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投机资本造成的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和由于国际热线的流入造成的外汇储备增加两件事情的叠加给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提出了更加复杂的难题。为了国家经济发展和长期战略利益,必须考虑构建应对国际投机资本对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与国际能源价格影响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美元汇率一路走低,加上中国进出口方面的大额顺差,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热钱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市场.特别是房地产市场。中国政府非常关注资本流入存在的投机问题。3月1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表示。中国去年创纪录的资本流入存在令人担忧的因素,主要问题是有关方面利用虚假投资计划,使外汇未兑换成人民币就流入国内,并用这些外汇购买房地产。  相似文献   

3.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对我国的影响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球资本流动总量小幅但不均衡回升,未来有可能缓慢增长;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正在逐渐改变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构;国际金融市场参与者的角色发生很大的变化;国际资本向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亚洲新兴经济体大量流动.在短期国际资本的持续冲击下,新兴经济体已有形成资产泡沫的风险,并且在未来仍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对于中国而言,热钱在中国的投机空间有限,短期内大规模持续流入的条件还不具备,温和流入并时有反复可能将成长期趋势.要摆脱国际热钱大规模流动带来的包括人民币升值压力在内的一系列困扰,必须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采取有效的防御性措施,监控各类热钱,加强流入管制;另一方面,应重视疏导的作用,抑制泡沫膨胀,吸引中长期国际资本,防范和限制短期资本泛滥.  相似文献   

4.
据测算,去年约有840亿美元左右的国际套利资金进入中国,即所谓“热钱”尽管人民币2%的升值幅度,让蛰伏在中国一年有余的“热钱”获利微薄,不过通过介乎合规与违规之间的“灰色通道”,一些国际投机资本可以无需承担任何成本,全身而退。  相似文献   

5.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陈东琪认为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过程中 ,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是短期性投机资本活跃 ,资本流动的速度加快 ,流动周期缩短 ;二是高技术资本剩余增加 ,跨国公司资本向外扩张的要求增加 ;三是资本流入的技术用途增加 ,也就是技术资本投资扩张加快 ;四是在FDI(外商直接投资 )流入中 ,并购资本流入份额增加 ,股权投资规模扩大 ,但在前期快速增长后会面临短期调整 ;五是流入发达国家的资本有所减少 ,更多国际资本正在加快流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六是从区域分布上看 ,国际资本流入亚洲地区的数量正在逐渐增…  相似文献   

6.
2010年以来,新兴市场国家出现跨境资本流入持续放缓趋势。中国国际收支资本项目发生较大变化,大规模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内外经济带来巨大冲击。本文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和直接投资净额纳入到短期资本流动规模的估算当中,构建以月度数据为基础的VAR模型,分析2009年以来中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房地产市场收益率、汇率因素、国际投资者避险情绪和经济增长率对中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影响较大,而利差和股市收益率的影响相对较小。为熨平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应当稳定经济增长,进一步推进汇率制度改革,审慎开放资本账户,加强央行与公众政策沟通,稳定市场预期。  相似文献   

7.
《企业研究》2005,(4):5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近日表示.中国非常关注资本流入中存在的投机问题.外汇管理部门和其他宏观经济部门正就此进行调查.并将对违规行为作严肃处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角度,对2006年以来流入中国的国际短期资本给中国股票市场带来的潜在的风险和冲击进行了实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进行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非常关注资本流入中存在的投机问题,人们都注意到,去年中国外汇储备增加额高达2067亿美元。从总体上看,大量资本流入是正常的、合规的,是市场因素作用的正常反映。但是,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令人担心。本文通过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对待境外资本利用的情况,分析利弊,总结经验,为如何利用外商投资来发展我国经济提供了相应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上海企业家》2007,(4):47-48
毋庸置疑,中国目前存在着巨大的生产过剩,这种过剩在目前并未表面化,而是被新全球化浪潮产生的巨大外部需求掩盖了,但是物质产品过剩通过出口所形成的贸易顺差,转变成了另一种形式,就是货币领域的流动性过剩。此外,由于中国急剧扩大的贸易顺差形成了人民币升值的长期因素,导致国际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有重大影响。本文选取2002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3季度的数据,对中国分类账户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第一,人民币升值预期、中美利差和股票市场收益率对证券投资国际流动影响较大,全球风险变动对中国证券投资国际净流动基本没有影响;第二,相较于人民币升值预期,中国经济增长对直接投资净流入的影响更大;第三,通过其他投资、遗漏资本以及虚假贸易套利资本流入中国的“热钱”对于资金成本、全球风险以及资产价格非常敏感,尤其是虚假贸易套利资本流入,与房价上涨形成相互促进的正反馈;第四,全球风险上升导致“热钱”净流出。文末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短期资本总流入量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短期资本流入中国的四种隐性与非法渠道,分别估算了每种渠道流入中国的短期资本数量,给出了2001年-2009年流入中国的短期资本的总数量;借助最优短期资本流入规模模型,对比分析了2001年-2009年实际短期资本总流入量和最优短期资本总流入量;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近年来,中国实际短期资本总流入量和最优短期资本总流入量偏离值逐年增大,这种不协调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带来一定的隐患,有必要对短期资本流入渠道进行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格局呈现自由化发展,相当规模的国际资本也流入我国境内,在我国的经济金融体系运行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而其中最为值得关注的是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入。本文主要从自21世纪以来国际短期资本流入我国的原因、途径、影响过程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进行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郑景昕 《英才》2010,(4):106-107
美国财政部2月16日公布了月度国际资本流动(TIC)报告,报告显示中国于2009年12月减持了342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至7554亿美元,不再成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  相似文献   

15.
游资又称热线或短期投机资本,从严格意义上对其进行精确界定是很困难的,人们只能从其动机、期限、活动领域上将其大致定义为:游资是一种没有固定的投资领域,以追求高额短期利润为主要目的进行投机,一般期限在一年以下(更多的是在6个月以下)的短期国际流动资本。它通常以间接投资方式流入一国境内金融市场———主要是证券市场、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和短期信贷市场,从事高风险的金融交易,属于虚拟资本。据统计,现在每天有将近15万亿的游资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荡,其数额已大大超过了许多中小国家的财政收入。这种实力远非一般国家能够匹敌的…  相似文献   

16.
加强审计监督的背景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以及泡沫经济的影响导致金融风险金融市场是国际资本流动的载体,而国际资本的流动是不稳定的,所以国际资本的频繁流动必然会对流入或流出国的金融市场产生重要影响,造成外汇市场和汇率的波动,引起借贷市场和利率的波动,造成股票市场和股票价格波动。另一方面,当人们掀起对某种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的投机浪潮时,会导致这部分资产价格不断上升,造成泡沫经济。金融监管体制的缺陷导致金融风险目前,政府在国民经济管理和调控中角色涉入仍然很深。政府权力过大,在金融领域突出表现为各级政府对金融机构的行政…  相似文献   

17.
尽管人民币2%的升值幅度,让蛰伏在中国一年有余的“热钱”获利微薄,不过通过介乎合规与违规之间的“灰色通道”,一些国际投机资本可以无需承担任何成本,全身而退。  相似文献   

18.
一、资本账户开放蕴涵的影响我国银行体系安全的潜在风险 我国资本账户的开放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在资本账户逐步开放的过程中,潜在的可能对我国银行体系安全造成负面影响的风险却是不容忽视的:第一,资本账户开放等于拆除了抵御国际金融投机的"防火墙",使国内经济彻底暴露在动荡不安的国际金融环境中,这容易造成公众对前景预期不佳甚至是信心危机;第二,资本账户开放为外资的大进大出提供了便利,大量外资的流入使得银行资本负债结构的脆弱性增强、冒进投机行为增多、道德风险转化为现实、银行客户质量下降;第三,外资的大量流入使得政府在维系汇率的稳定性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方面面临更加突出的困难.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开放创新的理论范式引入到跨国资本流动分析框架中,探讨微观创新环境演变对跨国资本流入技术扩散效应的影响及其门限变化特征。利用DEA Malmquist指数分解法测算中国内资工业企业2006—2011年技术进步率,并基于静态面板门限回归方法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证实:自2006年中国政府提出“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之后,国内创新环境的演变对于跨国资本流入技术扩散效应的门限影响具有极强的正向作用。其中,区域技术市场开放程度、区域高等学校参与积极性对于外资技术扩散效应的门限影响最为显著;区域技术市场健康程度的影响也较显著,但因受到国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发展制约影响相对较弱。本研究工作提供了观察创新制度环境变迁对跨国资本流动技术扩散效应分析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国际资本流入:潜在风险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凤 《企业经济》2007,(8):137-139
我国自2001年底加入WTO后,资本流入规模猛增,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资本流入国。大量流入的国际资本特别是其中的投机性资本,对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已形成了潜在风险,如加剧国际收支失衡,影响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助长国内房地产泡沫化倾向等。对此,我国政府应给予高度关注,并积极采取对策,化解国际资本大量流入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