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他基于超分子模板技术,开发了多种功能性纳米多孔材料。通过设计合成新型模板分子,实现了材料孔径大小在纳米尺度上的精确调控,进一步构筑了新型纳米催化材料、环境修复材料、储能材料。基于能源催化中的关键科学问题,采用廉价、易得的天然多酚配合物为碳源,制备了高效的非贵金属电催化材料。他,就是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教授魏晶。勤奋求学不懈科研  相似文献   

2.
正高密度便携化的多稳态材料应运而生。相对于传统的双稳态材料,多稳态材料能够使计算机的存储及功能性质得到质的飞跃。除此之外,多稳态分子材料还广泛地应用于分子开关、传感和催化等领域。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的黄有桂博士致力于多稳态分子材料的研究。1999-2008年,8年的无机化学学习与研究生涯为黄有桂  相似文献   

3.
理论化学与先进分析方法 根据历年《台湾科技年鉴》、《"国科会"年报》、《中研院化学研究所年报》等资料介绍,在理论化学与先进分析方法领域,台湾科学家以往取得的成果包括:以理论计算探讨取代基对环糊精结构的影响;解析单分子层在表面结构重排现象,及混合单分子层在表面重排的相分离现象;利用"质子化诱导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的概念来设计可远端调控的氢键系统,并研究如何设计共轭架桥结构,以增强调控能力;探讨氟取代对氟化并五苯分子半导体特性的影响;利用磷桥及硫桥异核双金属错合物研究异核金属键的化学性质;以六氮巨环配基合成新的三核铜混价含氧错化物;模拟嗜甲烷菌甲烷单氧化酶的反应中心,进行三价铜错合物的合成与光谱鉴定分析以及与受质反应机制之研究;用水热法合成无机固态化合物;研究金属错合物在二氧化碳固定化学上之作用;利用Suzuki耦合反应,成功地耦合带有氰基或不带氰基的苯硼酸与带有氰基或不带氰基之溴化或碘化苯来制备多种含氰基与不含氰基的三联苯;发展能有效用于合成α—芳香基及α—烯基—N,N—二甲基乙酰胺的耦合反应;设计具有功能性的有机分子,配合动力学的测量,探讨其内部的电子及能量转移的机制,以了解分子内予体与受体轨域间的交互作用,另一方面开发电子转移和能量转移反应的基础速率的理论预测方法;研发三维离子速度成像技术,并结合与交叉分子束实验技术,探测两个反应产物彼此的关联性;发现手性分子并不是等分布性,而是随着马达的移动及转动的动态所产生的力场而有所改变,达到辨识、分离手性分子的结果;成功发展出三维离子速度成像技术,其灵敏度与解析度在全世界首屈一指,并发现了"反应动态共振"的成因与性质等.  相似文献   

4.
光电专家,范广涵,教授.1968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原子工程系.从1970年在中科院长春物理所开始一直从事宽禁带半导体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广州LED工业研究开发基地“项目负责人.范广涵教授是我国最早进行GaN基蓝光材料和LED器件研究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5.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6,(11):109-109
光电专家,范广涵,教授.1968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原子工程系.从1970年在中科院长春物理所开始一直从事宽禁带半导体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广州LED工业研究开发基地"项目负责人.范广涵教授是我国最早进行GaN基蓝光材料和LED器件研究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6.
正有机光电子材料,这个名词对于寻常百姓可能有些陌生,但是在有机材料领域却是名头响亮,因其在大面积、低成本、柔性光电元器件方面的潜在应用,此项研究已跻身继无机硅基光电材料和器件之后的又一国际前沿课题和研究热点。本文的主角——陕西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胡鉴勇,是国内有机光电子材料研究领域的新生代杰出代表。以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和有机太阳能电池(OPV)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7.
光电专家,范广涵,教授。1968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原子工程系。从1970年在中科院长春物理所开始一直从事宽禁带半导体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广州LED工业研究开发基地”项目负责人。范广涵教授是我国最早进行GaN基蓝光材料和LED器件研究的开拓者。早在1972年,他在中科院长春物理所就开始以氯化物  相似文献   

8.
<正>西安工程大学朱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材料物理与化学、表面化学与胶体化学、溶液化学、生物质能源、绿色化学、植物化学。多年来,她对碳化硅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热力学、动力学和量子化学研究、用Gaussian量子化学计算程序包计算的热力学、动力学数据对Si C/Ti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的热力学、动力学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科研成果朱艳教授长期致力于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化学等理论和实验的研究与教学工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张秀文致力于高通量光电信息功能材料的设计与预测,在低维半导体材料的理论模拟、基于遗传算法的晶体结构搜索、拓扑绝缘体与自旋电子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他也有幸成为深圳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教授.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张秀文致力于高通量光电信息功能材料的设计与预测,在低维半导体材料的理论模拟、基于遗传算法的晶体结构搜索、拓扑绝缘体与自旋电子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他也有幸成为深圳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