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造成我国农地征收过程中利益冲突加剧的是地方政府、失地农民及所属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开发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失衡,这种利益分配失衡对社会和谐、政府公信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有重大危害性。因此,要以利益正义、利益公平作为指导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利益表达、利益调节、利益分享、利益补偿救助等机制来化解农地征收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分配正义是社会主义中国正义理论的核心问题。中国的分配正义以马克思主义的正义理论为理论依归,具有自我的、内在的诸如正义的分配必须是对物质财富在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按照可以量化的标准进行的公平的划分;建立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区分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兼顾人道主义、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等几个方面的规定性。中国的分配正义实现需要通过实现每个人基于人的基本平等权利而应从社会获得的利益的均衡、进一步强化政府在收入再分配上调控作用、建立全面系统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法治、实现资源的代际分配正义等政策和行为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分配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只有坚持分配正义的基本原则,坚持分配主体的合法性和分配关系的平等性,强调分配规则的有序性和分配程序的规范性,建立良好的利益协调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分配正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论法与利益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关系重新协调的过程。法律作为一种定型的社会规范和准则体系在诸种社会利益调控机制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从“协调”一词的两种含义出发,探寻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法律这一利益协调的制度途径和法律所追求的利益协调目标就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建筑业产业现状表明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市场结构不合理.解决相关问题与建筑业内部利益分配有密切的关联,河南建筑业利益分配对河南建筑业的产业结构和竞争程度有较大的影响.文章在利益协调机制下,对建筑业利益分配进行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利益协调机制能够促进河南建筑业产业内部利益的合理分配,促进产业内细分行业间的协调,由此提出河南省建筑业产业发展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6.
利益有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而经济利益是最主要、最基础的利益。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新旧经济利益关系交织,所有制结构、经济成分、分配方式的变化,形成了多种利益群体,利益关系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效打破传统分配模式的格局,构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新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7.
一、会计准则的变迁与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 会计准则作为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迁的目的在于如何重新合理分配社会公共资源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所以会计准则变迁主要解决两个问题:资源配置问题(即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财富分配问题(即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问题)。可见,会计准则不仅是一种具有经济利益的契约,而且是以利益分配形式存在的契约。当会计准则变迁时,即契约的重新修订,由于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和社会财富的有限性,各利益集团因契约的变化其利益格局将重新调整,利益冲突就出现了。  相似文献   

8.
陈玲 《中国集体经济》2008,(16):193-194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以及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复杂多样情形的出现,我们有必要分析中国的特殊实际,形成中国特色的正义理论。其中,对于现有的社会资源如何公正地分配,即分配正义原则最直接地体现了正义原则的兑现,文章从对中国特色分配正义原则的理论指导的追溯、分配正义原则的实现进行论述,旨在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义是专利法最重要的价值目标,专利强制许可制度通过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专利权人与社会、专利权人与后续创造权人这三组主体间的利益平衡,建立"利益与责任的合适状态",深入诠释了专利法的正义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0.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京津冀都市圈发展。京津冀地处环渤海区域,加快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对推动京津冀地区长期合作与发展,提升环渤海区域国际竞争力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利益补偿机制的内涵与功能出发,结合京津冀地区合作的迫切要求和存在的利益分配问题,提出了京津冀都市圈加快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构建以出口产品最终吸收为标准的双边国家、部门及一国对外总出口的增加值分解框架,弥补了现有研究依赖产出或出口内生变量核算增加值的不足。在利用1995~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对中美双边贸易增加值构成及利益分配进行重新测度后发现:中国对美出口创造了全球生产模式下的"多赢"格局,但贸易利益分配越发不利于中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不断下降揭示出中国以传统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获利能力正逐渐减弱;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已成为中美双方贸易利益分配的主要领域;培育和提升服务业价值增值能力是未来中国获得更大贸易利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李钢 《特区经济》2008,(12):201-203
构建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平衡机制是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的核心。就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内各个主体而言,转变观念是构建和完善利益平衡机制的前提,完善市场化分配和非市场安排是利益平衡机制的核心,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是关键,中介组织是纽带;从系统外来说,政府的财政支持和引导、协调、仲裁、监督作用是实现利益平衡机制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试验区建设中的利益主体包括国家、地方政府、居民、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不同的主体其利益导向存在差别,并有可能存在利益冲突,从而影响试验区的协调发展。建立良好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是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能够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试验区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有赖于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的双向调节和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结合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实际,提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利益协调模式,应采取科层制模式为主导,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居民、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多主体共同参与,市场与政府双向互动,市场机制、利益分配协商机制、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利益争端调解机制等相互配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刘军 《黑河学刊》2012,(2):102-103
党中央提出“三农”问题,要求把农民的利益放在工作的首位。农民利益保障需要宪法、经济法和其他法律的共同提供支撑。本文从经济法的角度,从利益与利益机制的角度探索保护农民权益与经济法的结合,总结了农民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提出了维护农民权益的利益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慈继伟先生的《正义的两面》的分析,深入挖掘正义、利益与道德情感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正义以利益和道德情感为基础,同时反作用于利益和道德情感,是他们的存在的合理的配置器,使之达至和谐的共同体并良性运转,最终实现人类最大化的自由,也即实现了正义的根本目的"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6.
卓菁 《改革与战略》2012,28(4):41-43
传统的项目管理理论以"三大控制"的实现作为建设项目管理的目标,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建设项目管理目标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和超越全体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期望,实现项目价值的最大化、合作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的合理化。实现的途径有:运用价值管理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目标体系追求项目价值最大化;通过全过程造价管理促进利益相关者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合作成本最小化;树立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的思想实现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合理化。  相似文献   

17.
建议通常存在于决策制定过程中,那么,当决策与他人利益相关时,建议能否公平?决策能否公平?本研究在纳入对建议者有惩罚的修正独裁者博弈框架(决策者-建议者-利益相关者系统)下率先探讨这一问题,并设计利益相关者可观察(或监督)建议者提出的建议及利益相关者可自愿投票选择建议者的机制,进一步考察这两种机制对建议或决策的公平性促进作用。我们的基准实验和2×2被试间实验的结果显示:决策者的分配决策不受建议影响,可观察和自愿投票机制也未改变分配决策;可观察和自愿投票机制均可边际促进公平建议,但两种机制交互对公平建议无显著影响;利益相关者对决策者的惩罚不低于对建议者的惩罚;可观察和自愿投票机制中公平建议增多导致对建议者惩罚降低;利益相关者在不公平分配(建议)下惩罚决策者(建议者)较多。  相似文献   

18.
农村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主要是利益分配机制的扭曲所致,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明确利益分配的原则、主体与形式,建立资源开发的利益共享和惠民利民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相关监督机制,着力保障和改善矿区民生,加强农民在利益分配中的谈判地位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协同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知识产权是智力成果的守护者;知识产权共享不但存在于知识产权人之间,更体现在公共利益的享有者中;知识产权法的核心内容就是对知识产品所产生的利益冲突进行调整、协调、平衡,维护各种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平衡,从而达到有效配置权利和义务的目的;协同创新战略中知识产权共享及利益分配问题的国内视角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私人利益即知识产权人之间的知识产权共享及利益分配问题,第二层面是私人利益即知识产权人的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知识产权共享及利益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20.
邵道生 《发展》2005,(6):15-16
一、改革最终的问题还是利益的走向问题“利益”的问题,尤其是“利益”的流向问题,是任何社会执政者必须考虑的大事,这个问题处理不当,或者它只是向“极少数人”走,社会就不会和谐,就不会稳定,就会出问题、出乱子。改革是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是革除弊端、发展生产基础上的“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革除弊端”,是改革的前提,“发展生产”是成功的基础,而“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则是改革的过程和结果。在迄今为止的这场史无前例的改革中,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国力得到了空前的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长足的提高,举世瞩目,就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