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琳 《城市建设》2011,(6):23-23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觉、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阅读要求事实上已经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文学素养的培养,绝非一、两节语文课的教学能实现的,尤其是对藏文中学学生而言,由于受到母语干扰,加上对汉语重视不够等原因,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一直是治标不治本。而阅读技能的掌握关系到阅读者个人的可持续性发展潜能,关系到阅读者在未来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前景。因此,作为语文教育者,我们应加强对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训练与指导,让我们的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教学尝试的目的是通过给予学生元认知、认知和社会/情感策略方面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文章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模本,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教学的尝试,阐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阅读策略训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育包含语文智育、语文德育、语文美育三方面的内容。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各专业学生 (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 )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针对大学生已有的语文基础和专业学科特点,在对其进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以语文美育为中心,深化语文智育和语文德育,既能达到大学语文课“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教学目的,也能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增强学生充分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试从三方面论述语文美育对完善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语文…  相似文献   

4.
“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引导学生采用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来进行阅读训练,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  相似文献   

5.
英语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技能,其主要标志是阅读的流畅程度和对文章整体的理解。笔者从阅读者、阅读策略入手,指出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应注重三方面,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掌握合理的阅读策略,培养跨文化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格式塔理论和原则对在英语阅读教学都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阅读理解题历来是考生感觉困难的题型,所以本文以四级考试阅读理解为例,分析格式塔整体思想的应用。了解格式塔理论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养成整体感知能力建构出完整的语言心理信息,促进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高职英语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基础课。文章结合高教《新编实用英语》教材,探讨了在课文教学中,通过对文体知识的培养和训练,分析了文本的整体结构和段落,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习者获取和提高语篇能力,注重英语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从而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高职人才。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优势.它不仅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语言文字,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其他学科知识,并促进学生个性、人格全面和谐地发展,使之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传统语文教学属于语文知识教学层面,本质上是一种维持性学习.教学内容主要是关于汉语语法、词汇、阅读分析教学,而淡化写作教学.教师组织教学的过程基本是:熟悉教材标准与要求→确定授课目的→判定教学策略→课堂教学→反馈评价.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几代学生做着同样的作业,把作业的反复训练作为能力的培养.教学的逻辑起点是教材,由教师演绎,学生总是在被动适应中获得某种发展.这样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忽略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训练,忽略了运用逻辑综合分析问题的训练,抑制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勇于创新知识的能力,导致了学生缺乏科学思维素质,致使学生随着学龄的增长,运用语言的能力并未能有所提高.从社会及文化的角度来看,这种教学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社会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减弱,结果,使社会对学生语言素质的高期望值与学生对学习的淡漠感形成强烈的反差.  相似文献   

9.
阅读技能在英语学习基本技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效的学习策略的培养尤为关键。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学习策略培养需要注重背景知识介绍,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策略的训练和阅读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终使其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9,(8)
整本书的阅读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广泛、深厚、持久的优势。文章主要从整本书阅读的内涵、整本书阅读对提高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必要性以及通过整本书阅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旨在通过整本书阅读建构高中生的语言经验、阅读方法,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进而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邱红 《大陆桥视野》2016,(12):240-240
人们常讲:“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然而,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是离不开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有其独特的语言特性,它的学习离不开阅读,因此,要切实做好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备学习数学的基本技能,是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前提。“万丈高楼平地起”,学生任何一项能力的培养与形成都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实践,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因此,重视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更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说它重要因为它不但关系着学生中考的分数,而且还是学生语文能力高低与否的重要标志。说它难,原因在于至今也没有找到放之四海皆准的语文阅读解决方法。但语文教师们不断探索,尝试着总结出一些方法,努力解决这一难题。结合前人的经验和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我认为,要解决好语文的阅读问题,关键是抓住两个方面,即“术”与“道”。所谓的“术”,是指语文阅读的具体方法。所谓“道”是指语文阅读的根本,即文章的主旨、灵魂。  相似文献   

13.
歌唱共鸣训练整个过程都处于“感觉”之中,在抽象的时空里寻找“感”与“觉”的统一。它需要运用思维来感知肌肉的运行,并逐步寻找平衡,因此教学中将抽象感知合理地形象化对实现肌肉的正确运行至关重要。文章在遵从歌唱艺术规律的前提下,从“空间”建造、身体顺位、释放、支持、面罩等核心技术训练入手,通过形象化表述设计和针对性实践训练,将抽象的共鸣训练手段具象化,构造科学、合理的创新训练路径。以此,获得歌唱美好共鸣及自然泛音。  相似文献   

14.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常用于诗歌研究领域。“陌生化”技巧的目的在于使习以为常的事物变得陌生,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重建对生活的感知。诗歌创作需要标新立异,诗人就需出奇出新,赋予语言以新鲜感和惊奇感,需要创造“陌生化”的艺术境界。本文通过对意象派诗歌中“陌生化”的分析,来探讨“陌生化”在文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刘丽琼 《时代经贸》2011,(20):240-241
会计实践课教学可以强化职专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以及能培养学生的实务感和实际操作能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构成了会计循环的三大环节,本节会计实践教学课设计的内容是会计账簿的一个重要部分:三栏式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方法。 一、学生的知识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视读、写的训练、而忽视听、说的训练。许多版本的小学语文教学法无“说话教学”的有关内容,有的虽在“作文教学”中涉及了一些说话训练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太多只注重书面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17.
谢赛楠  高春燕 《经济师》2022,(9):177-178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语文高考也在随之变革,2017年新课标发布后,高考语文全国卷在能力要求、命题形式、思维层次以及内容选择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实用类文本阅读”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高考语文的重要考查内容,其考查特点也在发生变动。文章对2012年以来的近十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中“实用类文本阅读”进行梳理与分析,通过挖掘新课标下高考语文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的新理念、新形势以及新变化,进而提出实用类文本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8.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必须经过教师长期、有计划地培养才能提高,为此要学有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先看题干,带着问题读文章;要让学生提高自己在阅读中的识词能力;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激疑能力;根据构词法推测词义来提高阅读速度.  相似文献   

19.
宋妍  吉文丽 《经济师》2009,(8):135-135
经济管理类人才素质是一种内在素质。很难以量化考核。其能力形成,是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能力的增强,文章立足多年教育改革实践,提出“宽基础、活模块、有针对”的教育理念改革,构建一个有利于知识、能力、素质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英语“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中,翻译是有效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信息的重要技能。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最终能以英语为工具阅读国外各类参考文献。获取先进的科技信息并参与国际交流。因此,大学生外语翻译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文章就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