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冉杨 《重庆经济》2009,(6):46-48,5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严格宅基地管理,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权益物权。这是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承载能力,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紧密结合重庆实际,开拓非耕土地资源,加快重庆宅基地流转改革步伐,对突破城乡建设用地瓶颈,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帮助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吴爽 《理论观察》2011,(1):83-84
土地流转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产物。目前,我国农村的土地流转面临很多困境。如流转范围小,流转方式单一,流转规范化程度低,缺乏市场调控机制等。制约土地规范化流转的因素主要是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农民自身的原因。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应建立与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同时积极创新土地流转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刘小红 《特区经济》2012,(2):180-182
国家与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上交替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干预农村经济源于农村市场失灵,国家干预过程中由于政府的有限理性会导致干预的失灵。统筹城乡背景下的农村经济国家干预应是适度的干预,包括干预受体的有限性,干预领域的合理性以及干预程度的恰当性。  相似文献   

4.
李健 《魅力中国》2014,(15):245-245,242
对我国城乡信息鸿沟进行研究,分析造成城乡信息鸿沟的原因,提出缩小城乡信息鸿沟,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村宅基地流转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强 《特区经济》2012,(1):177-179
人与地的矛盾是掣肘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虽然我国法律法规政策等层面严格限制农村宅基地的流转,但我国却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着农村宅基地的私下交易和隐性市场。为了使农民参与市场竞争、融入现代化进程、创新传统产业或重新创业、实现增收,本文通过对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现状及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法律疏导、规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实际管理的困难,从制度安排、治理机制和社会融合三个层面提出相关的措施,以便促进我国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的管理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调查研究报告》2007,(17):1-16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将关系农村发展大环境。不论从乡镇企业薄弱的中西部地区大量中年以上农业富余劳动力需要通过就业增加收入看,还是从亿万流动就业农民工转移尚在中途看,都需要防止贻误时机,“煮”农村劳动力转移“夹生饭”。要转变重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而轻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拉动“三农”问题解决的观念.从促进中小企业,小城镇与劳动密集产业发展、推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一种用益权,应该具备用益物权的全部流转权能。目前,农村宅基地在流转上具有诸多限制,这种状况不利于对农民权益的最大保护。今后,必须结合《物权法》实质精神之所在,完善宅基地流转法律制度,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是我国"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缺少制度上的规范,导致相关法律规定相互矛盾,无法准确规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继而无法发挥宅基地带给农民的利益优势.因此,设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也就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郑鑫 《北方经济》2008,(7):46-47
随着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五个统筹"的发展方针,而"统筹城乡发展"被放在了"五个统筹"的首位;十七大又再次强调了"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1.
基于城乡统筹的巴渝古镇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移刚 《特区经济》2010,(1):151-153
文章主要分析了城乡统筹政策的实施给巴渝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带来的机遇,论述巴渝古镇旅游开发在实现城乡统筹中的作用和地位,并探讨了如何使古镇旅游开发适应城乡统筹的要求和原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统筹。  相似文献   

12.
苏蓉  练红宇 《特区经济》2010,(9):206-208
2007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四川省成都市成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验,成都市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目前仍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本文从构建适应科技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等方面探讨了通过科技体制的创新推进成都市的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路径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孟宁 《特区经济》2011,(7):168-170
扩大农村消费是我国扩大内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所亟待解决的问题。扩大农村消费,必须更新发展观念,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以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指导扩大农村消费的进行,将扩大农村消费纳入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不仅有利于扩大农村消费目标的实现,从而保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也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从而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杜丽芬 《特区经济》2011,(1):170-172
本文着眼于统筹城乡过程中河北省乡村旅游业的现代转型,并通过对河北省发展现代乡村旅游业存在的多重优势和显性劣势的对比,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河北省现代乡村旅游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许勤 《特区经济》2011,(8):281-282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在城乡之间优化组合、集聚、扩散、渗透的相互作用形态,体现为城乡之间在产业结构、收入分配、投资和市场交换等方面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关系。实现河南省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在对河南省城乡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前,找出导致不能协调发展的原因,解决掉城乡经济关系的主要矛盾,使用有效的解决途径来完善河南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菲 《特区经济》2008,(10):147-149
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已成为制约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收入分配对健康和健康不平等的影响正日益受到关注,文章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带来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农民健康的三个路径:通过影响医疗公共支出和公共品的供给影响农民的健康;通过社会资本的恶化影响农民健康;以及通过心理感受对农民健康状况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柳亮 《特区经济》2007,224(9):157-158
本文通过对目前农村现状与科学发展观目标之间差距的分析,反映出我国县级政府职能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探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我国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转变县级政府职能的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加强城乡交往统筹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露光 《特区经济》2007,226(11):150-152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时期,党中央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两大历史课题相互交错、相辅相成。加强城乡交往和城乡统筹,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城乡交往和统筹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保障,城乡交往统筹必须重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城乡交往统筹必须解决制度设置方面、产业结构方面和社会一体化方面一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宋天华 《特区经济》2011,(3):164-165
城乡统筹一体化为地方区域合作提供了保障,成渝地区一脉相承、旅游资源丰富、相得益彰,旅游特色显著,体育旅游要素日趋完善,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建立资源共享,区域联动、线路互推、客源互送、信息互通、市场互融的区域体育旅游合作新机制,必将有力推动成渝体育旅游产业,实现区域旅游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学梅 《特区经济》2011,(10):193-194
城乡土地流转问题是重庆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成为改革实验区后,重庆市在促进城乡土地流转的制度和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验,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城乡土地的流转取得明显效果,但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在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重庆市城乡土地流转的实践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该在土地管理、小产权房和城乡规划等方面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