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改革的试验产物,中国的保税区从建立之初就有其内在的局限性。作者认为,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提升,适时将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保税区发展的必然逻辑延伸,也是解决保税区现存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多个层面上仔细分析和阐述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保税区改革与向自由贸易区转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我国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模式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方向发展应取何种模式?目前全世界共有1200多个自由贸易区,其规模、功能、管理模式、绩效都各不相同。我们在研究境外主要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保税区的具体情况,拟定出我国自由贸易区的如下目标模式。1  相似文献   

3.
<正> 一、我国保税区的分布格局与自由贸易区经国务院批准,1990年6月在上海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而后,国家又先后批准设立了天津港保税区、青岛保税区、海口保税区、张家港保税区、厦门象屿保税区、沙头角保税区、汕头保税区、福田保税区、宁波保税区、福州保税区、大连保税区等13个保税区。1996年以后,国务院又批准了深圳盐田和珠海保税区,使全国保税区总数达到15家。2000年,深圳福田保  相似文献   

4.
5.
中国入世,为保税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加快发展步伐,迎接入世挑战,广州保税区经济发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广州保税区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改进监管模式,建立效能、统一的行政管理体系,并改革通关制度,提高通关效率,积极向国际自由贸易区的通行惯例靠拢。“境内关外”仍然具有优势保税区是我国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产物,是实行国际上自由贸易区通行法则的特殊对外开放区域,其特殊的政策主要体现在投资经  相似文献   

6.
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波 《北方经济》2006,(17):65-67
随着我国关税水平的整体下调,保税区赖以生存的政策优势在逐渐丧失,其未来发展方向是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向自由贸易区转型,这种观点已经被政府和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在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过程中,制度方面的转型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7.
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关税水平的整体下调,保税区赖以生存的政策优势在逐渐丧失.其未来发展方向是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向自由贸易区转型,这种观点已经被政府和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在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过程中,制度方面的转型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向自由贸易区转型是我国保税区的发展方向,目前推出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改革试点时机已经成熟,应早日选取改革试点,争取在2006年年底之前完成试点任务。”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日前召开的“中国保税区管理与发展研讨会”上讲这番话的。他说,我国15个保税区经过多年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连接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促进国际贸易、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促进我国经济适应全球化潮流等方面都发挥了一定作用。谈到保税区发展面临的挑战时,成思危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保税区的…  相似文献   

9.
天津港保税区作为滨海新区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经过14年的创新发展,已由过去单一的海港保税区,发展成为拥有海港保税区、空港保税区、空港加工区、空港物流区和保税物流园区"三个区域、五种形态"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具备了开放区域的多种资源、政策和功能优势.  相似文献   

10.
11.
从区港联动试点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 TO后,我国保税区的发展在区域定性、管理体制、功能定位和设区原则等方面面临许多挑战。保税区如何创新发展思路、构筑全新的比较优势、实现更加开放更高水平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国家在多方论证基础上,先后批准8个保税区进行  相似文献   

12.
对于我国保税区要不要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上进行较大的改革,目前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需要有较大的改革,改革的方向是自由贸易区或自由港模式:另一种意见认为不必有大的改革,名称也无需变化,可以在现行保税区管理体制下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管理工作.我们经过研究持前一种意见.理由大体有3点.  相似文献   

13.
一、三个港口情况 1.德国汉堡港 汉堡港是欧洲经济自由区的典型,被称为"通往世界的门户".2004年,汉堡港凭借总转运量1.15亿吨、集装箱700万TEU的吞吐量,跻身于世界最大的港口行列.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保税区发展成就的总体描述作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产物,我国保税区积极借鉴国外自由贸易区的成功经验,在经历十多年的发展后,其综合实力和经济绩效日益提高,已经开始走向成熟。首先,保税区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成为我国富有特色的重要外资密集区。截至2002年底,15个保税区累计批准设立企业32671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4784家,合同利用外资209.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6.81亿美元;国内投资企业17887家。保税区在其运作面积不到3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批准外商投资项目、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全国比重3.3%、2.3%和2.4%,表明保税…  相似文献   

15.
自1990年6月以来,国务院批准了上海外高桥、天津港、大连、青岛、宁波、厦门象屿、福州、广州、汕头、海口、张家港、珠海以及深圳的福田、沙头角和盐田港15个保税区.批准规划总面积46.23平方公里,封关运作面积34.8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6.
国际自由港区必需的政策 参照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建设以国际物流为主要功能的自由贸易港区,除需要具备在港区周围已经形成较大的物流需求和港区基础设施较完善等客观物质条件外,一些政策条件亦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7.
外汇政策是保税区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税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02年,国家外汇管理局修改、发布了<保税区外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10月1日起实行.新<办法>总结了这些年来保税区外汇管理的经验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可行的措施,对保税区的健康发展至少具有四大"利好":  相似文献   

18.
龚正 《港口经济》2004,(2):10-13
一、保税区是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产物保税区既结合国际惯例又具有中国特色,对促进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这一点首先要予以肯定。1990年,借鉴国外自由贸易区的成功经验,国务院批准设立了我国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随后在沿海地区相继设立了  相似文献   

19.
一、保税区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保税区发展所面临的内部外部条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保税区的功能定位、区域布局、监管模式等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保税区面临的改革和转型任务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