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袁玲  吴郭泉 《特区经济》2008,(6):193-194
随着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推进,广西提出了建设"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战略合作构想。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构建为背景,以桂林市为对象,探讨了实施泛北部湾经济区合作战略为与泛北部湾山水相连的桂林旅游进一步发展创造了难得机遇。分析了桂林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旅游联动发展的可行性,提出了桂林旅游应加快融入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2.
刘又堂 《科技和产业》2007,7(12):36-37,52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各种形式的区域合作已经成为最时髦的话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广西提出了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构想。在全面介绍泛北部湾区域基本含义的基础上,详细阐述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内容,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张婷 《改革与战略》2012,28(2):106-109
文章认为,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将面临更广阔而难得的发展机遇。通过阐述泛北部湾旅游圈的范围界定及发展框架,分析了该旅游圈旅游合作已取得的成效,提出了构建合作机制、深化政府间合作、突出广西核心地位、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旅游通道、完善资源配置、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培养旅游人才、推进泛北泛珠和国际旅游岛强强联合等九大协同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编者按: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重要次区域合作,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自2006年以来先后参与其中。泛北部湾中国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该次区域合作息息相关。"泛北部湾合作研究团队"作为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设立的三个泛北部湾研究团队之一,由广西师范大学刘澈元教授担任首席专家。团队致力区域调研,注重一手资料,倡导协同创新,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联合开展"泛北部湾经济  相似文献   

5.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给县域经济实现赶超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文章就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发展县域经济提出了一些实践证明是可行的举措。  相似文献   

6.
《广西经济》2009,(8):6-6
8月6日,2009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南宁隆重开幕。论坛围绕“共建中国-东盟新增长极:拓展合作、化危为机”的论坛主题和“全球金融危机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泛北部湾区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合作”、“北部湾地区与东盟各次区域的合作发展”等三个议题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广西经济》2014,(5):12-12
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可说是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延伸。而作为中国—东盟"10+1"框架下的新兴次区域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无疑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宗旨高度一致。8年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共识到实践,逐渐形成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新机制,已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今年1月在中国—东盟泛北部湾经济合作高官会上通过的《泛北部湾经济合  相似文献   

8.
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两廊一圈"中越经济合作和华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给环北部湾经济圈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区域旅游合作成为地方旅游业参与市场竞争、实现联动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环北部湾经济圈区域旅游合作的可行性分析,提出了完善环北部湾经济圈区域旅游交通建设、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整合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企业集团化等策略,以此推进环北部湾经济圈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是成立不久的次经济合作区域,其法律制度涉及到货物贸易和投资措施等方面,要保证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正常运转,确立争端解决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只有给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建立起高效、便捷的争端解决机制,才能保证其长期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内涵、背景,提出了广西参与和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具体策略和近期的措施,旨在更好地发挥广西在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作用,促进这一合作尽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环北部湾经济区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与开发的核心部分。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环北部湾区域经济开发风生水起。就目前的合作机制来看,尚不能适应环北部湾经济合作从实践走向突破的需要。必须加强合作机制方面的创新与建设,为参与合作的各方在竞争与合作中谋取利益最大化作保证。  相似文献   

12.
8月19日,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为主题的第六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圆满落幕。自2006年首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成功举办以来,走过六载的泛北合作,从共识开始走向务实,在诸多挑战中寻求更多共赢。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泛北部湾中国区域农村居民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该区域农村居民"靠子女养老"的主观期望逐渐变弱,家庭收入、政府的信任度分别是农村居民选择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的结论有助于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为推进和改善泛北部湾中国区域农村劳动力的养老保险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推动中国劳动力流向东盟国家,进一步促进泛北部湾次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4.
《广西经济》2011,(9):12-15
8月19日,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为主题的第六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圆满落幕。自2006年首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成功举办以来,走过六载的泛北合作,从共识开始走向务实,在诸多挑战中寻求更多共赢。  相似文献   

15.
《广西经济》2007,(6):1-1
2006年7月,首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召开,提出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战略。一年来,在合作各方的积极响应和务实推动下,泛北合作的研究领域不断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16.
《广西经济》2007,(7):12-13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入实质性的阶段,泛北部湾经济圈的初步形成,广西成为了中国与东盟开展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重要基点。为凸现广西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中的“窗口”和“桥梁”作用,实现泛北部湾经济圈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合作,需要成立区域性的金融组织搭建金融合作平台。由此,建立北部湾银行的构想呼之欲出,而北部湾银行建立模式的选择则成为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龚璇 《特区经济》2010,(8):105-106
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海上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平台,泛北部湾次区域已逐渐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地带。加强该区域内各国的间接税协调,将对整个自由贸易区的经济一体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旨在借鉴欧盟间接税协调的实践经验,对泛北部湾次区域合作的间接税协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建设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是在环北部湾经济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次区域合作新格局.在更大的范围整合经济资源.增强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增强泛北部湾经济区各经济主体发展动力的客观必然要求。在泛北部湾经济区合作发展中.柳州市作为建设率先实现工业化的示范城市、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和现代化中心城市,要充分发挥柳州市的资源、产业、区位优势,在多区域和次区域合作中,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以工业经济的比较优势.加快合作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9.
8月18日至19日,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为主题的第六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中国和泛北部湾国家政府部门的官员、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泛北部湾相关国家驻华机构官员等200多名中外嘉宾出席了本届论坛。  相似文献   

20.
正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5月15日在广西南宁建议,将泛北部湾合作纳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总体战略和规划中,进一步起到示范先导效应,使之成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中国与东盟海洋伙伴合作关系的先行示范项目。以"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第八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15日在广西南宁开幕。蒋正华当天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表示,8年前首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提出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