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再庚 《魅力中国》2014,(15):57-57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国有企业员工个人面临的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工作生活压力已经成为个人不能承受之重。进而演变成严重的心理问题。目前,许多国有企业实施员工帮助计划(EAP),运用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方法和技巧。为员工提供一套专业、持久的精神福利,来解决员工的职业心理问题,从而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心理资本。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个人面临的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过度的压力不仅会使个人工作生活质量的下降,而且也会严重影响了组织的效率。如何对压力进行管理,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尝试通过员工帮助计划(EAP)来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现阶段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涌现的代工企业也越来越多。然而,代工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重复性的高强度劳动,给80、90后新生代农民带来较高的生活与工作压力。这种压力让员工对工作产生厌倦,既而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为缓解员工的压力,提升员工工作热情,代工企业开展关注实施员工援助计划。本文通过对代工企业员工援助计划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代工企业开展援助计划的必要性,同时,建设性地提出完善员工援助计划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资本在现代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心理资本作为企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值也呈逐年上升状态。然而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企业员工面临着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的不断积聚,直接影响了员工心理资本的开发。员工帮助计划(EAP)作为提升员工心理资本的有效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5.
冯玉红  姜晖 《改革与战略》2013,29(1):101-103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员工工作压力问题日益突出,工作压力过大已经成为影响员工绩效的头号问题,而工作动力过小也已经成为阻碍公司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员工压力与动力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既可以减轻压力,又可以增加动力.文章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提出了转换机制.  相似文献   

6.
金杰 《宁波通讯》2014,(11):79-79
<正>镇海炼化炼油二部属易爆易燃高危行业,员工面临安全环保压力大、长期倒班、工作任务重等多重压力,普遍心理压力过大。近两年,我们通过实施员工帮助计划,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力促进了企业与员工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周浩 《上海国资》2013,(5):68-69
以员工委员会担当日常行政管理职能的"员工自治"模式,让员工作为"企业主人"释放了活力,更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中国移动呼叫中心的"员工自治"在人们印象中,通信行业呼叫中心的员工离职率是非常高的,人员年流动30%可说是普遍现象。主要原因,是该职业部门始终处于受衡量与监控的动态环境之中,工作压力很大。比如,每次呼叫的长度、服务质量都有量化指标规  相似文献   

8.
刘立杰 《理论观察》2008,(5):166-16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组织和管理员工为企业而工作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企业外部社会对企业员工个体所产生的生活压力。员工个人要想应对这种压力,保持自身在社会的生存能力和生活水平,就必须为企业而工作以此获得企业所提供的薪酬。第二是企业内部对员工个人所产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也就是企业对员工个人目标的满足能力和满足程度。  相似文献   

9.
根据行为动机理论,以内在偏好导向价值观作为调节变量,深入研究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回收302份有效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和调节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90后员工的工作压力与工作价值观、工作绩效的匹配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工作压力略低于工作绩效;(2)90后员工面临的外部经济压力相对比较大,当工作环境压力增大时,员工的工作绩效是减少的;(3)以内在偏好为代表的90后员工的工作价值观在工作压力和工作绩效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阅读推荐     
《我们的好日子到头了吗?》作者:江涌随着经济增长,社会繁荣,越来越多的家庭生活进入小康,有车有房,家庭和睦,长幼有序。然而,透视当今中国,不安全感、焦虑感越来越重,工作压力以及城市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两极分化、社会层级固化愈发严重,官二代、富二代、穷二代、农二代日益凸显。在股市低迷、房市高亢的情形下,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企业员工工作压力的EAP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科技发展迅速,人们在工作中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力.过度的压力不仅关系着员工个人的工作生活质量与工作绩效,还关系到组织整体的活力与效率.员工帮助计划EAP,是为企业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文章主张由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方法构建由调查、研究与建议--宣传教育--针对性培训--心理咨询与治疗--监控和反馈组成的五级模式,并解决员工的压力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顺成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4):132-137
在实地调查和分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文章重点分析了企业基层员工(新生代农民工)的压力现状、压力来源及形成原因。指出超时加班、日复一日的在流水线重复同一个动作、工作内容缺乏挑战性、企业基层管理者水平低是造成基层员工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基层员工压力管理的具体途径:一是培训基层管理人员,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二是考虑新生代农民工特点,改革传统管理方式;三是关注重点对象;四是成立企业员工压力研究室。  相似文献   

13.
杨森 《发展》2014,(8):64-64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增长速度的换挡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在此形势下转型升级成了国有企业破解发展难题的必由之路。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必然给企业员工带来思想上的强烈冲击,做好这一时期员工的思想工作,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变革,对国有企业早日完成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90后"不断进入职场、"80后"日益成为企业核心人力资源,新生代员工的管理和激励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以苏南民营制造企业新生代员工为调查对象,探索性分析了他们的工作状况。调查显示,新生代员工的工作时间长压力大,工作稳定性偏低,工作满意度不高,进而影响员工的敬业度和行为表现。最后,针对新生代员工工作状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薛峰  张达图 《东北之窗》2012,(22):86-87
为了在工作岗位上不被淘汰,就连休息天也在工作……在大连一家IT企业就职的曲先生看到周围同事双休日都在读书进修。自己休息日不读书反而产生了罪恶感……在许多人眼里,“白领”是一个幸福的字眼,代表了一定的地位、身份、生活质量、收入、工作环境等。可是。现在白领的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让这份外表光鲜的职业顿生悲催之感。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白领每天上班脚步匆匆,说话快言快语,压力越来越大?究其原因,不外乎外部环境竞争加剧、内在心理压力增大,以及现代通讯、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的提高,导致过度依赖网聊、缺乏宣泄排遣渠道等,使白领心理问题高发。  相似文献   

16.
郭淑梅 《开发研究》2012,(3):138-142
文章首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饭店业员工工作压力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员工工作压力是一个三维构念—职业发展、工作超负荷以及分配不公平。其次,文章以30家饭店608名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PASW18.0多元调节回归分析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员工工作压力对员工角色内绩效具有显著负面影响;除了领导行为的关怀维度在工作超负荷压力—角色内绩效间没有调节影响外,领导行为在大多数工作压力—角色内绩效关系间具有调节作用。最后,分析了研究结论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文章使用SPSS软件对长庆油田和华北油田借调员工的融合度进行了考察,对调研结果进行了描述性分析,针对双方员工融合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建议:强化企业文化的引导作用;改善基础生活条件;完善工作制度设置;提高薪酬福利待遇;促进内部交流沟通。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员工生活水平在提高的同时,面临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也明显增大,不仅损坏个人身心健康,也对企业的生产管理有不良影响,甚至产生社会问题。本文对影响员工情感与心理健康的诱因进行了分析,论述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应从"情感关怀"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运用心理学知识、发挥群众性组织优势等多种手段和方法,来改变员工的心理认知、情绪、态度、行为和意志,以达到降低、解除员工不良心理状态和清除思想障碍,恢复积极健康的心态。  相似文献   

19.
调查404名内蒙古地区新生代员工,采用描述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层次回归分析,探究新生代员工工作价值取向、工作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新生代员工主观幸福感水平中等偏上,工作压力水平中等偏下;新生代员工工作压力对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不同单位性质和学历维度下工作压力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职位层级维度下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性差异;工作价值取向在新生代员工工作压力影响主观幸福感过程中无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20.
孙宁云 《魅力中国》2011,(17):43-43
随着员工工作压力的加大,我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已经展开了对工作压力的系统研究以及对有关策略的深入探讨。研究表明,过度的压力对员工个人和企业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要缓解员工工作压力,必须从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分别采用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