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到现在已经两年多.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金融危机在逐渐消除,世界经济正处于复苏阶段的后危机时代.但由于金融危机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危机后的国际贸易大幅萎缩,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竞争,贸易摩擦已经成为当今国际贸易发展中的普遍现象,同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特点,导致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徐倩 《辽宁经济》2010,(4):32-33
随着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破产、美洲银行收购美林集团、AIG集团陷入危机,旷日持久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金融危机,并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为了应对危机,世界各国都在根据本国的情况和需求,采取相应的贸易政策促进贸易增长和经济复苏,这使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的格局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东盟自2002年签订了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定后,双边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贸易额屡创新高。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扩散,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面对新的贸易形势,中国要不断加快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直接投资和次区域经济合作等各个领域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来促进中国和东盟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后危机时代以来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经验,重点分析了三种主要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的特点及变化趋势。指出完善的贸易融资法规、专业的融资机构、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完善的担保体系是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5.
贾娜 《特区经济》2006,210(7):172-173
服务业国际间转移是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它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各种力量在服务贸易转移的过程相互较量,我国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力量。本文结合国际贸易理论,首先分析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并指出了在服务贸易国际间转移的新趋势下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姜欣  荣婷婷 《中国经贸》2011,(21):56-57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风暴,使全球经济迅速陷入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显著下降。市场供需波动剧烈,世界各国步入调整发展的新周期。国际贸易迈入低速发展的后危机时期。面临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掌握主动。调整政策。开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局面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日前,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内广州、深圳、珠海、东莞4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这标志着人民币结算由此前仅限于边贸领域开始向一般国际贸易拓展。会议指出,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于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贸关系发展,规避汇率风险,改善贸易条件,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次贷危机蔓延后,国际社会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本文对大萧条时期与次贷危机时期贸易保护得以兴起的内外部因素对比分析,发现不同时期处理危机的可选工具、关税状况和国际协调组织的条件均有较大差异,次贷危机推动大规模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9.
从全球来看,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总量增长乏力,国际贸易区位结构发生变化,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外需疲软明显,传统主要贸易伙伴消费不足,外商投资下降。此外,国际贸易保护对我国外贸发展起到了遏制作用,使我国进出口环境恶化,针对我国产品的贸易救济调查也不断增多。分析表明,后危机时代我国的对外贸易传统优势区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国同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贸易额在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而新兴经济体,尤其是“金砖国家”,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攀升,未来将成为我国对外贸易重点合作对象。  相似文献   

10.
一、国际贸易仍然是传导美国经济衰退的重要渠道时下关于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影响的讨论中,贸易渠道虽然总是被提起,但是国际贸易传导美国经济衰退的作用却并没有被充分认识到,甚至有人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下降这一  相似文献   

11.
杨玲 《特区经济》2014,(2):205-207
随着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教育服务贸易在我国服务贸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自我国开放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以来,特别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逆差逐步增大。本文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现状的分析,归纳出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逆差的表现形式,阐释了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逆差形成的基本原因,最后提出改善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逆差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夏海霞 《特区经济》2010,(7):263-265
从1994年开始,我国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状态。针对这一情况,政府一再将促进贸易平衡摆在外贸发展的突出位置,我国的贸易顺差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经过席卷全球的2008年金融危机的洗礼,我国2009年的贸易顺差有所缩小。本文主要研究货物贸易顺差问题,首先,通过数据分析了我国近年来货物贸易顺差的情况;其次,从贸易理论的角度分析居高不下贸易顺差的原因以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产业价值链视角下的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章以系统的产业价值链的视角针对我国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低、增值率提升缓慢、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现状,结合国际贸易形势,提出加大政策引导、把握转型方向,有节有度的针对性的凹透镜转型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14.
黄辉 《特区经济》2011,(7):201-2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服务贸易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良好,服务贸易稳步发展,贸易规模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中国服务贸易在全球地位快速上升。中部地区应抓住机遇,加大服务贸易的发展步伐,实现中部崛起。本文根据中部六省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中部地区服务贸易协调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旷乾  黄译葵 《特区经济》2011,(5):108-110
自1999年以来,中、俄双边贸易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并连续10年以近年均30%的增幅持续发展。2009年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俄国也成为中国的第八大贸易伙伴。因此研究中俄贸易对于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中俄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两国贸易中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而结合贸易结合度指数,对中俄双边贸易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刘永胜 《乡镇经济》2009,25(11):65-67
文章在分析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和贸易结构的基础上,运用市场占有率、可比净出口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三项指标,对蔬菜、水果、谷物、肉类四类主要农产品入世以来的贸易数据进行分析,具体研究其竞争力情况,并针对这一竞争力现状提出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烽峦 《特区经济》2010,(11):225-227
后危机时代下的全球商品贸易呈现复苏态势。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将长期伴随世界经济复苏之路。抵制贸易保护、维持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体制,有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复苏和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8.
唐军 《中国经贸》2008,(18):27-28
文中阐述了全球化经济时代我国石化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的现状。对我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国际形势,提出了适合我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刘飞 《特区经济》2014,(2):188-190
欧债危机的残余影响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形势尚未完全明朗。近年来广东外经贸增速减缓,某些方面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消失,广东外经贸国际竞争力正在日渐下降。面对广东外经贸发展的新形势,指出现阶段影响广东外经贸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并与日本外经贸发展进行比较,定位广东外经贸的发展阶段及各核心因素对广东外经贸转型升级的影响程度,为广东外经贸转型升级提供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俄哈两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本文从贸易发展规模、贸易差额和贸易商品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对俄哈两国贸易发展的特点,即中国对俄哈两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且差距不断缩小;两国的贸易差额长期均以贸易逆差为主,近期转为顺逆差交替出现的阶段;进口商品高度集中在能源资源类商品,出口商品由低附加值商品转为高附加值商品.进而分析了中国对俄哈两国贸易在中国外贸、上海合作组织贸易及在俄哈本国外贸中的地位,从而展现了中国对俄哈两国未来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