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延超 《财贸研究》2008,19(3):8-15
扩展的要素禀赋理论包括要素数量和要素质量两个维度,它们对后发经济收敛的机理是不一样的。借鉴中间品扩张模型,将要素数量和质量转化为中间投入品的数量和质量,通过中间投入品的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对技术赶超的作用机理推导发现,后发国家实现技术赶超的速度取决于技术基础、要素的数量(包括人力资本的规模)、要素的质量指数及创新成本等,特别注意的是赶超速度与要素质量参数的关系是不确定的,要看要素质量与其他要素的匹配程度。最后提出了一些措施,以有效地促进技术赶超。  相似文献   

2.
《商》2016,(10)
本文以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国情,以及要素禀赋说、技术赶超说怎样选择的问题。究竟是选择模仿创新还是自主创新,怎样去看待一直存在着较大争议的我国技术进步路径及方式选择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要正确认识核心能力与技术创新、技术专长的关系入手,论述了核心能力的知识性、辐射性、不可仿制性等几方面的特征。说明了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集中反映。并进一步指出技术专长不等同于核心能力。最后指出从模仿创新转变为自主创新是持续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技术能力提升的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技术能力提升的角度对自主创新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自主创新模式选择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充分发挥要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地区创新活力,强化科技与经济深度对接,有利于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港、澳、台、藏)的面板数据,多维度考察统一要素市场、倒逼式创新(包括引进创新、自主创新、模仿创新三种类型)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统一要素市场对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促进作用具有地区异质性,在中部地区最强,在西部地区次之,在东部地区最弱。统一要素市场可经由引进创新和自主创新间接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模仿创新并非统一要素市场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有效途径。此外,统一要素市场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具有N形特征;在引进创新、模仿创新约束下,统一要素市场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呈现倒U形特征;在自主创新约束下,统一要素市场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呈现边际效率递增特征,自主创新是促使统一要素市场发挥正向影响效应的长久机制。为有效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应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强化市场集聚和吸纳高端资源的聚合力;完善功能性产业建设,充分发挥统一要素市场调控能力;坚持自主创新,提升国际竞争与合作优势。  相似文献   

6.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路径难以全面解释后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的演化过程。基于知识转移的视角,构建了后发企业可以采取的四种技术能力构建战略,分别为全面引进消化战略、引进消化和模仿战略、模仿战略、全面创新战略,不同战略选择所形成的自主创新程度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7.
高志文 《中国市场》2007,(40):28-29
发展中国家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必须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走跨越式发展道路。通过优先发展教育,快速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积累,实现人力资本赶超,是提升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突破性升级和跨越式赶超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是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技术创新战略的类型特点、实施条件、选择条件等,为企业提供选择技术创新战略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金融开放能否为中国的技术进步提供新动能是当前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998-2017年的跨国面板数据,通过2SLS、中介效应和门限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金融开放影响技术进步的机制。研究表明,后发国家金融开放一方面通过加强资本的技术溢出引致技术进步,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劳动力要素价格倒逼技术进步;金融开放下后发国家技术赶超过程可以根据其与世界前沿技术差距的阈值分解为"I"(差距较大)和"II"(差距较小)两个阶段,"I阶段"金融开放的技术进步效应主要表现为由技术溢出效应所主导,但是"II阶段"金融开放的技术进步效应则转变为由价格倒逼效应所主导。这意味着中国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下,一方面要持续扩大金融开放水平,另一方面应当着重消除各类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以强化金融开放引致技术进步的动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我国大多数产业集群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生产技术及创新活动滞后、品牌价值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构建了集群企业模仿与创新策略选择的动态博弈模型,认为集群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是制约我国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成因,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在华技术保护的路径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为了在我国保持其技术垄断优势,获取最大利润,运用各种技术保护路径防止技术外溢.文章分析了跨国公司实行独资化、专利保护、组建战略联盟与制定技术标准、占领价值链高端等技术保护的路径,在深入分析探讨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跨国公司技术外溢,加快我国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2.
李康昱  李刚 《中国市场》2008,(41):146-147
本文主要阐述了企业技术能力的内涵及基于技术基础的核心能力观,并进一步研究了技术能力对于企业采购能力的影响。尽管企业采购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的角度并不相同,但企业技术能力及技术创新对资源稀缺型企业采购时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重要性,使其成为共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宋典  宋培  陈喆 《商业研究》2020,(2):101-110
为加快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本文根据2001-2015年中国3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了不同技术进步路径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差异化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大部分工业行业仍趋于粗放、外延型发展模式,缺乏绿色转型的自发性;在技术引进、模仿创新路径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呈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影响;在自主创新路径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随着政府监管力度与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技术进步路径应逐渐从技术引进、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过渡;建立强化能有效推动企业新技术探索、新产品研发的监督和激励机制;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制定差异化环境规制政策。  相似文献   

14.
APEC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论坛组织,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APEC两大支柱之一的经济技术合作则是加强亚太经合组织凝聚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相对于APEC另一支柱--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发展则显得有些滞后.应在筹措资金、合作机制的建设和项目的评估等三个方面促进经济技术合作,以促进APEC两大支柱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浙江省制造业行业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该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普遍较低,同时发现技术创新投入产出能力和研究开发人员的研发能力是影响其技术创新总体能力的重要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民收入大幅下降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技术创新力度不够。为此 ,必须加大国家对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投资力度 ;充分认识农民“乡土知识”的重要作用 ,吸纳农民参与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全过程 ;根据我国自然禀赋条件和加入WTO的要求 ,正确选择适合我国的农业技术类型 ;大力引进农业技术并进行必要的创新 ;构建农业技术推广和扩散系统 ,提高转化率 ;加大乡镇企业技术创新力度 ,提高乡镇企业经济效益 ,充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7.
企业技术创新与品牌创建:内在联系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技术创新与品牌创建紧密相关,相辅相成。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缺乏世界著名品牌,不仅对国外技术和品牌依赖性强,而且有品无牌或有牌无品问题也较为普遍。因此,政府要转变职能,创造和完善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创建的大环境;同时企业要实施以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品牌战略,以提高我国企业核心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8.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一个独有的优势在于其易于感受市场的能力。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构建要点主要包括: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机制;促进民营科技型小企业的发展;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融资体系: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促进科研院所顺利转制为科技企业等.  相似文献   

19.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国企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技术开发人才严重缺乏,研发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国内企业在众多领域仍然没有具备核心的研发能力等方面。应确定产学联盟的指导思想,加强学术界与产业界之间之间的合作;建立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应在研发团队成员的构成上体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力度;学习优秀企业经验,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丁巨涛 《商业研究》2002,(11):150-152
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是目前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突破口。乡镇企业效益下滑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创新不足,针对目前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的现实情况,我国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管理要点应包括:强化乡镇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明确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战略以及充裕的资金和人力保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