中普遍存在成年子女照料老龄父辈健康的现象,这在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中国表现得尤为明显。文章利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研究发现:父辈隐性健康变化并未引致子女退出劳动力市场,而父辈显性健康变化对子女劳动供给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总体来看,父辈健康变化对农村子女、女性子女、分开居住的子女和代际支持更高的子女劳动供给的挤出效应更加显著。同时,父辈隐性健康变化显著增加了雇佣护理人员的可能性。在父辈健康照料中,在追求家庭效用最大化约束条件下,护理人员部分替代子女成为相对理性的选择。进一步研究发现,医疗保险、子女数量的增加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有助于平滑父辈健康变化对子女劳动供给的冲击,缓解父辈健康变化对子女劳动供给的挤出效应,尤其是在家庭子女数量超过2时,这一缓解作用更加显著。文章的研究验证了“抚养-赡养”这种代际互惠模式在中国的存在性,因此需要警惕老龄化加深和人口红利缩减双重背景下父辈隐性健康变化和显性健康变化转换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利用北京地区子女移居国外的老年人家庭生活状况调查数据,采用改进的合作群体理论模型,分别从老人和子女角度综合考察了子女移居国外、其老年父母在国内居住的家庭代际支持的影响因素。子女移居国外减少了老人的日常照料;移民子女的代际关系存在向西方"接力模式"演变的趋势。留守国内的老年人对经济支持的需求得到满足,而获取日常照料的关键因素则是子女数量、居住关系以及子女的孝道意识;子女之间的分工按照资源配置最优原则和互惠原则进行,其中"养儿防老"模式被取代,女儿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农民大量流入城市务工,如何保障其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成为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正是从教育券的角度说明在目前实行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社会参与是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标准之一,良好的社会参与对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提高社会健康水平尤为重要。采用CHARLS2015数据库,利用有序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社会参与—子女照料对健康状况的影响。模型表明,社会参与—子女照料对老年人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参与社会活动的老年人健康状况优于未参与社会活动的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得较近、能够得到子女经济支持的老年人健康状况优于不能得到子女照料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