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朱光俊 《大陆桥视野》2016,(18):305-306
过去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是对于耕地面积进行整理和开发,目前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即对耕地进行开发和整理,同时又对建筑用地进行整理和开发,本文说明了在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遇到的几点问题,并给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土地开发整理是国土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全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重要保证措施。本文通过清镇市王庄布依族苗族乡花围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分析,具体了探讨土地整理规划的详细内容,并进行效益分析,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土地开发与整理是现阶段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资源的有效途径,搞好土地权属管理,保障农民利益,确保开发整理后土地的有效利用是巩固开发整理成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其实施时间长、程序复杂、所需的资金量大。因此做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工作,是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提出了目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土地整理中的资金管理,既可保障土地整理项目的顺利实施,又可防止在土地整理项目中产生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开发整理要与城镇化建设互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土地开发整理与城镇化建设两者相辅相成、互动发展,其根本目标都是为了缓解人地矛盾,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共同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可以说,土地开发整理与城镇化建设都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两者不可偏废一方,工作中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下苦功夫抓好。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尽可能多的增加耕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工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要想识别土地开发整理的环境影响,必须分析土地开发整理活动的目标,土地开发整理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增加有效地耕地面积、扩展利用空间,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现代化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人们根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制定的目标、布局、土地整理项目等实施该规划后,必然对规划区域内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自发的耕地开发和土地整理存在弊端:1.规模小而简单,基本是一村一队式的。2.没有科学的总体规划和长远的利益考虑,仅仅为了少数人的生存和发展及眼前利益而考虑。3.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没有考虑到其不合理的土地开发整理行为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4.土地开发整理的手段非常落后,效率十分低下。  相似文献   

8.
土地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为了有效的利用土地,实现对耕地的保护,我国加快推进了土地开发整理的力度,通过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来有效的确保各区域内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有效的增加耕地的面积,提高耕地的质量,确保各区域内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我市地处东南沿海平原地区,人多地少问题由来已久,为了在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兼顾现代产业发展需求而又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离不开土地开发整理这条途径.本文结合笔者参加土地开发整理勘测定界实践,地阐述了土地开发整理中勘测定界的技术依据与勘测内容,提出了搞好土地勘测的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土地整理生态评价 --以甘肃省酒泉市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群  龙花楼  罗明  王军  古志新 《经济地理》2003,23(6):822-825
论文结合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针对土地整理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甘肃省酒泉市为例,选取坡度、地下水位、土壤盐渍状况、土壤有机质含量作为评价因子,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利用评价模型,对研究区进行土地整理生态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土地整理方向和措施。生态评价综合分值在80—100之间的耕地应被划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其土地整理措施主要是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改善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品质;非天然林的林地整理应考虑向经济林发展,发展特色林果业;未利用地可作为耕地的后备资源进行有计划开发。分值在65—80之间的耕地应划为农田保护区,整理措施应注意农田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措施的设计;林草地整理措施则要防止林草地退化,适当发展经济林;未利用地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适度开垦为耕地。分值在50—65之间的耕地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逐步进行生态退耕,防止耕地沙化以及加强水土保持措施;未利用地整理措施主要是保持原有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分值为0—50的耕地必须实行生态退耕还林还草的整理措施。注重林草地保护和提高植被覆盖率;未利用地保持原状不能开垦为耕地。  相似文献   

11.
为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全省耕地保有量指标,实现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间的平衡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在规划方案中需要统筹安排各市(区)的补充耕地任务,并依据土地开发整理潜力,明确补充耕地区域平衡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已逐步形成了制度比较健全、投入相对稳定、效益日趋明显、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等有突出贡献.但也应看到,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仍需不断改进和提高.通过工作实践和深入思考.本文提出了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土地开发整理是在经济发展环境治理、土地短缺、农业产值及农业经济效益滑坡等问题日益明显的情况下产生的.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搞好耕地占补平衡,把未利用地变为可利用地,提高新增耕地数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必要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自2006~2020年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低于367万公顷。如此大规模的土地开发整理活动,对勘测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先进的测绘手段和方法提供技术支持。GPS RTK 技术以其观测点之间无需通视、地形点位选择灵活;定位精度高,作业有效距离远;操作简便,自动化程程度高;观测时间短等优点。完全可以应用于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划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阶段,达到了测绘精度、作业效率和实时性的最佳融合。将在土地开发整理、土地整治工作以及其他领域中得到更广阔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已成为促进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工程手段。作为监理,不仅要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同时也应该保护好耕地的生态环境,本文通过在施工现场的一些工作经验探索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希望对今后同类项目的开展能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开展的土地整理活动,带来的不仅仅是耕地的增加,它对区域范围内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产生了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效益,因此,需要对土地开发整理的实质、影响、规划控制等进行多维思考,从而使土地整理活动在资源开发利用和社会系统的发展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对如何推进土地开发整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已被各级党委和政府列入“议事日程”,列入经济发展和加快城市化建设的大计中,在不断总结土地开发整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树立了宏观开发的理念,走科学有序开发的新路子,土地开发整理的进度和质量明显加快,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刘弘 《经济研究导刊》2014,(16):38-40,143
土地整理是通过工程等技术手段,进行内部挖潜以实现耕地数量增加和质量提升的耕地可持续发展模式,是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土地整理质量潜力研究不仅能够丰富土地整理研究体系使研究的重点从数量潜力转移到数量和质量潜力并重上来,而且能够为土地整治规划及粮食安全战略提供基础信息。分析土地整理质量潜力的内涵,并在农用地分等理论的基础上,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布局进行规划和设计,其中的灌排工程依据官地坪镇农用地分等的成果。结果表明,官地坪镇耕地自然质量及土地整理现实质量潜力分布有明显区域差异。研究认为,应根据土地整理的质量潜力分布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土地整治规划,在现实整理质量潜力大的地区应在加强土地整理力度的同时加大投资力度以改善耕地的粮食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土地整理竣工图测绘的技术依据,结合贵州省当前土地开发整理竣工图的测绘存在的问题,提出搞好土地开发整理竣工图测绘的一些措施及体会。  相似文献   

20.
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开发复垦,对于缓解人地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有利于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改善,土地质量提高,耕地面积增加,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