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出口贸易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9年3月开始,我国进出口总额实现连续8个月的环比增长,开始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里及时调整我国出口贸易政策,将是我们面临的严峻的课题.文章通过对今年我国外贸形势的分析,了解到我们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并对出口贸易政策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介绍了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后京津冀地区产业体系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后金融危机时期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趋势。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河北省参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3.
土地资源瓶颈突出、高端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和产业集群聚集功能不强等问题促使南宁高新区必须探求新的发展模式,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总部经济为高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认为,总部经济将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南宁高新区发展的战略选择。南宁高新区应结合南宁市总部经济发展战略,明确自身定位;建立和完善吸纳企业进入机制和深化区域合作等途径促进总部经济的发展,提升高南宁高新区的综合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
张国庆 《中国经贸》2014,(17):120-121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企业面临着严重挑战。尤其是后经济危机时代的来临,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冲击。各大企业瞬间倒闭的案例警示我们,一定要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有足够重视。本文首先介绍了后金融危机时代,讨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的特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分析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加强经济管理创新的途径,旨在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5.
胡丽华 《特区经济》2010,(10):68-70
目前,随着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的调整和变革,我国经济结构长期存在的各种矛盾不断凸显,现有的经济结构状况面临诸多挑战。由于财政政策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具有明显优势和效果,为此,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特有功能和作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6.
邓易元 《特区经济》2010,(12):230-231
全球性金融危机自产生以来,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积极的救市措施,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刺激经济的作用。它的发生、发展、影响、应对、恢复等所有的问题,都是需要严谨的分析和总结的。本文旨在分析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形势和探讨我国经济战略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的每一次到来都对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对国家经济甚至对普通的民众的生活质量都有着严重的影响。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当前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外部竞争环境,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其生存越加艰难。因此,探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对于我国大多数的企业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出于上述目的,本文着重阐述后金融时代对我国经济方面带来的影响以及我国当前存在的相关经济管理问题,并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改革措施做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后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下,指出了葫芦岛市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性。并分析了作为辽宁沿海经济的重点发展城市,葫芦岛市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最后,结合葫芦岛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保增长与调结构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两大主要目标,然而实际上,稳定增长被当作首要任务而调结构被延滞,经济结构中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收入分配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等方面的失衡问题在经济危机中进一步凸显。在后危机时代,推进经济结构性调整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迫切任务。因此,需要根据形势变化对财政政策取向进行适当调整,将调结构作为财政政策的首要目标,并通过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加大财政对“三农”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改革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开征环境税、完善资源税等措施,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家克 《特区经济》2016,(5):155-156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全球经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现阶段世界经济正处于等待复兴繁荣的时期,各国企业无论是在产品生产销售方面还是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要想在这个非常时期稳健发展,企业必须在不断完善自身产品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做好经济管理创新才能够脱颖而出。本文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进行了探究,首先文章阐述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概念,然后讨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下我国企业发展情况,之后指出了这个非常时期我国企业经济管理方面所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保障。  相似文献   

11.
艾尚乐 《特区经济》2010,(9):270-27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深刻影响世界与中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和走势如何,如何找准中国定位并制定相应策略以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学界研究的重中之重,也为进一步拓宽并延展中国自身经济转型研究提供思路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对辽宁省外贸发展战略提出了严峻挑战。尽管近期世界经济有回暖迹象,但全球需求市场仍然处于低迷状态。后危机时代,辽宁外贸如想保持增长态势,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制定和实施新的外贸发展战略。本文分析了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调整对辽宁外贸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促进辽宁对外贸易结构调整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杜辉 《杭州研究》2009,(2):13-17
世界金融危机发端于货币、资本市场,也影响着未来的国际金融走向。如何汲取世界金融危机的教训,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又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创新和金融国际分工,发展民族经济,是摆在我国经济和各个城市经济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重点阐述金融风暴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的相关影响、“后金融危机时代”可能发生的系统风险,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的金融体系建设和发展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李泽实 《特区经济》2011,(12):104-106
经历了本轮金融危机的洗礼,中美两国的态势对比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其对两国、区域乃至全球事务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从战略宏观层面增进互信,维持双边关系的稳定,成为了当下两国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中美战略互信的概念与背景,并从政治、经济以及军事三个层面分析当前中美战略互信现状,旨在探讨深化中美战略互信的对策,并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5.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的生存面临融资、用工成本高、结构优化等众多问题。如何使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健康成长,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阐述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环境呈现的特点,分析了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并提出内部管理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已经对各国经济产生了重创,乃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仍然会影响着全世界的经济发展,我国经济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严重影响.文章介绍了本次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进而对中小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发展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刚刚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一场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席卷了全世界,全球各大经济体经历了从繁荣到萧条的巨大转变.作为经济生活重中之重的商业银行如何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顺利、健康、可持续地发展,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文章首先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盈利方式单一,手续费种类繁多,人员机构冗余,缺乏核心竞争力等,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鲁越 《特区经济》2010,(11):220-221
2008年以来,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从美国席卷全世界。在经济危机中,中国的对外贸易大受打击。2009年,在各国经济扶持和促进政策的作用下,世界经济状况逐渐有所好转。中国在这期间通过扩大内需等方式保持了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在危机之后,新的形势和新的变化为我国的对外贸易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全球科技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时代已经逐步向我们走来,全球的经济已经朝着一个新的形式发展着,虽然世界金融危机刚过去不久,但是新的金融危机即将到来,也就是继之前的金融危机之后的后金融危机。出现这种局面,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很不利的,刚刚稳定一点的经济,又要随之动荡不定,想要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减轻金融危机对国家企业的影响,世界各国必须以国家企业为核心,致力于将企业的本身的经济管理做的更好,制定出新的管理制度,以便于全国企业能够安全的度过后金融危机。文章从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之下出发,分别叙述了后金融时代简绍以及给我国经济方面带来的影响、我国各企业经济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管理情况、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企业的创新管理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后金融危机时代,不管是金融市场,还是全球经济格局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刻影响,有效化解后危机时代的发展困境,需要针对国家金融调控、信贷政策带来的变化,加倍关注资本市场体系发展的变化、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的创新运用,通过制定更加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的政府建设项目投融资规划和发展战略规划,以实现环保投融资平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