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民党重新在台湾执政、两岸三通、开放观光业、经济开放等一系列有利于两岸和平发展与经贸发展的议题将付诸实施,地处海峡西岸的福建,特别是福建沿海一带将成为两岸交流、交往的桥头堡,海西即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新的台商投资聚集地。  相似文献   

2.
两岸入世后,中央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呼吁台湾当局彻底取消对两岸经贸交流的一切不合理限制,尽快开放两岸直接"三通".  相似文献   

3.
自1999年起,一年一度的"5.18"(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已经走过了12年的历程,即将步入第13个华年。作为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大型展会,也是福建省"一南一北"两大经贸盛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5.18"海交会已成为两岸间最具影响力的大型经贸展会之一,规模日益宏大,成效日逾明显。  相似文献   

4.
2010年5月18日,第12届海交会和第7届商交会在新落成的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开幕。通过展示海峡两岸经济发展风貌、台湾县市映像和特色产业产品,以及举办投资项目对接,高峰论坛和两岸民间交流活动,进一步扩大海峡两岸商品交易,推动两岸产业互补对接,促进两岸双向投资,扩大两岸民间交流,本届交易会全面展现出"立足海西、联结两岸、面向世界"的一流经贸盛会的风采。围绕着"对台交流,互利双赢"的主题,本届海交会的经贸活动呈现出几大新特色:全新的展馆,引资成效显著,海峡特色更鲜明,产业对接进一步升级,以及文化产业唱大戏。  相似文献   

5.
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两岸的炎黄子孙,应进一步携手合作,互补优势,开创经贸交流与合作新高潮,共创繁荣,提升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一、现状与特点两岸经贸交流,主要指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的贸易来往和投资,由于台湾当局的限制,当前两岸经贸处于间接贸易方式和台商投资于大陆的单向投资方式。(一)两岸间接贸易状况。70年代末,祖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并调整了对台方针政策,两岸关系开始缓和。台湾工商界冲破当局禁令,通过香港等地开始与大陆进行间接贸易。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台湾当局调整对大陆的经贸政…  相似文献   

6.
第五届海峡论坛6月11日—21日在福建厦门举行,本届海峡论坛以"聚焦亲情、共圆梦想"确定为主议题,将"中国梦"这一主题元素融入到了论坛系列活动的设计创意之中。两岸民众为着共同的梦想和愿景,相聚海峡西岸的福建,参观考察、寻根谒祖、研讨交流,洽谈闽台经贸交流合作意向,扩大两岸宗亲交流合作领域洽商合作,用实际行动共筑"中国梦"。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跨境电商贸易随之兴起。近年来,电子商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成为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福建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建设中心,发展跨境电商势在必行。物流是电商的纽带,闽台跨境电商发展时间短,物流基础相对薄弱。文章重点研究闽台跨境快递产业发展,分析着力寻找适合闽台之间的跨境物流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质量是企业生命"。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对质量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在海西先行区建设浪潮下,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日益增强,两岸产业对接、交流研讨相关产业标准化制定、交流借鉴两岸的质量管理经验。在这样大环境下,提高质量成为了海峡两岸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福建省质量协会与台湾品质学会在2009年访问交流的基础上,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关于"要依靠质量协会等中介组织,加强典型经验交流推广,有针对性地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这对引导更多的企业追求卓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的重要批示精神,根据福建省领导"加强两岸品质交流合作,对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积极意义"的指示,商定于今年在我省举办"海西质量文化建设"论坛。  相似文献   

9.
在相关理论和两岸经贸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的传递因素和机制,实证研究两岸贸易强度、直接投资强度和产业结构相似度与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因果关系,结果显示:虽然两岸贸易与台商投资是两岸经贸往来的主要形式,但这对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变化并未产生直接作用,说明两岸之间并未形成实质性的经济互动;产业结构相似度是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变化的主要原因,这预示随着两岸经贸的密切发展、产业合作的深入进行和大陆产业结构的升级,两岸经济结构特征逐渐趋同且紧密联接。  相似文献   

10.
赵理 《价值工程》2013,(26):322-32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日益增加,我们需要掌握两岸标准编写的内容、结构和格式,通过分析比较,促进两岸标准文本之间的理解、互通、互认,从而促进两岸技术、经济与贸易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2012年5月18日~22日,第14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以下简称“海交会”)如期在福州隆重举行。作为福建省、福州市的重要经贸活动之一,经过13年的培育,海交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展示福州形象的重要平台,在海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在促进两岸经贸、科技、文化以及民间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自1999年起,一年一度的"5.18"(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已经走过了12年的历程,即将步入第13个华年。作为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大型展会,也是福建省"一南一北"两大经贸盛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5.18"海交会已成为两岸间最具影响力的大型经贸展会之一,规模日益宏大,成效日逾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东山关帝文化源远流长,是闽南民间信仰的典型代表之一,也是海峡两岸人民对祖辈文化的共同延承。如今,东山关帝文化更成为增强两岸民众凝聚力、促进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推动两岸旅游、联谊两岸亲情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让我们走进东山,去探访关帝文化这朵中华文明奇葩的辉煌今昔。  相似文献   

14.
程若曦 《经营者》2006,(9):16-17
国共两党努力促成的两岸经贸论坛圆满结束了。大陆方面向台湾同胞赠送了一个大礼包——“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会议上还形成了“共同建议”着眼于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全局,针对直航、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两岸金融及服务业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设想。这无疑为台湾经济走出困境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6月2日“大三通,两岸置业信息对称研讨会”在福州西湖大酒店召开。本次研讨会由福建省住宅产业商会、东南置业杂志社、台湾“中央广播电台”联合主办,旨在探讨两岸关系在“大三通”背景下置业信息对称对两岸经贸交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海峡两岸经贸往来迅速增长。为了进一步扩大两岸产业合作,提升两岸贸易产品质量(品质)及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文章对台湾地区的认证认可体系进行了分析,为两岸认证认可体系的合作与交流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一再提出尽早实现“三通”,是基于五个方面的考虑。实现“三通”是消除敌对情绪,增进彼此共识,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需要;实现“三通”是开展两岸人民探亲访友的需要;直接、双向、全面“三通”是两岸人员往来和经贸交流的客观需要;直接、双向、全面“三通”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发展;直接、双向、全面“三通”有利于两岸同胞共同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推进ECFA的实施,两岸公布了推进产业合作的共同意见,冷链物流作为其中的先期合作项目之一,已成为进一步促进两岸经贸往来的重要抓手。作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的先期合作项目之一,冷链物流已经成为了推进ECFA的实施,两岸公布了推进产业合作的共同意见,冷链物流作为其中的先期合作项目之一,已成为进一步促进两岸经贸往来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海峡两岸经贸文化活动的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投入到推动两岸相互交流的滚滚洪流之中。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海峡两岸经贸文化活动的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投入到推动两岸相互交流的滚滚洪流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