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从现状出发,金融审计作为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了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金融监管是一国政府金融监督管理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的监督和业务管理活动的总称。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我国现  相似文献   

2.
金融监管就是一国政府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的监督和业务管理,目的是维护存款人的利益,约束金融主体的行为,确保金融主体和业务的公平竞争,促进金融业有序、健康地发展。由于银行是特殊的企业——其经营对象是货币资金,经营方式是负债经营,这就决定了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因此,对银行业的风险予以高度关注,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3.
陈堃 《中国审计》2005,(1):51-53
金融监管是金融主管机关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运营情况实施监督和管理,目的在于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保护存款人和投资人的利益,保障金融体系安全、健康、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4.
金融监管是金融主管部门依法利用其行政权利,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实施管制和约束,以控制金融业整体风险,限制金融业过度竞争,促进金融业依法健康稳定运行。更广义的金融监管还包括: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与稽核、同业自律组织的监管、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组织的监管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机构要受到比一般的工商企业更加严格的监管,因为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金融风险是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决策失误、违规经营、管理不善、监管不严等原因所引发的挤兑现象,使资金、财产、信誉遭受损失,造成经营困难,最终资不抵债而关闭,进而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正是由于金融业的  相似文献   

5.
银行业特殊的经营对象-货币资金,特殊的经营方式-信用中介,决定了银行业经营活动“高负债、高风险”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维持稳定的金融体系和良好的金融秩序,不仅需要金融监管当局加强外部监督和检查,更需要金融机构自身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本就我国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如何建立规范、系统、可靠的银行内部控制体系,有效地防范银行业经营风险,谈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6.
浅议金融宏观调控审计监督刘新政,徐惠英在对金融部门的审计中,开展对金融的宏观调控审计,主要是对金融机构执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措施情况进行检查,揭露其业务活动中违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和其他深层次的隐性问题,督促金融机构稳键经营,防止信用风险,维护正常...  相似文献   

7.
中央银行稽核监督与金融法规实施中国人民银行东港市支行刘芳春中央银行稽核是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的监督职能,是中央银行决策、立法、监督三大重要职能中的组成部分.是调节和控制金融活动的一项重要工具。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各类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所从事的业务活动...  相似文献   

8.
李杰  李献军 《现代企业》2009,(8):55-56,62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个国家的货币主管当局为了维护存款者的利益和金融业的稳健经营与安全,在金融体制中设置负责存款保险的机构,规定本国金融机构必须或自愿地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率向保险机构缴纳保险金进行投保,在金融机构出现信用危机时,由存款保险机构向金融机构提供财务救援,或由存款保险机构直接向存款者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以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的制度.  相似文献   

9.
《审计署关于国有金融机构财务审计实施办法》规定,审计署和各级地方审计机关要依法对中央和地方国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监督,根据这一规定,我们认为,防范审计风险,加强金融审计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加强对金融企业内控制度评审。在金融企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建立健全金融企业内部灵活自律,自我约束,有效控制的机制,规范经营行为,保证金融安全,稳健运行是一项长远目标,也是逐步降低银行不良资产的有效措施,否  相似文献   

10.
陈柳钦 《经济界》2002,(5):78-82
金融抑制,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当局对各种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市场经营流程和市场退出按照法律和货币政策实施严格管理,通过行政手段严格控制各金融机构设置和其资金运营的方式、方向、结构及空间布局。金融抑制可以促使银行等金融企业谨慎运作,控制经营风险,确保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清偿力,能促进银行体系的稳健发展和市场竞争机制良好运作,在银行业的稳定和效率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当出现金融风波,甚至金融危机时,可尽可能以最小的代价保持银行业等金融企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一、依法确立强有力的中央银行调控体系.使人民银行成为真正的中央银行.按照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要求,中央银行必须高度超脱和独立,作为调控的主体主要从事宏观资金调控,掌握货币发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并负责管理、协调监督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职责.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企业,在国家法规和政策的规范下,独立进行货币资金的借贷和经营活动,执行货币经营功能.为此,中央银行要净化职能,避开利润干扰,以专司宏观调控之职,商业银行的其它金融机构则应摆脱调控职能的束缚,以资金经营为本职,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在中央银行上下级关系上要改革中央银行分支机构的“地方化”倾向.目前,应当将资金的调控权集中于人民银行总行,地方人民银行为总行的派出机构,其职能主要是监督,不再具有发放贷款和调控规模的职能,以保证宏观调控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基层央行会计监管职能是指中心支行,县级支行会计财务部门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过程中,依法对内部会计核算及辖内金融机构等实施会计监督、管理的职责、权限和目标。会计机构作为基层央行重要的职能部门,其核算与监督两大职能已远远超越了一般银行的会计核算与监督,成为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实施金融会计监管、维护支付结算秩序等重要职责的具体承担。如何发挥基层央行会计监管在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规范金融会计行为,防化金融会计风险,保障国家资金和财产安全等方面的效用,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在谈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时指出:“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注意掌握调控力度。依法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包括证券市场的监督,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这段精辟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金融监管是指金融监管机关为实现法定职能,依法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实施规制和约束,促使其依法稳健运行的一系列行为的总称。调整金融监管关系的法律规范为金融监管法,其价值也必然是在人和法(金融监管法)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法律积极意义。最  相似文献   

15.
防范金融风险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审计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管理和监督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国际银行监督机构、金融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当局都非常重视利用外部审计。笔者认为,借助外界审计力量,通过查处违规经济活动,揭露虚假会计信息,加强对金融业务的监督检查,是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现实选择。 目前我国对金融机构监督的外部审计主体共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外资项目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各级政府部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国有金融机构等组织。利用外资建设项目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的监督活动。近年来.按照审计署的部署,各地审计机关陆续对外资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审计。经过实践和探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存款保险制度的理论分歧与案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琪  贲奔 《经济界》2003,(2):67-71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理论分歧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个国家的货币主管当局为了维护存款者的利益和金融业的稳健经营与安全,在金融体制中设置负责存款保险的机构,规定本国金融机构必须或自愿地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率向保险机构缴纳保险金进行投保,在金融机构出现信用危机时,由存款保险机构向金融机构提供财务救援,或由存款保险机构直接向存款者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以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防止银行倒闭、保护存款者利益、稳定金融体系的事后补救措施,是一种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策性保险。在西方国家,它与央行的最后贷款者职能一起成为银行监管  相似文献   

18.
银行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银行内部市计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方法,审查评价并改善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活动、风险状况、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效果,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发展。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应当有权获得商业银行的所有经营信息和管理信息,并对各个部门、岗位和各项业务实施全面的监控和评价。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银行内部审计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吴娇 《当代审计》2003,(3):41-42
一、建立农村合作金融会计监督机制的客观必然性 (一)建立农村合作金融行业管理组织的需要。农村合作金融体制改革的任务之一是,建立行业自律组织,实行行业管理,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行业管理组织具有管理、协调、监督职能,从而也赋予了会计的监管职能。会计具有记账、算账、对账和报账等具体核算业务。行业自律组织建立后,要侧重于对金融机构实行会计监管,执行组织、领导、协调、监督、检查的职能,由核算型转为监管型。行业管理组织对合作金融机构的监管,离不开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会计对合作金融机构的监管是通过会计核算、结算、联行等业务的实施。监督合作金融机构严格执行会计制度、结算制度和票据  相似文献   

20.
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是一国金融当局调控和管理金融活动的两大手段,二者在根本目标一致的基础上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金融机构的规范运作和稳健经营是货币政策传导有效的必要前提;银行监管通过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可以保证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不受意外干扰。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银行监管目标的实现。另外,各国不同的监管体制也影响着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