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讯     
《城市问题》2015,(3):101-103
31省去年GDP含金量排名发布据《中国经济周刊》及其旗下智囊机构中国经济研究院统计,31个省份在2015年地方两会上公布的2014年的GDP数据中,有24个省份GDP过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比值,被权威专家认为更能用来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自2009年起,《中国经济周刊》及其旗下智囊机构中国经济研究院,已连续6年发布根据各省份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数据计算出的比值,并将这一比值视作GDP含金量(即单位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个阶层的收入差异不断扩大,区域间的收入差距也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本文基于2002~2011年我国东西部各省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结合秩和检验、kruskal方差分析和bootstrap等非参数统计方法,对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进行分析,建立了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与时间的一元回归模型,回归结果良好。研究发现,东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且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随时间的增加,呈稳定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3.
《经济界》2006,(2):84-84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长三角地区居民收支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各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均超万元,工薪收入仍是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16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达到15,255元,比上年增长13.3%,平均消费支出为10,815元,增长12.7%。2005年,长三角1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部突破万元大关,其中上海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最高,人均达到18,645元;泰州居民收入水平最低,人均为11,122元。从城市居民家庭收入的构成看,工薪收入仍占据主导地位,直接影响居民总收入的增长速度。2005年,长三角16城市居民家庭收入中,平均工薪收入为10,…  相似文献   

4.
重庆"一圈两翼"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增加,人民消费结构逐渐改变,然而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表现为区域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扩大。本文从"一圈两翼"区域收入差距出发,对区域可支配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缩小区域间的收入差距,对促进"一圈两翼"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凌芳 《活力》2006,(5):40-40
一、郑州市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1.近年来,郑州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可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呈扩大趋势。据统计,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700亿元,比2004年增长16.4%,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2005年市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0750元,比2004年增长14.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85元,比2004年增长12%。但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呈扩大趋势。2000年郑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21:1。而到了2005年两者之比为3.23:1,比差提高了1.02个百分点。主要在于几年间城镇居民收入的年均增速为9.7%,农民收入的增速为7.5%。城镇居民高出农村居民2.2个百分点,可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6.
一、浙江省各地区收入分配差距的状况(一)城镇居民内部的地区差距及变化研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地区间差距的常用指标是基尼系数。但是由于很难获得历年完整的基尼系数数据,本文采用相对差异系数来衡量地区间的差距。相对差异系数(V)是相对于平均差和标准差更能准确测量相对收入差距的工具,其计算公式为V=S/Y,其中S2=(∑(Yi-Y)2)/N。本文收集了1995-2005年浙江省11个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根据当年价格计算出它们的V值(见表1),并做出1995-2005年城镇居  相似文献   

7.
制约实现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农民问题有很多,但从社会总体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是制约实现和谐社会的瓶颈.据统计显示,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854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210元;2003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472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622元.200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收入差距约为4∶1,加上城镇居民的各种补贴与优惠,实际差距约为5~6∶1多.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2000—2014年的数据,通过VAR模型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规模这一指标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方差贡献度最大;此外农村的发展效率对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相比而言,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则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解释程度下起到了微乎其微的作用。总体来说,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对于农村居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凯恩斯认为,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收入变化对消费支出是如何产生影响和影响程度的大小,在全国及不同省市的具体表现则各有差异。本文主要运用Eviews来研究重庆市1985年至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和短期调整程度,探讨收入变化对支出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0.
李实 《数据》2005,(7):22-25
根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的季度报告,2005年第一季度最高收入10%人群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8880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比去年同季增加1203元,增长率为15.7%,高出全国平均增长水平4.4个百分点;而最低收入10%人群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755元比去年同季仅增加53元,增长率为7.6%,比全国平均增长水平低3.7个百分点.其结果是两组人群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1.8倍,明显高于去年同季的10.9倍.而且,如果对两组人群的收入增长幅度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最高收入10%人群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额是最低收入10%人群组的近23倍.  相似文献   

11.
黄文伟  王秀彩 《活力》2005,(5):70-70,87
经济学中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基本参数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率和城乡居民消费比率。不管从那一个指标看,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都在扩大。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率,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2.57;2003年达到1:3.2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率差距扩大,1997年至2003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和4%。大约3.5个农民的消费水平之和等于一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其实,我们通常考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是用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作比较,这样得到的数据只是城乡居民显性的收入差距。由于二者统计口径的不一致.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泰尔指数和面板平滑迁移模型(PSTR),分析我国30个省份(2003~2012年)的区域污染排放差异变化,并基于测度结果和区域收入与污染阈值特征,提出我国区域污染治理对策。结果显示,我国区域污染排放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中、东部为主的区域内差异,西部区域内差异也正迅速拉大。整体上污染排放强度随收入增长呈现出“拖尾式”倒“U”型发展趋势,人均GDP较低省份在越过122万元收入阈值后,收入提升对于污染减排的影响将由抑制转为促进;而人均GDP较高省份在越过427万元收入阈值后,收入增长的减排效应将明显减弱。格局分析表明,当前我国污染排放正呈现出一种“双期叠加”的“橄榄形”格局分布,为提高减排有效性,政府应依据不同区域的收入特征采取差异化的分区治理政策。  相似文献   

13.
上海中华村     
《中国乡镇企业》2015,(4):45-51,44
<正>中华村位于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区域面积2.94平方公里,耕地183.3公顷。全村有13个村民小组,489户农户,户籍人口1866人,辖区内有5个自然村落。中华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0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3626元,201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 5000元,先后获得了"中国特色村"、"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国家3A级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店"、"上海市文明村"、"上海市生态村"等荣誉。  相似文献   

14.
一、发展现状(一)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的增速同步加快2003年以来,南京市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下简称城市居民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以下简称农民收入)与GDP的年均增幅基本保持同步。2007年,城  相似文献   

15.
财政部7月11日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个人所得税收入为3633.07亿元,完成预算的116.4%,高于预算的原因主要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超过预计,相应增加了个人所得税收入。经《中国联合商报》记者统计发现,目前31省区已经公布了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上海、北京、浙江分别以36230、32903...  相似文献   

16.
周文勇 《数据》2003,(8):27-28
今年上半年东城区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603.77元,比去年同期绝对额增加1404.74元,相对数增长了22.7%;人均消费性支出5532.23元,比去年同期绝对额增加569.15元,相对数增长了11.5%。一、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八城区首位,增幅第一虽然非典疫情对东城区的经济和居民生活造成了短暂的冲击,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区委、区政府一手抓抗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既有效地控制了疫情,又保证了社会稳定,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上半年东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603.77元,居八城区首位。西城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3…  相似文献   

17.
稳健统计在经济指标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宪华 《数据》2003,(2):42-44
一、以人均收入水平指标为例对统计稳健性的思考 很多分析人士都体会到,对官方公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工资之类的指标,公众往往会很不以为然,人们普遍感到这些指标具有偏高的倾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呢?抛开统计误差和统计口径不说,对人均指标产生歧义的主要因素在于收入分配是一种偏态的分布,随着贫富差异因素的增多,偏态有日益严重的态势.同时,收入分布中存在着异常极端的离群大值,也会导致收入平均值的不正常上升.  相似文献   

18.
以南宁市2000-2013年商品房价格、地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GDP、房地产投资、贷款利率等相关数据为基础,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指出:当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地价是与南宁市房价关联度最高的两大要素,而GDP、房地产投资、贷款利率与南宁市房价关联度较弱,其影响依次递减。可以从提升居民收入和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等途径缓解当地居民因房价过高而承受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统计分析中反映出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较为明显。在我国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对于经济发展目标有了更高的要求,在2020年要求城镇居民收入翻番,通过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来适应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消费结构升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发展高技术产业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区域集聚发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从1996年到2011年空间布局总体趋紧。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区域集聚的发展要明显好于中西部。人力资本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外开放程度、政府财政支出等对高技术产业区域集聚都有正向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加大教育支持力度,培养和引进人才,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等措施促进各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