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质量,是反映产品或服务满足需求的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名牌,是产品或服务满足需求的综合标志。质量和名牌是相互依存,紧密相连的统一体。名牌是市场竞争的手段,是建立在质量的基础之上的,而质量是名牌的灵魂,是企业的生命。没有高质量,也就不可能有名牌,质量才是永远的  相似文献   

2.
名牌是企业素质、信誉和形象的生动展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施名牌战略以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叫‘得响的知名品牌,大大提高了一些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了我国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但总的来说,我国多数工业产品和多数品牌缺乏品质特色和市场感应力,知名品牌数量较少,多数技术含量较低,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3.
发展名牌要像创名牌那样主动出击,对外辐射,寸土必争,否则名牌难保。一、发展名牌采取进攻策略,是由市场竞争的形势决定的当前市场竞争的特点是市场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产品竞争品牌化。我国企业不只是面对国内同类企业的竞争,同时也面对其他各国同类企业的竞争。我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首先受到的是竞争者品牌的冲击。“索尼”、“万宝路”、佳能”、“可口可乐”等名牌几乎控制了广大消费者的视听空间。发达国家在进军中国市场的过程中,调动种种手段,全面宣传其产品。我国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如不主动出击,就会失城丢地,一败再败。  相似文献   

4.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国际经济一体化以及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形象在市场中的作用愈来愈显得突出,搞好企业塑形工程途径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通过产品品牌树形象,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好的品牌不仅代表一个企业的形象,甚至代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形象,如美国的微软,瑞士的钟表,西德的奔驰,中国的海尔都已成为国家的象征,名牌企业形象不仅对国内广大消费者号召力,对国外广大消费者也有号召力,因此在21世纪知识经济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市场,是效益,是生命,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5.
青岛是我国最早拥有国际知名品牌的城市,也是我国拥有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最集中的城市之一,不仅拥有青啤、海尔、海信、澳柯玛、双星、即发等全国驰名商标,而日.拥有青岛港务局、颐中烟草、青岛碱业等全国知名企业,以及一大批蓬勃发展的区域性名牌,被评为全国拥有名牌最多的城市。一个中  相似文献   

6.
在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为宝贵的。决定企业命运的因素不是资本、厂房和设备等自然资源,而是人的素质、技能和水平。随着短缺经济时代的结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竞争的焦点是产品质量,而产品质量水平是一个企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反映。高质量的产品是具有高度质量意识、竞争意识、管理意识、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的企业员工灵活运用质量管理基本原理和方法,将高超的技术、技艺与管理技术相结合开展生产实践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眼花缭乱的“名牌” 每天我们都被各种“牌子”包围着,喝饮料,是选“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鞋子穿“耐克”还是“李宁”?肥皂是用“雕牌”还是“白猫”,等等。这些大都还是些国内外知名品牌,但更多的是一些不知名的牌子,有一些在外包装上还写上“某某协会推荐产品”,“某某博览会金奖产品”,甚至是“中国公认名牌”等等。作为  相似文献   

8.
《上海质量》2010,(3):28-28
3月17日上午,“上海名牌申诉热线”首次开通.市民今后对名牌产品的申诉有了一个新的快速通道。实际上.该热线的开通.有利于吸引顾客参与对“有效期内的上海名牌产品”的质量进行更为有效的监督。“企业质量直通车”也同时开通,上海大众等10家知名品牌企业成为首批签约联网企业。  相似文献   

9.
名牌与品牌     
现在,有些企业对名牌这一无形资产价值的认识存在误区:其一、认为品牌资产价值一经评估,就会成为固有的资产价值,成为企业永恒的财富;其二、认为品牌形象一旦形成,市场定位就会一成不变,消费者就会长久认可。殊不知,认识错误导致行动偏颇。于是安享名牌带来的一时效应,不对品牌的经营、发展进行百般呵护,不愿再殚精竭虑地进行品牌创新,使名牌价值不断提升,这将在不进则退的市场竞争中节节失利。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透析不少名牌短命的现象,不注重名牌价值的持续创新、提升,产品在市场中消失殆尽是必然结果。名牌仅仅是企业战略发展的第一点,第二点是品牌战略,品牌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最高目标,它是企业产品商标、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符号、广告风格的无形总和。品牌相对名牌,具有更深层的内涵和价值。品牌竞争是市场竞争的最高层次。从创建的过程上来讲,名牌可以通过高额广告费造就,只要不断叫卖就可以形成;而要建立一个品牌,则是一个复杂又浩大的工程,它需要品牌管理者常年累月、呕心沥血的小心经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原来那个企业只要在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上胜人一筹就具有竞争力的时代,只能称之为市场竞争的初级阶段。现在,市场竞争已经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物美价廉已不再是唯一的制胜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竞争不断激烈。名牌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占据竞争优势。争创名牌、打造名牌、保护名牌。被不少企业列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中。然而,一些企业由于对争创名牌缺乏正确的认识,致使实施名牌发展战略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12.
黄松涛 《企业世界》2007,(10):27-27
市场竞争从过去单一的产品竞争发展到现在品牌品质的竞争。如何提高品牌的品质,打造名牌,保持名牌的生命力就成为企业管理者和商家必须思考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已由质量竞争时代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名牌产品既是区域经济实力的标志,又是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措施。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作为质量、计量、标准化、特种设备的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部门,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扶优治劣、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环境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引导企业争创名牌工作中具有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朱佳 《企业经济》2004,(10):53-54
通过探索名牌的产生与发展过程,阐述名牌的成长分为产品名牌阶段和企业名牌阶段。通过对中国民族名牌成长历程的回顾,提出了为保证中国名牌茁壮成长,赶超国际名牌需要分阶段有步骤,有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先创产品名牌再创企业名牌。  相似文献   

15.
中国饮用水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已形成以娃哈哈、乐百氏、康师傅、农夫山泉、屈臣氏、雀巢和依云等知名品牌。从2002年开始,国外的净水设备生产企业开始进军中国市场,国内也出现了大批的净水设备生产企业,使国内水市场出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瓶装饮用水包括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和饮用水等,它的质量好坏除了水质本身的因素外,  相似文献   

16.
引言目前,我国不少企业在实施名牌战略。然而,企业在积极创造名牌产品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提供相应的优质服务,即创“服务名牌”。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商业评论》主编李维特曾说:“现代竞争并不在于各家公司在其工厂里生产什么,而在于他们能为其产品增加什么内容。”由于产品的同质性越来越强,品牌就成为人们挑选商品的主要因素之一。但随着竞争的激化,各企业的产品(有形产品)日趋大同小异,虽然品牌不同,但无论产品质量、性能、包装还是整体形象,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差别。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就成为关键。企业只有在“产品名牌+…  相似文献   

17.
程秀生 《企业天地》2002,(12):43-43
名牌,简单来讲就是知名品牌。名牌产品首先要在质量上超出一般产品,因此,产品质量是名牌的生命线,是名牌得以生存、发展和壮大的根基。产品质量问题确实是我国在市场经济下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目前对于我国来讲,就是如何把抓产品质量与实施名牌战略联系起来。抓产品质量在微观层面有很多非常细致的工作要做。无论是生产,还是管理,无论是技术,还是服务,都需要把工作做到精益求精。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端正经营思想,真正把质量作为品牌和企业的生命线来看待,狠抓经营和管理。至于企业用什么样的手段确保和提高产品质量,那是…  相似文献   

18.
青岛是我国最早拥有国际知名品牌的城市,也是我国拥有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最集中的城市之一,不仅拥有青啤、海尔、海信、澳柯玛、双星、即发等全国驰名商标,而且拥有青岛港务局、颐中烟草、青岛碱业等全国知名企业,以及一大批蓬勃发展的区域性名牌,被评为全国拥有名牌最多的城市。一个中等规模的沿海城市,能够同时拥有如此众多的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和知名企业家,能够形成一个庞大的优秀企业文化群体,这种现象被经济学界称为“岛现象”,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中国企业界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名牌忧虑。老牌子失去了光彩,新牌子立不起来。一些专家、学者频频急呼并为之出谋划策,大有指点迷津之气概。各省市纷纷出台名牌发展之宏伟战略。一时间,人人都有了战略眼光,大谈名牌战略问题。于是乎,许多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实力强弱、名声高低,纷纷加入了创名牌的行列。然而不少企业由于没有正确的名牌观,导致其名牌开发困难重重,即使开发出来,也常常是昙花一现。因此,企业要开发名牌产品,要树立正确的名牌观。 一、名牌宣传观 名牌产品的宣传应适度,要反对两种错误观念:1.名牌是靠广告…  相似文献   

20.
茅台啤酒走进市场至今,经历了7年的市场竞争考验,迅速成长为国内啤酒行业的知名品牌.回顾走过的路,使我更加坚信:只有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内倡导形成一种质量管理文化,始终坚守产品质量的高质、稳定,才能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中永立潮头.让消费者在不断推陈出新的产品中记住这个品牌.给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