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书凯 《大众商务》2010,(8):247-248
晚近,国际投资协定在双边、区域和区域间的层面上均得到进一步发展,构成了日益复杂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投资规则框架。本文阐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规则制定上的四大发展趋势,并讨论这些趋势对国际投资规则的制定总体层面上的影响,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的特别影响。最后,本文指出在探讨如何应对这些趋势所带来的挑战上,诸如UNCTAD这样的国际组织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国际直接投资在全球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权威的、综合性的投资规则对其进行规制,而现行的双边的、区域性的和一些多边规则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不能充当投资法典的角色.WTO已经向投资领域扩展,由其构建多边投资体系、制定多边投资规则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并将成为国际投资规则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3.
晚近国际双边投资条约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不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总体变化特征是调整对象日益专门化、投资保护标准日益提高、争议解决方法日益多样化等.伴随着这些特点的出现,东道国对外资的管辖权也呈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本文主要阐述晚近国际双边投资条约的一些显著变化动态.  相似文献   

4.
欧盟在其近年来的国际投资协定谈判中,提出了不少对国际投资规则进行革新的内容。中国为应对将来中欧自由贸易协定谈判,除了分析欧盟国际投资规则本身之外,更应该对欧盟国际投资规则的形成与发展趋势有清晰的把握。欧盟投资规则的形成受到《里斯本条约》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欧盟法院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欧盟的国际投资规则发展面临着一致性问题的影响。欧盟如何协调内部投资规则的冲突,如何协调欧盟与欧盟成员在外部的国际投资仲裁中的主体地位等问题都将影响着欧盟国际投资规则的发展,更影响着中国应对中欧双边贸易投资规则的谈判策略。  相似文献   

5.
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不同层面的企业会计规则制定权契约具有不同的参与特征,这些特征对企业会计规则制定权契约安排产生不同影响。有效的企业会计规则制定权契约安排应当以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并设计有效机制,确保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会计规则制定权的恰当行使。  相似文献   

6.
全球一体化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制定和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既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建立法制和诚信社会的要求.本文主要从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战略入手,分析了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的变革,并深入分析了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的变革对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政治与经济结合的视角对1947~1970年间美国跨国公司发展的背景及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战后美国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实际上起了一种释放过剩产能、缓解资源需求的压力和增强国际分工地位的作用,即在一定程度上“烫平”了经济周期的波动。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也通过增加其在国际投资领域的规则制定权的方式,对跨国公司对外投资行为进行了扶持,促进了战后这一时期美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政治与经济结合的视角对1947~1970年间美国跨国公司发展的背景及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战后美国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实际上起了一种释放过剩产能、缓解资源需求的压力和增强国际分工地位的作用,即在一定程度上“烫平”了经济周期的波动。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也通过增加其在国际投资领域的规则制定权的方式,对跨国公司对外投资行为进行了扶持,促进了战后这一时期美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解读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方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流派较多,理论视角各不相同.本文从国际直接投资的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两个层面对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进行了介绍和评论.  相似文献   

10.
区域贸易协定(RTAs)中投资规则的形成既与区域经济组织和集团的兴起相辅相成,也与国际投资的多边、双边条约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规则新动向.我国从一个单纯的外资输入国变成了既有外资输入也有资本输出国情,使我国在签订RTAs投资协定时,应该把握对于投资规则中投资自由化价值取向,投资协定的模式,以及以投资自由化价值取向的深度规则的确立.以此来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1.
越南加入WTO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中越两国合作日益密切,商品贸易、相互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领域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越南加入TPP会产生贸易替代效应和转移效应,也会对中越经贸合作造成影响。协定内容中所涉及的零关税、原产地规则等各种标准高且复杂,短期内不会对中越商品贸易结构产生太大影响,但长期来看,国际直接投资流向将发生变化,国内投资者也会考虑进行产业转移以绕开贸易壁垒,中国在越南的工程承包项目等还会面临巨大挑战。从企业层面到国际层面展开积极行动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国际贸易新秩序,是现阶段应作的思考和准备。  相似文献   

12.
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是相伴相依的,国际投资补充和创造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对世界贸易额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而且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深化,东道国、投资者和投资者母国之间的矛盾和摩擦也不断加深。为了国际投资活动的健康发展,国际社会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制定了一些规则和协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就是其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3.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速已是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也有了长足发展。但在目前由欧美主导的国际规则框架内,发达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呈现非均衡发展的趋势日趋明显。文章拟对若干全球化非均衡发展现象作简要梳理,进而通过实证方式对WTO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规则适用作粗浅评析,以期未来发展中国家对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产生实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国际投资自由化的趋势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对国内产业的保护显得十分重要。本分析了我国现行外资立法与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中有关投资规范的差距,提出完善外资立法,加强对国内产业的立法保护构想。具体为;(1)利用国际规则达到自我保护;(2)在国际规则框架内寻找政府政策保护;(3)建立保护国内产业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规则制定是中国参与国际知识产权治理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我国仍缺乏一套一以贯之的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方案。本文从“社会经济”“利益团体”“国际政治”三个维度对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规则制定背后的逻辑进行分析。其中,社会经济因素决定了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规则制定的基本立场,利益团体因素体现了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规则制定的战略重点,国际政治环境影响了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规则制定的战略部署,在此基础上提出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章节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6.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生产网络的形成,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嵌入国际生产网络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两个视角对中国OFDI的网络化趋势特点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剖析OFDI默会知识逆向溢出的理论机制;最后,分析影响OFDI网络中默会知识逆向溢出的因素。本研究者认为,宏观层面,中国OFDI从投资规模、行业分布和区域布局等方面表现出网络化趋势;微观层面,中国企业已初步形成全球生产网络、全球营销网络和全球创新网络。OFDI默会知识逆向溢出主要包括国家间转移和企业间转移两个维度。此外,本文作者还认为,影响OFDI默会知识逆向溢出的因素主要包括网络成员信任程度、信息开放共享程度和共同解决问题程度等网络嵌入性因素,以及知识吸收能力和OFDI合作方式等默会知识溢出调节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不断增加的国际投资已经使发展中国家成为制定国际投资规则的重要参与者。能否实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利益,是衡量国际投资体制是否公正、合理的重要尺度之一。尽管未来国际投资协议的相关谈判进程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但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应得到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8.
近期,区域层面投资法律制度的融合与形成引起了普遍关注。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欧盟加拿大全面经贸协定》为代表的区域协定核心投资章节对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制度安排更加具有创新性,表现为多元化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已经初步成型、争端解决范围扩大化与程序要求细化、对争端解决程序的透明度与监督功能逐步深化。我国尚处于区域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构建的起步阶段,在区域协定主导国际投资法制动向的背景下,应当以主动姿态积极参与区域规则制定并充分运用争端解决条款的相关规定,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与海外投资者权益保障提供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背景即国际环境、国内市场供需、对外贸易量、出口能力以及国家政策五个方面的分析,在微观层面上探讨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并根据微观层面的探讨,在宏观层面上提出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由于财政资源的公共池塘问题和政府行为的短视性,政府存在着过度支出、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倾向,对财政可持续性构成了严重威胁.财政规则对约束政府过度支出,控制赤字和债务规模膨胀具有积极影响,因而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青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财政规则在全球迅速普及,近100个国家都已经实施了不同类型的财政规则.其中,预算平衡规则和债务规则及其组合形式最为常见.本文在理论和实践上分析了当前国际主流的数值型财政规则的类型及其特征,重点探讨了财政规则对财政可持续性的积极影响及国际经验做法,并对构建中国财政规则,增进国家财政可持续性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