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法院变更公诉指控罪名制度立法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利 《特区经济》2008,(7):245-247
针对由于我国立法缺陷,司法实践中法院随意改变公诉指控罪名,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的现状,文章结合国外的有关规定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何从基本原则、具体程序以及补救性措施等立法角度完善我国法院变更公诉指控罪名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德国金融体系属于典型的银行主导型,其银行体系的内外部制度环境与我国较为相似,因而研究德国公司治理模式对我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笔者在总结德国银行主导型治理模式基本内容、优势及劣势的基础上,指出该模式具有五方面的借鉴意义,即强化监事会监督职能、赋予监事会人事任免权和薪酬决定权,明确分工、突出监督重点,丰富监督手段、提高监督质量,完善职工监事制度,确立合理的银行高管薪酬标准等。  相似文献   

3.
林淼枬 《特区经济》2014,(1):152-15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频繁,涉外民商事关系逐渐增多,然而,由于不同法域的法律对同一民商事关系的规定不同而又竞相适用于该民商事关系,便可能由此导致管辖权冲突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问题,于是产生出"不方便法院原则"。但我国没有关于不方便法院原则的立法规定,这也给该原则在中国的适用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将对这一原则在中国适用过程中出现的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探讨,以解决我国不少管辖权规则过于宽泛的,极易引起管辖权积极冲突的立法缺陷。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行政监督存在诸多问题,应通过理顺行政监督体制,赋予监督机构应有的独立性,加强行政监督立法;提高政府行政行为的公开性等措施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杨宏芹  吴海郎 《特区经济》2011,(10):245-248
公司诉讼代表人冲突问题是我国公司法定代表人制度的弊端在诉讼法上的体现。在对国外立法理念和两大法系立法的比较研究下,笔者认为要想解决公司诉讼代表人冲突问题需要改革我国公司代表人制度,依据私法自治,赋予公司对代表人模式的选择权,而且立法需要同时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修正以保持程序法和实体法的同步,以避免法律体系内部的冲突。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央银行财产在外国法院豁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林华 《特区经济》2009,(8):231-232
国际上对外国中央银行财产的豁免主要有三种做法,一是整体豁免,将外国央行财产规定为非商业财产,一律享有执行豁免;二是规定外国央行财产为其自身利益持有的财产不得被扣押和执行;三是将外国中央银行财产视同普通财产,不享有执行豁免的特殊待遇。我国法院一贯给予外国中央银行财产司法强制措施豁免,但我国的立法规定了此项做法的唯一的例外,即银行所属国政府明示放弃豁免或者指定该财产用于财产保全和执行。  相似文献   

7.
于小童 《特区经济》2022,(9):124-127
我国正在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法院体系,但由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特殊性,需要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对知识产权体系进行完善。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存在的优势和现行知识产权法院存在的问题,主要从知识产权专门法院的布局、知识产权上诉法院的创建、“三审合一”模式的实现以及审判队伍建设的优化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入世承诺中选择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行使司法审查权,即行政复议和法院司法审查.但是我国承诺的是法院司法最终审查制度,即所有行政复议都不是终局性的,都要赋予当事人提请司法审查的机会.由法院承担司法审查职责是当今世界法治发展的主流,我国的承诺确认司法审查具有普遍性和终局性,采取了法治国家通行的司法终审模式,符合了当前法治发展中的司法审查主流.但是,当前由普通法院行政庭实施司法审查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发展了的形势需要,外贸救济的司法审查主体应该由专门的国际贸易法院实施.  相似文献   

9.
何缨 《特区经济》2010,(12):281-282
本文从广州市琶洲村改造的具体实践出发,深入剖析琶洲城中村改造模式的征地创新思路,认为该模式为我国征地改革提供了实践的论证,但该模式亟需解决政府监督权立法保障、用地单位用地程序立法保障、征地拆迁补偿标准争端解决机制立法保障等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体系中法院行政会计制度的关注度变得越来越高.但在现实的生活中,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体系中法院行政会计制度的运行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矛盾,严重影响着法院等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将从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体系中法院行政会计制度存在问题的角度出发,对其相应地解决措施进行有效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法制现代化建设问题上,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公民的法律意识.应通过重视立法的程序公正、扩大立法过程的民主参与范围、重视执法公正以及增强法院裁判文书的说理性等措施,以培育公民尊重法律、信仰法治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2.
我国老龄化问题日渐严重,但对老年人监护的法律规定却存在很大的空白,如何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尊重老年人自主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结合我国老龄化的发展情况,顺应私法自治的理论的发展,尊重老年人的自主决定权。借鉴西方国家有关监护制度的立法,设立完善意定监护制度,完善监护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不断的发展和运用,法院行政部门也越来越多地借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来开展自身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目前,我国的法院人员管理模式一直沿用单一的行政化人事管理模式,然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利益格局的调整、冲突的加剧与矛盾防范化解机制滞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大量的纠纷涌向法院,给缺乏足够制度、人力的法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文章针对目前我国法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些问题。结合目前法院行政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问题,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角度着手进行阐述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商业方法专利保护及其对中资银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泽清 《特区经济》2008,(7):238-240
商业方法专利是国家赋予权利主体对某种商业运作方式或模式的独占权。商业方法专利是服务经济的产物。率先向服务经济转型的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打开了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的大门。我国还处在工业化发展阶段,实行商业方法专利保护不利于我国服务经济的发展。但是发达国家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的立法趋势对中资银行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中国政府和中资银行应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这一挑战。  相似文献   

15.
文铭 《魅力中国》2009,(1):84-85
被誉为“东方经验”的法院调解在我国的纠纷解决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关于法院调解的具体操作过程尚存在不同意见,但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前提下,法院调解又被赋予了新的重要意义,本文以调解双方对审理结果的心理预期为切入点,希望从介入时机的把握方面对我国明确法院调解的具体操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市场化,学界对商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争论越来越激烈,针对民法与商法的关系,在立法模式的抉择上出现了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两种分歧.本文主要在该分歧的背景下,分析我国当前商事立法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模式为以《商法通则》为代表的民商分立体制.  相似文献   

17.
邢霞 《改革与开放》2012,(20):11-12
源自苏格兰的不方便法院原则是解决管辖权冲突的重要制度。它在普通法系国家特别是英美澳等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全球一体化的世界格局中,大陆法系国家也渐渐的重视起不方便法院原则。它不仅体现了国际协调精神而且方便当事人诉讼,减轻法院的负担。所以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在国际私法的立法中确立不方便法院原则。  相似文献   

18.
完善我国立法听证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法听证制度作为听证的一种形式,进入我国地方立法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地方立法听证制度在运行中出现的若干问题,限制了该制度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我们应当结合立法听证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立法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19.
韩能跃 《特区经济》2011,(1):270-271
当前,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已经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但是,由于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工作起步比较晚,在开展进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突出困难与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结合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不断发现循环经济立法急需解决的问题,善于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与做法,积极探索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现代破产法强调对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一并保护。但我国企业破产法规定的一些制度,对债权人的利益保护不足:在破产原因上,将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作为破产的必备条件;在破产管理人的选任上,债权人没有决定权;在破产费用的数额上,债权人只有审查权而没有决定权、变更权。这将对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应通过立法、司法解释对这些不足予以弥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