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认为虚拟资本是在信用基础上产生的对资本或资本收益的索取权凭证,并说明以资本化定价方式来定义虚拟资本存在缺陷;指出房地产、知识资本、无形资产、各类艺术品和其他收藏品并不属于虚拟资本;虚拟经济是只涉及虚拟资本的生产和交易而与现实资本的流动无关的经济活动,它的内容与金融活动完全相等。与金融活动相比,虚拟经济更侧重于对经济活动的本质性把握;阐述了泡沫经济并不是虚拟经济的特有现象,现实经济也会出现泡沫。  相似文献   

2.
现代经济是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双轮驱动的结果,当二者协调发展时,虚拟经济会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当虚拟经济发展滞后时,会阻碍实体经济发展;当虚拟经济发展超前时,则会产生泡沫经济,因此我国要适度地发展虚拟经济.  相似文献   

3.
王千 《开放导报》2006,(6):17-21
传统经济理论不能对当今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异象”做出合理解释,本文换一种思路,从虚拟经济的角度来考察房地产,说明房地产是一种虚拟资产,其虚拟性介于普通商品与金融资产之间。研究房地产的虚拟性对于我们理解房地产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虚拟经济理论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房地产是整个经济的押舱石,对经济大船的稳定运行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香港经济是否存在泡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琼  邓荣均 《亚太经济》1998,(6):17-19,16
香港股市是世界上成长最快的股市之一。1986年至1996年间,恒生指数增长了4.3倍,年均上涨率为18%,1997年高峰比1996年底上涨刀%。10年间股票总市值增长7.8倍,年均上涨率为24%,房地产平均价格上升3倍,年均上涨15%。1997年七、八月楼价高峰整体住宅楼价比年初有两至三成升幅。可见过去10年香港虚拟经济的扩张很迅速,尤其是1997年上半年。不过虚拟经济的扩张是否已偏离实体经济并形成泡沫?我们可以参照一下日本的一些经济指标进行分析。1、虚拟资产价值/国民总资产价值由于泡沫经济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偏离程度的反映,因此,…  相似文献   

5.
从虚拟经济的角度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千 《开放导报》2007,(2):69-71
仅从实体经济的角度来研究房地产现在已不适应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在经济虚拟化的趋势下,从虚拟经济的角度来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被提上日程。本文提出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的基本思路,并指出这种重构对于理解房地产在当代经济中稳定经济的职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研究报告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现代经济中,房地产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能够直接用于生产和消费的物质财富,是家庭财富和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虚拟资产的特性也在不断增强,从而使房地产成为除金融资产以外的另一种重要的虚拟资产。房地产的虚拟资产特性主要表现为由资本化定价方式决定的价格的强波动性。同时。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加强了房地产与金融市场的联系;房地产投资的国际化使各国房地产市场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一、泡沫经济为我国经济的影响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商品价格完全由国家决定,不受市场影响,而且金融交易近乎为零,基本不存在泡沫现象。但进入90年代以来,深沪股市的建立和房地产市场的开放,使我国经济中也呈现出了一些泡沫,尤其以90年代初期海南房地产“热”为代表。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泡沫容易造成经济的虚假繁荣。如果房地产泡沫不加控制任其膨胀,则会给金融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危害。房地产业与金融业高度关联,研究和关注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对于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金融风险的规避都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探讨我国房地产泡沫的成因,提出如何规避和防范因房地产泡沫而引发的金融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2010年我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和政策调整,旨在抑制过快增长的房地产泡沫经济,保障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维护广大人民的住房权利.文章对房地产市场泡沫的产生与危害及其对策作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谢恒 《重庆与世界》2011,28(3):51-53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泡沫容易造成经济的虚假繁荣。如果房地产泡沫不加控制任其膨胀,则会给金融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危害。房地产业与金融业高度关联,研究和关注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对于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金融风险的规避都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探讨我国房地产泡沫的成因,提出如何规避和防范因房地产泡沫而引发的金融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付东  雷学军 《特区经济》2012,(9):223-225
房地产市场上房价的短期波动会对自住型需求者以及房地产开发商、投资性需求者、商业银行、地方政府等主体产生相反的影响,而房价虚高背后隐藏的金融风险是难以预估的。本文分析了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四大传导机制,即土地市场推动机制、垄断定价权推动机制、资本市场推动机制和调控政策推动机制,并由此得出了需加快建设金融风险预警和控制体系等结论。  相似文献   

12.
刘菁菁 《特区经济》2008,(4):290-292
本文探讨了房地产泡沫以及房地产预警的概念与内涵;介绍了房地产预警的主要方法;并根据复杂系统的控制原理建立了房地产预警体系,提出了相应的预警方法;最后运用预警体系对武汉市房地产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武汉市房地产风险控制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倪仁芳 《特区经济》2006,(9):226-227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行业之一。房地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房地产企业经营中对经营者具有强烈的依赖性。本文综述了经理人激励的相关理论和管理理论的主要理论,调查了房地产业企业经理人现有激励状况与激励偏好,并就房地产业企业经理人激励现状和改进做出分析。依据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分析,本研究认为,采取“经理人持股”方式,结合其他激励方式,可以有效的满足经理人的主要需求,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如何培育和提升我国房地产企业的竞争优势一直是理论上和实践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在企业资源论的基础上,探讨了价值网情景下,房地产企业的资源构成及其各维度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了实证。  相似文献   

15.
宋志勇 《特区经济》2009,(7):287-289
2008年,政府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经历了从紧、地方政府公开救市到《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中央文件出台等。其间,对于国家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争议较多,甚至形成了两种相反的观点,即"打压论"和"救市论"。本文借鉴房地产经济周期理论,分析了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一些建议和政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房地产业的SC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刚 《特区经济》2008,(7):270-272
本文利用SCP分析框架分析了该行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与企业的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指出房地产业由于消费者的地域特性导致了其供给的区域性寡头垄断特征。本文对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进行了分析,建议政府加强制度建设,同时适度进行宏观调控,以促使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熊璐瑛 《特区经济》2009,(7):207-209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和我国2008年下半年的经济下滑,2008年12月1日的人民币汇率冲击跌停。期间,房地产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对比前几年的人民币升值和房地产价格的大涨,明显显示,汇率的波动对房地产价格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国际"热钱"在汇率剧烈波动中对房地产的投机破坏作用引起人们的担心。本文从汇率对物价的传导机制、供给需求理论、国际投资理财等多视角讨论汇率波动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并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房价的不断上涨下,政府出台了多项措施,来规范房地产业的发展。从房地产开发商到银行等金融机构也越来越感受到融资和金融风险的压力。房地产投资信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解决诸多问题的一条途径。本文在对我国现今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发展分析的基础上,借鉴了美国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发展经验,对我国进一步发展房地产信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泡沫和金融不安全——日本泡沫经济15周年评述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20世纪80-90年代日本以地价泡沫为特征的房地产泡沫对日本金融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害。究其原因在于日本房地产泡沫和金融不安全之间存在相互传递的关系,其中金融自由化等制度变迁为两者的传递提供了环境和土壤,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起着助推作用,预期发挥着动力作用,而经济主体的行为变异则最终促成房地产泡沫和金融不安全相互传递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论宏观经济政策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之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蓉 《特区经济》2011,(3):114-115
房地产业的特殊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决定了政府对房地产业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必然性。本文介绍了宏观经济政策与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阐述了优化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宏观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